語文:在詩歌欣賞中架設一座感知的橋梁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語文:在詩歌欣賞中架設一座感知的橋梁”,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少學生把詩歌欣賞視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有的雖勉力為之,仍力不從心,只好隨心而為,不管他對與錯,這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不是放棄的放棄。

那么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平常有一些常規(guī)的做法。比如,了解作者風格流派,揣摩詩歌的意境,解讀意象,理解文句,整體掌握思想感情等,這些提法都很“原則”,但對于學生來說卻很難把握。筆者認為,在詩歌鑒賞中,給學生架設一座感知的橋梁,來減小認知的距離,從而達到化難為易、化深奧為淺顯的目的,部分地解決“欣賞難”這個問題。

架設欣賞感知的橋梁,主要是啟發(fā)學生,在所學知識與新詩中找到互通點。讓學生在不知所云中有所依傍,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欣賞信心與能力。

一、字詞的感知

運用已知的古實詞知識,去感知、理解閱讀中出現的字詞。

1、直接感知

王安石的《北堂》詩,“可憐新月為誰好,無數晚山相對愁”其中“可憐”一詞,學生難以理解。于是,我就啟發(fā)學生回憶所學的包含有“可憐”一詞的詩句,很快學生找到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這里的“可憐”之意是“可愛”,那么從這里就可推知王詩中的“可憐”也是可愛的意思。

2、借代感知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詞,有“左牽黃,右擎蒼”之句,這里的“黃”、“蒼”,學生不知所云。但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學生耳熟能詳,一經對照,學生馬上就能感悟,李詞中借色彩“綠”“紅”分別代指綠葉、紅化,那么,出獵的蘇軾,牽的“黃”當然是黃狗(獵犬),擎的“蒼”,即是蒼鷹(獵鷹)。

3、比較性感知

古漢語的一詞多義現象,在詩句中常有出現,結合語境讓學生辨析、比較,有一舉兩得之效。

學生較為熟悉辛棄疾詞“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而對李煜的“春意闌珊”不甚了了。指導學生進行語境比較:燈火的“闌珊”是指“稀落”,那么,春意“闌珊”,則可推知為“凋殘”。

再如李白的詩“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中“柳條”作何解釋,學生難以理解,在五代詩人的“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中我們知道,古代習俗中有折柳送別之意,那么可以得知李白詩中“柳條代表了送別的悲情。

二、句法的勾連

古典詩歌中為了詩歌平仄、對偶、押韻的需要,常有倒辭現象,它和古漢語有規(guī)則的倒裝句是不同的概念。不能將詩歌中的倒辭句重新排序,那就很難讀懂詩歌。例如,王維詩中“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杜甫詩“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在教學中,讓學生將己學過的含有倒辭的詩詞,回顧出來,重新排序。如毛澤東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學生可以很快重排為“寒秋,(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湘江北去”,更為典型的、學生再熟悉不過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學生亦能很快重排為“欲目窮千里”,并能感知倒辭是為了對偶的需要。然后,將上文劃線句重新組合為:“夕鳥藏(于)梨花”“小樹花傳香”。

古詩中的互文句也不少見,如杜甫《恨別》詩中“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這些句子學生也難以讀懂。讓學生誦讀他們已知的互文句,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秦時明月漢時關”,讓他們做合并同類項的工作,分別分類合并為“煙靄月光籠罩著寒水和沙地”“月還是秦漢的月、關還是秦漢時的關”。然后,讓學生試著給杜詩分類合并,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而呈現夜不成寐,白天反而倦極而眠的晝夜不寧的反常舉止。

要在舊知與新知之間架設一座感知橋梁,語文老師就應該認真了解、真正熟知學生已掌握的詩歌及欣賞知識,這樣,在為學生架設欣賞詩歌的感知橋梁時,才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恰到好處。才能使學生充滿信心地攀登詩歌欣賞的高峰,領略無限風光。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語文:在詩歌欣賞中架設一座感知的橋梁”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43489.html

相關閱讀:語文寫作指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