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他的嬌羞的女友
[英國]馬韋爾
我們?nèi)缬凶銐虻奶斓睾蜁r間,
你這嬌羞,小姐,就算不得什么罪愆。
我們可以坐下來,考慮向哪方
去,消磨這漫長的戀愛時光。
你可以在印度的恒河岸邊
尋找紅寶石,我可以在亨柏之畔
望潮哀嘆。我可以在洪水
未到之前十年,愛上了你,
你也可以拒絕,如果你高興,
直到猶太人皈依基督正宗。
我的植物般的愛情可以發(fā)展,
發(fā)展得比那些帝國還寥廓,還緩慢。
我要用一百個年頭來贊美
你的眼睛,凝視你的娥眉;
用二百年來膜拜你的酥胸,
其余部分要用三萬個春冬。
每一部分至少要一個時代,
最后的時代才把你的心展開。
只有這樣的氣派,小姐,才配你,
我的愛的代價也不應比這還低,俗語。
但是在我背后我總聽到
時間的戰(zhàn)車插翅飛奔,逼近了;
而在那前方,在我們面前,
卻展現(xiàn)一片永恒的沙漠,寥廓、無限。
在那里,再也找不到你的美,
在你的漢白玉的寢?里再也不會
回蕩著我的歌聲;蛆蟲們將要
染指于你長期保存的貞操,
你那古怪的榮譽將化作塵埃,
而我的情欲也將變成一堆灰。
墳墓固然是很隱蔽的去處,也很好,
但是我看誰也沒在那兒擁抱。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還留駐
在你的玉膚,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靈魂從你全身的毛孔
還肯于噴吐熱情,像烈火的洶涌,
讓我們趁此可能的時機戲耍吧,
像一對食肉的猛禽一樣嬉狎,
與其受時間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們的時間立刻吞掉。
讓我們把我們?nèi)淼臍饬,把所?/p>
我們的甜蜜的愛情揉成一球,
通過粗暴的廝打把我們的歡樂
從生活的兩扇鐵門中間扯過。
這樣,我們雖不能使我們的太陽
停止不動,卻能讓它奔忙。
(楊周翰譯)
【賞析】
安德魯•馬韋爾是英國玄學派詩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詩名主要建立在《致他的嬌羞的女友》、《花園》等為數(shù)不多的抒情詩上面。
馬韋爾《致他的嬌羞的女友》一詩以強調(diào)演絳推理的結(jié)構(gòu)方式,一層一層地揭示出把握時機、享受生活的重要性。全詩不僅以三段論的形式構(gòu)造詩節(jié),而且在用詞方面也表現(xiàn)了三段論的影響。第一段開頭是虛擬語氣“我們?nèi)缬?rdquo;,第二段開頭是表示轉(zhuǎn)折的“但是”,第三段則是表示結(jié)論的“因此”。該詩在第一詩節(jié)中聲稱:如果“天地和時間”能夠允許,那么我們就可以花上成千上萬個“春冬”來進行贊美、膜拜,讓戀愛慢慢地展開;到了第二詩節(jié),筆鋒突然一轉(zhuǎn),說年華易逝,歲月不饒人,“時間的戰(zhàn)車插翅飛奔”,無論是榮譽還是情欲,都將“化作塵埃”,于是,詩人在第三詩節(jié)中得出應當“及時行樂”的結(jié)論:“讓我們把我們?nèi)淼臍饬,把所?我們的甜蜜的愛情揉成一球,/通過粗暴的廝打把我們的歡樂/從生活的兩扇鐵門中間扯過。”
雖然是獻給嬌羞的女友的詩篇,但是,該詩卻是對生命的意義的沉思,正如西方學者戴維•里德在《玄學派詩人》一書中所說:“這一首以及時行樂為主題的詩所要表現(xiàn)的不是一種愛情的關系,也不是馬韋爾的激情,而是他對處于時間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
玄學派詩人也特別喜歡使用自然意象。馬韋爾在這首《致他的嬌羞的女友》一詩中,把愛情也形容為“植物般的愛情”,這一短語,既表現(xiàn)了作者眼中的那種短暫與緩慢的愛情,同時又與第三詩節(jié)中反復出現(xiàn)的“食肉的猛禽”等動物般的愛情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從“葷”、“素”的特定視角來突出“及時行樂”的道理。
就形式而言,馬韋爾的這首《致他的嬌羞的女友》是典型的戲劇獨白詩。從該詩的標題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標題用的是第三人稱,并非詩人自己,即使下面的詩中要用第一人稱,那也只是標題中所限定的“他”的發(fā)言。標題告知我們,該詩的說話者是一位男子,他說話的對象是他的一位女友。從簡單的標題中,我們還可以得知他的女友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嬌羞”。
詩歌正文三段用的是第一人稱。從第一段中,我們得知說話者是一個很有耐性的能說會道的年輕男子,尤其是詩歌的第13行到第20行,充分說明了他的夸張才能。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還有一個潛在的聽眾存在著,這是一個配得上“膜拜”的“嬌羞”的小姐。
如果說第一段是年輕男子對美麗姑娘的愛的表白,話語誠懇,基調(diào)溫柔,性情穩(wěn)重,那么到了第二詩節(jié),基調(diào)顯然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將第一詩節(jié)中的愛情表白的真實動機顯現(xiàn)出來,基調(diào)不再溫柔,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以“貞操”被“蛆蟲”染指,“情欲”化為灰燼以及“漢白玉的寢?”里沒有歌聲、沒有擁抱等強烈對照的詞語來規(guī)勸對方。
于是,到了作為結(jié)論的第三詩節(jié),說話者得出的是與時間賽跑的及時行樂的結(jié)論。盡管在場的聽眾——嬌羞的小姐依然一言不發(fā),但是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她雖然依然處于被動的地位,但是在男子的規(guī)勸下,已經(jīng)?開嬌羞,將“甜蜜的愛情”完美地“揉成一團”,在生命的“兩扇鐵門”中間享受現(xiàn)世的歡樂了。
整首詩中,雖然是男子的獨白,但是通過這一獨白,我們體會到這一男子的愛情以及他的愛情觀的形成和發(fā)展。同樣,小姐雖然沒有露面,可是我們感覺到其實她已經(jīng)出場,感覺到她對他的態(tài)度的變化,以及她的嬌羞的性格和處世原則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可見,詩中富有一定的戲劇情境,而且詩中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存在,他們的性格變換發(fā)展也是作品所要展現(xiàn)的目的。所有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這首作為典型的戲劇獨白詩的藝術魅力。(吳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025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