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開答案本身的正確與否,肯定幼兒大膽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積極思考問題的精神。
2.啟發(fā)誘導(dǎo),盡量讓孩子自己得出正確的答案。例如,老師問:“一共有四塊糖,爸爸分一塊,媽媽分一塊、姐姐分一塊,弟弟能分幾塊?”孩子回答:“老師,我沒有弟弟!边@時如果老師改變一下說法,“老師不知道你沒有弟弟,那你也參加分糖,你能分幾塊?”孩子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3.在幼兒園里,可以先對回答錯誤的兒童不作評價,繼續(xù)提問別的兒童,然后由老師面向全體兒童做出正確的回答和解釋。這樣一方面還使回答錯誤的兒童不致于在眾人面前難堪,另一方面還會使兒童產(chǎn)生自己重新回答并回答正確的感覺,既增加了兒童的知識,又保護了兒童的自尊心。
4.對有些兒童沒有見過或經(jīng)驗較少的問題,如果孩子回答錯了,可以不先對之評價,遇適當(dāng)?shù)臋C會,讓兒童面對事物自己獲得正確的答案。例如,家長問孩子:“蜻蜓有幾只翅膀?”“兩只!”面對這樣的回答,家長可以先把這個問題記住,待有機會捉到蜻蜓時,讓孩子自己數(shù)一數(shù)。這樣得到的正確答案,印像最深,一生都不會忘記。
5.如果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孩子答錯了,家長和老師可以換一個類似的問題讓寶寶回答,要是答對了,先予以肯定,然后再告訴他這個問題與剛才那個問題其實是一樣的,再重新問寶寶剛才答錯的問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做出正確的回答。
(本文來源:兒童素質(zhì)培養(yǎng)新焦點)
本文導(dǎo)航:
第一頁謹慎處理孩子的錯誤回答(一)
第二頁謹慎處理孩子的錯誤回答(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2951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