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害怕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中班語言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妞妞從怕生,怕高,怕黑到逐漸勇敢的心理活動過程。

  2.知道害怕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嘗試用多種方法克服害怕心理。

  活動準備:故事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妞妞害怕的表情的圖片,提問: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妞妞,可是你們看,妞妞她怎么了?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回答問題,并走入故事《害怕》。

  2.配合視頻,有感情的講故事《害怕》。理解故事。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聽了這段故事后,覺得妞妞她到底在害怕什么呀?為什么她要害怕呢?那我們又該怎么做才能讓妞妞不害怕呢?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自主思考,并能用完整的句子來回答問題。

  小結(jié):妞妞怕生,我們應(yīng)該一起鼓勵妞妞要勇敢一點,不害怕。

  教師:那你們見到陌生人會覺得害怕嗎?那我們一起向我們身后的客人老師們打個招呼吧!我們給她們跳段好看的舞蹈來歡迎他們的到來!

  教師鼓勵幼兒勇敢一點,不要怕羞,怕生。幼兒之間相互鼓勵。

  2.繼續(xù)故事《害怕》,理解妞妞怕高的心理過程。

  教師:有一天,妞妞去公園里玩耍,可是她到了高高的滑滑梯上,卻不敢下來,因為妞妞她怕高,她哭著喊著媽媽:媽媽,我害怕!

  教師引導幼兒鼓勵妞妞,一起來出出主意。怎么樣滑滑梯才能不害怕。

  小結(jié):只要找對好方法,鼓勵自己要勇敢一點,不害怕,就不會怕高了。

  3.繼續(xù)故事《害怕》,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師:小朋友們,妞妞在黑黑的房子里看到的東西都是些什么呀?你們覺得這些是真的嗎?那我們該怎么去克服這種害怕的心情呢?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一說這些現(xiàn)象,并鼓勵妞妞不要怕黑。

  4.播放課件,讓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經(jīng)驗。

  教師:妞妞說了三句不害怕之后,她變得勇敢了,妞妞也謝謝小朋友一直在鼓勵他。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老師也有過,小朋友們你們有嗎?客人老師們也有呢,你們也去問一問老師們害怕什么。

  幼兒自由詢問,與客人老師進行互動,并來說一說結(jié)果和如何克服害怕的東西。

  5.經(jīng)驗遷移。

  教師:小朋友們,其實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可是我們也可以有許多好辦法,讓我們不害怕。比如當我害怕的時候,我可以聽聽音樂。當我害怕的時候,我可以看看動畫片。當我害怕的時候,我可以擁抱一下小伙伴兒。這些好方法都是可以克服這些困難的,那我們現(xiàn)在就把這些好辦法都帶回給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你們一樣勇敢,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害怕》

  我認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能夠運用一些教學策略,讓聽課者對這個課堂的印象深刻。雖然我只是用筆記錄下課堂的流程。但對這個課堂,我還是有幾個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這位教師在制作多媒體的時候,采用FLASH的形式。讓圖片活動起來。這大大的提高了幼兒對課堂的興趣,也讓故事顯得十分生動。其次,教師靈活的運用遷移經(jīng)驗的方法,讓幼兒在為妞妞想辦法不害怕,并鼓勵妞妞的同時,與我們互動起來。對于他們來說,我們是陌生人,為我們表演,并詢問我們害怕什么。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經(jīng)驗的積累。而且這種教學策略,是能實實在在的讓幼兒體驗到故事里妞妞的害怕心理,并嘗試去克服這種心理。比起一些"紙上談兵"的教學來說,這完全是一種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

  那么,我也試著對這個課堂進行了一些分析。課堂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能夠?qū)W會戰(zhàn)勝害怕這一心理現(xiàn)象。從教材方面分析:《害怕》這一語言故事,以妞妞為主人公,內(nèi)容生動、形象,故事內(nèi)容取材于生活之中。比較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接著我便來說一說活動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這位老師對活動目標的制定來看,是從能力、知識、情感出發(fā)來制定的,在目標的制定時也考慮到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結(jié)合本堂活動,對于目標的落實是相當全面的。從教學準備來看:教學材料準備的很充分,多媒體動態(tài)的制作很吸引幼兒眼球,生動有趣,形象鮮明,使幼兒能夠快速融入故事情景當中。

  整個活動過程,葉老師一直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jié)合的方法,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nèi)容;傾聽教師語言啟發(fā)、引導、暗示和示范;并讓幼兒來鼓勵妞妞,滿足幼兒想說的愿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一直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

  從教學程序上來看,教師先出示讓幼兒認識一位新朋友妞妞,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有興趣去聽故事內(nèi)容,在讓幼兒根據(jù)多媒體中的圖片和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并讓幼兒為妞妞出出主意,幫她想辦法。逐漸幫助妞妞戰(zhàn)勝怕生,怕高,怕黑的心理。教師將故事分段進行教學,并教給幼兒一些克服害怕心理的方法。如:聽聽音樂,看動畫片,擁抱同伴等。

  但我個人認為,教師將一個完整的故事,進行分段,用多媒體引導,一段一段來分析故事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我覺得并不是很妥當。一堂故事課程,應(yīng)該讓幼兒先完整的欣賞完故事,在進行故事內(nèi)容的分析,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幼兒對故事都還不熟悉的情況下,直接進行段落分析。反而有點脫離了故事課程的主題。這也只是我對這堂課一點小小的建議,不過葉老師循循漸進的教學方式,讓聽課者思路很清晰。是一堂成功的公開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010942.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言活動:出海(中班)
中班語言教案《會說話的手》
中班語言教案 鳥的王國
中班閱讀活動:《我爸爸》案例分析
中班語言教案:小小播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