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訣竅
高考是大家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每一位學生一生中的一個重要“關口”,而要順利通過這個關口,高三一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高考雖然是通過一次考試來選拔人才,但它絕不僅僅是一次知識上的考察,而是對學生高中三,以至于進入學校十幾來的綜合能力的檢驗。高三的學習不同于高一、高二學習,他不是高一、高二的知識重復,而是基礎知識的重組和提高,如何順利完成高三一的學習,不僅是每一位高三學生,也是學生家長迫切想知道的,現(xiàn)特邀北京四中數(shù)學主講名師安東明安老師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各位同學在高三的學習過程中較好的處理各種困難,順利進入高等學校。
1.
關于“聽話”
高三學生首先要做到“聽話”,這里的“聽話”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認為高三學習是第一位的,而忽視了對自己的日常行為的要求,那你就錯了,學校
每都有)
最后會碰的“頭破血流”的。
2.
關于“上課”
高考是個人行為,也是集體行為,復習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聽講”,這就要求學生上課
3.
關于“復習”
復習每天都要進行,即使今天沒有數(shù)學課,也要對知識加以復習,這就要求有一個計劃,首先對時間加以計劃,每天都要有數(shù)學的復習時間,四十分鐘(
一節(jié)課)
左右,周末應有兩節(jié)課的時間;其次對學科加以計劃,哪個時間段看哪個學科,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計劃有了貴在堅持。
4.
關于“作業(yè)”
作業(yè)應該是檢驗聽講和復習效果的手段,不應看成一個負擔,作業(yè)要認真對待,把每一次作業(yè)看成一次考試,不能敷衍了事,不會做的題目可以與同學研討,但不要直接抄寫,每次作業(yè)都是一次練習的機會,不要錯過。
5.
關于“考試”
高三復習階段的考試是非常多的,考試是對知識、方法、能力、經(jīng)驗的檢驗,每次考試都是一個積累,大家應該充分運用它。首先,考試要獨立完成,不要看別人的,否則會掩蓋你的漏洞,失去老師對你的關注,也會失去對自己的正確估價。一兩次考試成績的好壞,說明不了什么,考好了不證明你就沒有問題,考不好也不是說你徹底不行了?荚嚦煽儾徽鎸,最后會在高考中體現(xiàn)出來,吃虧的還是學生自己。其次,考試要注重基礎題的解答,要明確考試是靠做“對”會做的題得分,而不是去做不會做的題得分(
你得不到分)
,取得好成績是依靠做“對”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因此大家要學會“放棄”,不要因為一兩個題目而影響整個試卷的成績。題目做不完沒有關系,往往要為整體利益(
整份試卷)
,而放棄局部利益(
某些題目)
。
6.
關于“交流”
學習中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這里包括同學之間的交流,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尤其應該做好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讓老師了解你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幫助你解決問題。不會的題目要注重隨時解決,不要積攢起來。這種交流不只是學習上的,高三的復習是很枯燥的,心理上的情況(
靜不下心、成績不穩(wěn)定、時間分配不好等等)
出現(xiàn),求助
7.
關于“改錯本”
歷來,改錯本在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受到了學生的一致肯定。改錯本就是收集錯題的本子,也要一科準備一個,本子要準備的厚一些的,以便于多積累一些錯題。錯題本忌諱成為難題本,有些學生錯誤的理解了錯題本的含義,把自己不會做的一些難題寫在上面,這就失去了錯題本的意義。錯題本應該積累自己平時做練習和考試中“會做”而做錯了的題目,積累的目的是為了這些題目在以后考試中,特別是高考中避免出現(xiàn)類似錯誤。錯題本應經(jīng)常翻看,對一些已經(jīng)掌握了的不再錯的題目要加以刪除,考試前復習時只要看看錯題本就可以了。
8.
關于“身體”
高三長時間緊張的復習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而“體能”是需要堅持不懈的鍛煉來積蓄的。高三學習時間緊,鍛煉時間較少,這就要求大家充分利用好體育課、課間操這兩個時間段的鍛煉機會。課間操在上完兩節(jié)課后,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使疲勞的大腦得到放松,以利于后面學習。高三每一節(jié)復習課的容量都很大,如果不好好利用課間操時間,會影響后面的學習。體育課更是在高三復習階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緊張復習階段的體能基本上要靠體育課上來積蓄,更何況大家還要通過體育會考。
總之,高三第一輪復習大家要重視對內(nèi)容的“梳理”,用積極的心態(tài)進入到高三復習。老師、家長也會全身心的配合你,但復習的主力是你自己,所以每位考生要做好一切準備,迎接這一艱巨的挑戰(zhàn),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62350.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課外閱讀選材及答題技巧
支招高考前語文閱讀搶分技巧
詩歌鑒賞離不開“看”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綜述及解題指導
山東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面試語文真題與備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