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僅給了孩子生命,也給了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權利。父母如果總是不讓孩子學著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讓孩子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會人為地推遲孩子獨立自主的時間,使孩子產生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感,缺乏自我決策的意識。
慶幸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明白了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性,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提出的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孩子去生活,是幫助孩子學會自立,是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做人。
父母要避免大包大攬和包辦代替,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的機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而且從生活、處事、學習及品格四個方面,系統(tǒng)地給父母提供了一些“懶”招,引導父母有意識地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孩子。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僅給了孩子生命,也給了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權利。父母如果總是不讓孩子學著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讓孩子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斷人為地推遲孩子獨立自主的時間,使孩子產生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感,缺乏自我決策的意識,那么,當這么些“小公主”、“小皇帝”開始走向社會,他們不得不重新面對獨立自主的“鴻溝”時,會發(fā)現(xiàn)父母已經把溝越挖越大了,自己根本就無法適從。
面對著家長培養(yǎng)孩子過程中的種種疑惑,1月30日,兒童素質教育研究專家,已出版過《人格教育——讓孩子擁有一生的財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等多本育兒經典圖書的崔華芳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好媽媽不妨‘懶’一點”的講座暨簽售, 39健康網(wǎng)育兒頻道于此次講座對崔老師進行了專訪。究竟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是否應該適當放開手腳,做一個聰明的“懶”爸爸“懶”媽媽,且看崔老師為各位爸媽們答疑解惑。
專家解惑:什么樣的孩子才算缺乏獨立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人,父母替孩子包辦一切,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性,崔老師提醒,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表現(xiàn),可能就是缺乏獨立性的先兆:
1、 生活自理能力差,事事依賴大人;
2、 日常動手能力差;
3、 沒記性,總是丟三落四;
4、 過于聽話,人云亦云;
5、 膽小懦弱,懼怕主動與人交往;
6、 自主意識差,不會自己做決定;
7、 心理脆弱,動不動就發(fā)脾氣;
8、 做事情不積極,常常需要大人催促。
打破世襲教育,孩子活出“真自我”
中國的育兒經代代相傳,儼然如同“傳家寶”一樣,成了“世襲”的傳統(tǒng)。當新新家長謀求改變,準備松開束縛孩子獨立自主的繩索時,必然會因為育兒觀的不同而遭受到親友們特別是老一輩方面的阻力,這時的新新父母該如何改變戰(zhàn)略,“暗度陳倉”呢?
“每一位謀求改變的家長都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包括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的問題。”崔老師笑著回答。但是,這并不代表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這種教育觀念是錯的。沒錯,老一輩的大人含辛茹苦地養(yǎng)活了我們這一代人,當然會有屬于自己的一套育兒觀。可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革,育兒新觀念新潮流已經不可阻擋,家長要學會把自己的育兒觀念慢慢地、有藝術地滲透給你的長輩,從語言上尊重你的長輩,從行動上尋求慢慢改變,多肯定一些老一輩,將教育孩子的功勞都歸功于老一輩身上,即使你自己付出很多。當孩子漸漸朝著獨立自主的方向改變時,相信每一位親友都會看在眼里,愛在心里。崔老師不斷強調,家長與老一輩的溝通是最關鍵的。
愛孩子,就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
對于我們做父母的來說,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但事實上,教育的效果并不因為付出多少,就獲得多少。
女兒出生后,我?guī)缀跞硇膿湓谂畠荷砩,我甚至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一個非常勤快、負責的媽媽。”但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所做的與希望的結果,并不一致。
女兒生性敏感,從出生開始就哇哇地叫著要人抱。我也認為,多擁抱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情感發(fā)育,于是我和我媽常常抱著孩子。結果,女兒養(yǎng)成了抱著睡覺的壞習慣,無論她在大人懷里睡得多香甜,只要輕輕地把她的小屁股從手上移到床上,她立刻就會大哭起來。結果,從月子開始,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女兒基本上都是在我媽的懷里睡覺的。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三個月,我忍無可忍,果斷地對我媽說:“您到自己房間去睡覺吧,晚上我一個人來看寶寶。”我媽太愛寶寶了,簡直就是溺愛,她不在身邊了,我才好“狠下心”來讓女兒知道,睡覺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可以連睡覺時也不讓我們休息。結果,這個決心一下,沒幾天,女兒竟然成功地“學會”自己在小床上睡覺了!
女兒從出生開始就純母乳喂養(yǎng),這使得她對奶瓶、調羹一律抗拒。隨著女兒的長大,該加輔食了,但女兒無論怎樣,都不肯吃除母乳外的其他東西。即使我外出8小時,她也以絕食的方式等待我回來。而我當時因為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理念,總覺得自己不在家虧欠了女兒,于是每次回家都是迫不及待地給女兒喂奶。
9個月時檢查,女兒貧血,雖然我們給她增加補血的輔食,但她壓根就不吃。也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決定給她斷母乳。剛開始,先斷白天的母乳,不管女兒怎么吵鬧,我堅持不親自哺乳,而是把母乳擠出來放在奶瓶里讓她吃。女兒剛開始抗拒,但看我如此堅決,后來竟然吃配方奶了。白天斷奶成功后,我很快又給她斷了夜晚的奶。沒幾天,女兒竟然能夠自己捧著奶瓶喝奶了。再后來,她還會主動討奶吃了,這個過程真是有點戲劇化。
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獨立自主
有一句話這樣說道:“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家長的觀念,決定孩子未來的寬度。”這兩件事情讓我轉變了教育觀念。我曾經引以為傲的“全身心為孩子付出”的觀念,被自己徹底地否定了。我明白了,孩子真的是不能寵,而是應該讓她明白,大人是愛她的,但是不會什么事情都讓她由著性子來,她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什么是獨立自主?就是不依賴他人,不輕言放棄,能夠相對獨立地進行某項活動,或者完成某件事情。
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3歲左右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和發(fā)展,漸漸表現(xiàn)出獨立自主的傾向,常會拒絕大人的幫助,嘗試著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家長應該把握并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從小給孩子樹立獨立的性格和意識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養(yǎng)越好。
與勤快媽媽相比,我所提倡的懶媽媽,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懶惰,而是要求媽媽樹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識,在適當?shù)臅r候用適當?shù)姆椒ńo孩子一些指導,鼓勵孩子獨立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做一個身懶心不懶的媽媽。
事實上,不管是勤快媽媽還是懶媽媽,我們每一位媽媽都是愛孩子的,但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而不是溺愛,媽媽們還需要把握好尺度。
最后,把這篇由冰心老人翻譯的偉大詩人、哲學家紀伯倫的《論孩子》送給每一位父母: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
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931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