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菲麗婭[1]
[法國]蘭波
一
寧靜漆黑的水面上沉睡著星星,
奧菲麗妊像朵巨大的百合,一身潔白,
她枕著長巾,在水中慢慢地漂行,
——遠處的樹林里有圍獵的號聲傳來。
一千多年了,如同白色的幽靈,
凄慘的奧菲麗姓在這黑色的長河中流逝;
一千多年了,她那甜蜜狂熱的愛情
在晚風中低訴著她的浪漫史。
風吻著她的雙乳,吹開了她的紗巾,
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在水中輕搖;
柳絲在她肩上哭泣,顫抖不停,
蘆葦對著她沉思的巨額彎下了腰。
被碰傷的睡蓮在她周圍哀嘆;
有時,她驚醒在榿樹上沉睡的鳥窩,
只聽翅膀輕拍,鳥兒飛遠;
——一首神秘的歌從金色的星辰上落。
二
啊,蒼白的奧菲麗妊,你美如白雪!
是的,你死了,孩子,已被河水帶走!
——因為從挪威高山上吹下來的風[2]
曾跟你低語過辛酸的自由;
因為吹卷你長發(fā)的微風
把奇特的聲音送進你的夢魂;
因為在樹的哀怨和夜的嘆息中
你的心聽到了大自然的歌聲;
因為怒海的濤聲,像撕啞的喘息,
擊碎了你太多情太溫柔孩子般的胸膛,
因為四月的一個早晨,蒼白英俊的?士,
一個可憐的瘋子[3],默默地坐在你的膝上。
可憐的瘋女啊,多美的夢!天堂,自由,愛情!
你融于夢,就像雪融化在火中:
你巨大的幻覺窒息了你的聲音——
可怕的無限使你的藍眼又驚又恐!
三
——詩人說,夜晚,你常來找尋,
頂著滿天星光,你常來找尋你采擷的花兒,
還說,看見潔白的奧菲麗婭,枕著紗裙,
像朵巨大的百合,在水面上漂浮。
(胡小躍譯)
【注釋】
[1]奧菲麗婭,莎士比亞《》中的女主人公。哈姆雷特裝瘋后,她悲痛欲絕,在河邊采花失足落水而身亡。
[2]《哈姆雷特》的故事發(fā)生在丹麥。
[3]指哈姆雷特。
【賞析】
蘭波是19世紀末法國前期象征主義的一位“少年叛將”。其實,與其說他寫的是象征的詩,倒不如說他是“詩歌的象征”。他不僅以他自己的實踐,豐富和拓展了自波德萊爾以來法國象征派的詩學主張,同時,他也用自己酒神般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詮釋了自己的詩歌,使得自己本身也成為一件不朽的藝術品,真正地在詩里詩外同樣詩意地生。
《奧菲麗婭》是蘭波早期的作品,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風格。詩中的主人公奧菲麗婭是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戀人,她是一個典型的悲劇式的人物,在哈姆雷特誤殺了她父親又離開她后,奧菲麗婭精神失常,不幸落水喪生。都說女人有水性的一面,而當女人真正與水相溶,尤其是溺水而亡時,卻帶給人一種凄美。也許蘭波在此正是以水那種轉(zhuǎn)瞬即逝的流動性來象征奧菲麗婭身上美的凋謝。
詩人抓住她美麗、純潔而又憂郁、瘋狂的特征,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對比,用詩意的語言渲染了她凄慘的命運。詩歌首節(jié)即在色彩上頗多著力,黑與白的對比,是憂郁與美麗、死亡與少女的對比。一個是無邊漆黑的夜晚,一個則是潔白如百合的奧菲麗婭,這一對比既突出了漂浮在水中的奧菲麗婭的無助,又突出了在黑夜中漂浮的奧菲麗婭身上突兀而略帶神經(jīng)質(zhì)的凄美,而從樹叢里竄出的號角聲,又使得整個意象場景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深邃的意味。
第二節(jié),詩人引入了時間,“一千多年了”,這句樸素的敘說,實隱含著極大的詩意空間,奧菲麗婭式的愛情悲劇在歷史長河中何曾斷絕過:美麗而又凄慘,甜蜜而又哀傷,溫柔而又瘋狂。在晚風吹拂中,我們宛若聽到了愛情訴說的聲音。這里,白色的幽靈與黑色的長河,依舊構建了一種震撼性的對比,事實上,這黑白的對比映照正是詩歌的主旋律。
一千多年了,奧菲麗婭的愛情并沒有凝固,她一直如長河般緩緩流淌,如晚風般低低敘說。于是,世間的萬物都為之動容了。“風吻著她的雙乳,吹開了她的紗巾”,“柳絲在她肩上哭泣,顫抖不停”,“蘆葦對著她沉思的巨額彎下了腰”,而奧菲麗婭,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在水中輕搖,美麗著,溫柔著,在作一種無語的述說。她的凄慘愛情,傷了睡蓮,驚了眠鳥,當翅膀輕拍,鳥兒飛遠時,這首凄涼的愛情故事,已經(jīng)像“一首神秘的歌從金色的星辰上飄落”。
以上是詩歌的第一部分,詩人以美麗的筆觸寫奧菲麗婭凄慘的死亡,景色描寫頗具蘭波特點,以柔美的景色作為奧菲麗婭死亡的背景,這樣,不僅避免了血腥與污穢,而且更加喚起了人們的憐惜之情。
如果說,第一部分著重作客觀的描繪的話,那么第二部分則加入了更多的主觀判斷。詩人用了五個“因為”來解說奧菲麗婭之死。這五個“因為”所展現(xiàn)的不僅是奧菲麗婭與風與樹與夜與大海,與整個大自然的對話,其實也是詩人與奧菲麗婭的對話,詩人不由憐惜地悲嘆:“可憐的瘋女啊,多美的夢!”正是在這美麗的夢中,“天堂、自由、愛情”全來到了她的身邊,可憐的奧菲麗婭,夢是她唯一的避難所,于是她融于夢,就像雪融化在火中。雪與火,少女與死亡,現(xiàn)實與夢幻,這原來相互排斥的東西現(xiàn)在竟融合在了一起,就像前一部分的漆黑的水面與潔白的幽靈一般,構建了別一種的美麗與哀傷。
最后一部分僅四行,它就像是音樂中的終章,短小而動人,呼應了詩的開頭,主旋律再次響起,美麗的景象再次呈現(xiàn)——“頂著滿天星光”,“找尋你采擷的花兒”,“潔白的奧菲麗婭,枕著紗裙,/像朵巨大的百合,在水面上漂浮”。令人深深嘆惋,心緒低回,經(jīng)典臺詞。(施洪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788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