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做家務 要不要發(fā)工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孩子干家務活要不要給錢,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借機培養(yǎng)孩子們的金錢觀念,讓他們有社會意識,而有的家長認為付錢會破壞家庭氣氛、給孩子的感恩心理錯誤引導。付錢?還是不付錢?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眼看著暑假馬上就要到來了,許多學校都給學生們布置做家務勞動的“感恩作業(yè)”,學校的初衷原本是讓學生學會做家務、體會家長的辛苦、養(yǎng)成勤勞樸素的良好品德,但是許多影視作品和國外媒體報道中,經常會出現(xiàn)某位成功人士靠從小給人剪草坪、掃院子、通煙囪等等積累財富,于是面對學校布置的暑期作業(yè),許多家庭出現(xiàn)了不同的聲音,孩子做家務,應該給錢嗎?

反方家長還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這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幫家里干活天經地義,干家務活也是培養(yǎng)他們自理能力的一個手段,就算沒有這個“感恩作業(yè)”孩子們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承擔一部分家務,而且孩子與大人共同干家務活,也是增進家庭成員感情有效途徑。家人間就應該不分彼此,一個懂事的孩子應該體會到大人們的辛苦,而要培養(yǎng)一個懂事的孩子,做家務是個很好的開始。

這些家長還認為,在家中不應該提“錢”的事,這會讓孩子純潔的心靈被金錢腐蝕,因為錢的介入也會讓親密的家庭關系有交易的感覺。小孩子應該有責任意識,他們是家庭的一部分就應該承擔一部分家務勞動,如果給孩子獎勵,他們分辨不出大人給錢的原因,很可能以為這是他們勞動的報酬,以為是必然的收入,這樣會養(yǎng)成孩子冷漠的性格,還有凡事喜歡算計的毛病,這些都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長。

正方家長認為現(xiàn)在是經濟社會,不管愿意不愿意,人們都以金錢論成敗,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有金錢觀念,從家務活開始訓練無可厚非,甚至說是個好機會,在家里分得清楚,到了社會上才不會吃虧。而且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大小姐、太子爺,自己的事情都不干,能為家里大人分憂、主動幫助家長做家務,許多家長感動之余往往少不了進行獎勵,好吃的、新衣服甚至是零花錢自然都不在話下,孩子能為家長做一分,家長就能給孩子獎勵十分,就算不是特別獎勵,家長們這種做法仍然會給孩子們不小刺激,甚至是錯覺。

另外,還有些年輕家長在家里推行“新派教育”,這些家長主張人人平等的家庭關系,平日里孩子和家長各自洗自己的內衣褲,自己洗自己的碗,互不對方的活計,家中公共領域考慮到兒童的年齡就由家長清掃,這本身也是鍛煉孩子自理能力和獨立性的一個方式,而一旦孩子代勞家中公共領域的家務活,家長理應支付報酬,這是理所當然的,家長和孩子都覺得天經地義,因為長期以來接受的家務活理念就是如此。

暑假馬上就要到了,孩子們將有大量時間呆在家里,有時間幫大人做家務,這既是幫大人分擔家務的好機會,也是大人們對他們進行社會教育的好時機,關于報酬的事的確很讓人頭疼,看網上評論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別人家的情況是無法參考的,總還得因材施教,給不給錢也是因人而異。其實在家庭生活中,家庭凝聚感和親人間的親密感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教育在家庭中都應該排在這些前提之后。給孩子布置勞動是必要的,時不時的給些獎勵也會起到鼓勵作用,其實不論給不給物質獎勵,孩子都會通過不同途徑體會到金錢觀念和責任意識,家長們做的應該是正確引導孩子面對金錢的態(tài)度,讓他們養(yǎng)成不為金錢誘惑、不因金錢行動的性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281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