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困倦”、“難過”、“撒嬌”、“饑餓”、“生氣”等不同心情狀態(tài)下,所發(fā)出的哭聲是不同的。聲音的高低(頻率變化)及其變化模式、強(qiáng)弱(音量變化)及其變化模式、速度等都是不同的。
以下是按照寶寶的“傾訴內(nèi)容”,介紹他們哭聲的特征(主要是聲音的高低)。
“困倦”、“難過”時哭聲的特征
寶寶“困倦”、“想睡覺”時的哭聲,比“撒嬌”時的哭聲稍微低沉一點。當(dāng)因為“媽媽不見了”、“媽媽都不抱我”而感到“難過”時,寶寶的哭聲還要更加低沉一些。
“撒嬌”時哭聲的特征
“抱抱我吧!”“好無聊啊!”當(dāng)寶寶想向父母撒嬌時,發(fā)出的哭聲比較高(與“困倦”、“難過”時的哭聲相比)。也許因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哭泣大多不會流出眼淚來。
“饑餓”時哭聲的特征
當(dāng)寶寶肚子餓了,想吃奶的時候,發(fā)出的哭聲大多混有“m”音。此時寶寶的哭聲中,大多伴有類似“manma”、“ma—ma”的呼喚聲。有趣的是,不管說什么語言的國家,嬰兒時期饑餓的時候,大多都會發(fā)出混有“m”音的哭聲。
“生氣”時哭聲的特征
當(dāng)“沒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濕了,很難受”的時候,寶寶就會“生氣”甚至“發(fā)怒”,此時發(fā)出的哭聲與“撒嬌”時的哭聲相比,聲音更高,而且尖銳、刺耳。通俗地形容,就像被火燙到似的。
另外,也許是過于亢奮的原因,有時也會產(chǎn)生反作用,所以時而也會夾雜一些低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4376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