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0日
畫了一個毛毛蟲
(2006年2月13日~17日)
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迎來了8個孩子,跳跳、朗朗、菁菁、寶寶、翔翔、毛毛、雙胞胎文文和明明。樂樂是第二天來園的。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休息,孩子們好像更懂事了。寶寶經(jīng)常會照顧小弟弟、小妹妹,跳跳哭的時候,他去拍拍她的肩膀,摟著她說:“別哭了,別哭了。”跳跳真的就忍住不哭了。樂樂不肯穿鞋,寶寶說:“我來幫你穿。”菁菁以前都是獨自玩耍,現(xiàn)在她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翔翔也開始和菁菁玩。毛毛很喜歡“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她讓我當小羊,她當老狼,要再玩一遍。文文有一天奔跑著撲向我的懷里,對我不再感到陌生。媽媽回家后,明明想媽媽想哭了,可是早點和晨圈的時候,無論怎么思念媽媽,她邊哭邊喝水或模仿老師做動作,看到她的認真樣子,我既心疼又感動。
菁菁是我們園年齡最小的孩子,上學期結(jié)束前,她變得“不聽話了”,突然不肯洗手,到了午飯時間,不肯坐在餐桌旁,睡覺時,不肯躺下。這一周,我發(fā)現(xiàn)她又變回來了,吃飯、洗手、睡覺都能和大家一樣。她對周圍的事物總是那么興致勃勃、興高采烈。周五我們帶孩子外出時,菁菁叫道:“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我一看,十米外站著一位穿制服的保安。再往前走,菁菁又叫道:“小鳥!小鳥!”我一看,原來樓房陽臺上有個鳥籠。走著走著,菁菁又叫道:“那是什么?是什么呀?”原來是彩色的風車,被風吹得直轉(zhuǎn)圈。戶外活動結(jié)束了,我們準備排隊回幼兒園時,她專心致志地趴在滑梯上琢磨一個破洞,我說:“菁菁,要走了,回幼兒園了。”“不,我在看電腦呢。電腦壞了,我看看。”我怎么勸說也沒有用,只得抱她起來。這周畫濕水彩畫時,她幾乎是第一個開始畫,最后一個畫完,邊畫邊說:“毛毛蟲,畫了一個毛毛蟲。”我一看還真有點像。老師幾次問她畫完了嗎?她總是說:“還沒畫完呢。”
有時候,菁菁會把別人的東西當做自己的。一天,她站在樂樂的小床邊說:“這是菁菁的床!”樂樂說:“這是我的。”“這是菁菁的。”“是我的。”樂樂急得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床。還有一次菁菁穿上了翔翔的鞋,翔翔急得大叫:“她穿我的鞋了。這是我的鞋!”菁菁好像沒有聽見似的,還繼續(xù)把翔翔的鞋穿上。在我的心目中,菁菁如陽光般燦爛、明媚,有時我忍不住親親她的小臉蛋。菁菁每天都高高興興的,我想她一定覺得生活是多么美好和快樂。
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模仿其他孩子的不良行為。我想任何孩子都會有個別的行為或語言不那么符合“標準”。比如菁菁剛來園時才1歲10個月,吃飯的時候需要用手來幫忙。別的孩子看到了,也學她的樣子。還有一個孩子已經(jīng)到了用勺子吃飯的年齡,卻動不動就用手抓飯吃,甚至用手到菜盆里抓菜。然而,在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用手抓飯的現(xiàn)象基本消失了,每個孩子都養(yǎng)成了用勺子吃飯的習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慣被老師糾正過來了。
每個幼兒園可能都會發(fā)生孩子打人的事情,甚至打老師,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某個班級的孩子因此個個都變成“好斗分子”。我們不可能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真空世界里,其中每個孩子都是好的“模范”。在一個現(xiàn)實的社會里,孩子不可避免地看到、接觸到周圍人的不良言行,老師和家長的責任一方面是以身作則,另一方面是怎樣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把不良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還有對于什么是不良行為,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我們園的個別孩子,在戶外玩得高興起來,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地躺在地上。下雪天,孩子們興奮地在雪地里打滾。我和老師們聽之任之。當然我們不允許他們躺在地上時間過久。通常成人對地面的感覺是臟、不干凈,孩子躺在地上多么難看。可是,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和他們一樣大的孩子,你就會品嘗到他們的樂趣和歡樂,就會體驗到他們對土地的感受。我的想法是在保證安全和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讓孩子們盡情盡興地玩耍吧!
我遇到好幾位家長,他們困惑于孩子早上起來不肯穿衣服。翻看陳鶴琴的《家庭教育》,正好看到有一段專門講孩子不肯穿衣服怎么辦。我把他的方法摘錄下來,供家長參考:1.家長應(yīng)當誘導孩子穿衣服。2.誘導他而不肯,那么應(yīng)當強迫他。3.孩子早上起來高興,而不肯穿衣服,父母尤其應(yīng)當勸告他,不宜去責罵他。4.孩子不肯穿衣服,父母絕對不宜用食物來引誘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52068.html
相關(guān)閱讀:
不要把“殺手”玩具帶回家
怎么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太陽鏡(幼兒網(wǎng)編輯)
和寶寶的游戲要玩兒出花樣(中國幼兒網(wǎng)親子游戲)
1歲10個月寶寶親子游戲推薦:隨音樂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