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時,幾個男孩子的爭論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了解他們爭論的原因,但又不想冒然進入,于是我就側(cè)耳傾聽。只聽宋彤說:“樹葉是樹媽媽的頭發(fā)!蔽镍P反駁說:“不對,頭發(fā)不會一下掉光,樹葉到冬天就全掉光了!钡さに朴行掳l(fā)現(xiàn),很大聲的說:“我知道,樹葉是樹媽媽的寶寶!痹捯粑绰,文鳳就大聲說:“不對,寶寶應(yīng)在媽媽的肚子里,怎么會跑到外面呢?”丹丹接著反駁:“你才不對呢,你是你媽媽的寶寶,你在媽媽的肚子里嗎?”文鳳毫不示弱:“我不在媽媽的肚子里,可是我也在媽媽的身上!背聊,睿哲說:“樹葉可能是樹媽媽的衣服吧。”話音剛落,丹丹和文鳳幾乎是同時喊出不對,理由也是出奇的一致,衣服是不會長出來的。又是片刻的沉默。宋彤若有所思地說:“我們都有手,樹葉可能就是樹媽媽的手吧!彼瓮脑捯魟偮,就聽丹丹興奮的喊:“快看,樹上有一只毛毛蟲!蔽镍P、睿哲、宋彤也都隨著興奮起來。
毛毛蟲的出現(xiàn)結(jié)束了四個孩子的一場爭論,我卻思緒萬千。這就是孩子的思維,這就是孩子的語言,這就是孩子的情感。我為孩子們的探究精神和“多種語言”而自豪,也慶幸自己沒有冒然介入。孩子多掌握一個知識點和少掌握一個知識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體驗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起探究的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614301.html
相關(guān)閱讀:幼兒園教案:給媽媽做面條
“交通工具”主題活動:萊特兄弟
托班綜合教案:小櫻桃找朋友
繁忙的馬路
小班綜合教案:輪子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