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讀下面這段文字,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閑來聽雨,也別有一番意味。初時雨聲淅瀝,若有若無,如膽qi ▲ 的少女,欲語卻羞。慢慢的雨聲緊了,落在房檐上急促有力,一如壯志青年,志在洗盡世間污hu ▲ 。末了,雨聲滴答,不急不緩,少了些y ▲ 揚頓挫,卻多了點從容淡定,仿佛歷盡滄桑的老人,在回首中感悟了人生的真d ▲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3分)
A.春節(jié)第一天,雁蕩山景區(qū)內游客絡繹不絕,歡歌笑語,熱鬧非凡。
B.雖然蘋果教父喬布斯去世了,但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科技必然會日新月異。
C.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日,海內外五萬多名清華學子重回母校,追憶青春歲月,共享天倫之樂。
D.少年錢鐘書十分調皮,但因閱讀了大量中外小說,中英文水平在同學中鶴立雞群。
4、古詩詞名句填空。(8分)
詩人心中激蕩著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愿望。范仲淹吟嘆濁酒一杯家萬里, ① 辛棄疾渴望了卻君王天下事, ② 蘇軾抒情 ③ ,西北望,射天狼楊炯感慨寧為百夫長, ④ 。
詩人心中擁有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白居易同情足蒸暑土氣, ⑤ 杜甫悲嘆烽火連三月, ⑥ ,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 ⑦ , ⑧ 則表達了他希望天下的寒士能居有所屋的美好愿望。
5、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每空1分,共5分)
不,你得留下!我發(fā)誓這個誓言會被遵守的。
真的,我得走!我有點惱火了,反駁說。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覺得無足輕重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1)以上文字是 ▲ 寫的《 ▲ 》中 ▲ 與女主人公在花園里的一段經典對白。當時,他告訴女主人公自己要與英格拉姆小姐結婚,他說這番話的目的是拐彎抹角試探簡愛的心理。
(2)女主人公所說的我得走是打算從 ▲ (莊園名)離開,她在這個莊園里的工作是 ▲ 。
6、語文綜合性學習。(7分)
為響應學校光盤行動進校園的倡議,初三某班準備出一期以讓光盤成為我們的時尚為主題的宣傳板報,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擬標題。閱讀下面材料,為它添加一個標題。(不超過12字)(2分)
不久前,有網友發(fā)起光盤行動, 得到許多民眾熱烈響應,各媒體也迅速跟進,這一活動急速升溫。1月28日,商務部和國家旅游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在餐飲行業(yè)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指導意見》。一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餐飲行業(yè)節(jié)約用餐蔚然成風,F(xiàn)在,多數(shù)餐館就餐者能適量點餐,飯后將剩菜打包。點的飯菜盡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帶走,已成為一股清新的消費風潮。
▲
(2)說意義。請結合下面兩則材料,說出推行光盤行動的兩點積極意義。(2分)
【材料一】一位友人隨團到歐洲旅游時,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飯菜,被當?shù)氐纳绫C構以鋪張浪費之名而罰款若干,理由是:錢是你們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缺少資源,因此你們不應該也沒有理由如此浪費!
【材料二】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糧食生產極為不易。但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別達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就國情看,我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區(qū),群眾吃不飽飯的情況還是有的。
▲
(3)續(xù)標語。板報組組長準備在倡議板塊題寫一條宣傳標語,他寫了上句,請你根據以上材料,續(xù)寫下句。(要求:與上句語意相關、句式相同、字數(shù)相等)(3分)
盤盤凈餐,傳留良好習慣; ▲ 。
二、現(xiàn)代文閱讀(32分)
(一)一顆露珠里的草原(16分) 敕勒川
一望無際,嫩靈靈的綠鋪展開去。鋪到天邊,那綠就回過頭,融到了天空的藍里。于是,天空的蔚藍就又多了幾分醉人的嫩綠。又仿佛一個穿藍衣服的人挽著一個穿綠衣服的人,并排坐著。風吹過來,又吹過去,像是他們有一搭沒一搭說出的話。草們一浪一浪的,那是風走過后留下的腳印。就這樣,風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在草原上奔跑、散步、玩耍,有時候靜靜地躺著,有時候又頑皮地翻著跟頭。而在洶涌的綠色浪濤里,我認出了遠去的那一顆草。那棵草是我很久以前栽下的,為的是不讓另一棵草太過孤單。如今,它們在陽光下快樂地舞蹈,然后雙雙遠走高飛。
若稍稍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在海一樣的綠中,點綴著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的花朵。若那些花朵連成或小或大的一片,就是一條或小或大的船了,在綠色的海上蕩漾著。而太陽,就成了它們的帆,鼓滿霞光,一點點升起,又一點點落下。
一條河仿佛哈達,被眾草捧著。河水清澈得像是由露珠們組成,一個孩子在河里嬉戲。噢,他濺起了無數(shù)顆太陽。
一群羊遠遠地走過來,先是一點點白,后來就慢慢地大了起來,再后來就紛紛揚揚的了,使人疑心在這盛夏里,怎么就無端地落了一片雪。而那牧人,騎著馬,抱著套馬桿,神情豪邁、肅穆,倒真像是傳說中的雨雪之神。
傍晚時分,蒙古包上炊煙裊裊,仿佛一個人在藍色的宣紙上唰的一下,寫了一筆,隨后那墨慢慢地洇了開去。母親的身影,牛糞火一樣歡快的閃動著。蒙古包里飄出奶茶的醇香、原汁原味的肉香、烈酒的濃香以及孩子們沒有遮攔的嬉鬧聲。在這些純天然的味道和天籟般的聲音里,人、狗、牛、羊、馬匹和夕陽都深深的沉浸在輝煌的幸福里。
夕光還沒有散盡,篝火就點起來了。牛羊在圈里默默地咀嚼著什么,像一群老人在有滋有味的回憶著美好的時光。遠處的馬打著響鼻,火光在它們的眼里跳蕩著;鸸庠谒腥说难劾锾幹。依呀嗨就有馬頭琴奇跡般響起,就有長調在琴聲里把草原唱得徹底安靜下來。
是的,一切都安靜下來了。除了一個人的心跳。
當一切都安靜下來,青草的芬芳這才怯怯地漫過來,像一個探頭探腦的孩子。不知什么時候,月亮已掛在了天空。青草的芬芳仿佛借了月光的膽子,竟?jié)鉂獾臎坝科饋。一個人的夢在草香里也遼闊起來、純凈起來。
不知不覺,月光在草葉上凝成晶瑩的一粒。哦,真想在這世界上最潔凈的房子里安居下來。不知不覺,月光在草葉上凝成晶瑩的無數(shù)粒,仿佛天上的星星,一下子落到了草原上。哦,月亮,月亮是一粒最大的露珠。
肯定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在這露珠閃爍的草原降臨。
熹微中,我從夢中醒來。我蹲在一顆露珠面前,我久久地凝視著它。透過這顆露珠,我看見一匹馬,一匹/棗紅色的馬。它先是/親了親大地,然后和一條小河/親親熱熱說了一會兒話,它甚至/吻了吻太陽的紅臉膛,馬鬃/陽光一樣垂向大地//隨后它奔跑起來,時間一樣/奔跑起來//那是一匹閃電,緩緩地/牽出了一座草原
我久久地凝視著這顆露珠,我們心照不宣。只有這顆露珠知道,我也是一顆露珠啊。
一顆露珠里的草原,又展開了鮮嫩的一天 (選自《讀寫天地》2019.07)
7、 作者描寫傍晚的草原,突出了草原生活的哪些特點?請結合文句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4分)
8、理解文中劃線句一個人的夢在草香里也遼闊起來、純凈起來一句的含義。(4分)
9、文章在行文思路的安排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4分)
10、結合文中對草原的描述,談談你對一顆露珠里的草原的理解。(4分)
(二)教養(yǎng)的證據16分 畢淑敏
⑴教養(yǎng)是個高頻詞。時下,如果說某人沒教養(yǎng),就是大批評大貶義了。
⑵什么叫教養(yǎng)呢?辭典上說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yǎng),但我更愿意理解為因教育而養(yǎng)成的優(yōu)良品質和習慣。
⑶教養(yǎng)和財富一樣,是需要證據的。你說你有錢不成,得拿出一個資產證明。教養(yǎng)的證據不是你讀過多少書,家庭背景如何顯赫,也不是你通曉多少禮節(jié)規(guī)范,能夠熟練使用刀叉會穿晚禮服這些僅僅是一些表面的氣泡,最關鍵的證據可能有以下若干。
⑷熱愛大自然。把它列為有教養(yǎng)的證據之首,是因為一個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類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與教養(yǎng)謬之千里。之所以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愛護花草,也正是這種偉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訓練。若是看到一個成人野蠻地攀折林木,通常人們就會毫不遲疑地評判道這個人太沒有教養(yǎng)了?梢娊甜B(yǎng)和綠色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懂得與自然協(xié)調地相處,懂得愛護無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廣之,他多半也可能會愛惜更多的動物,愛護自己的同類。
⑸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應該能夠自如地運用公共語言,就是從普通民眾到知識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潔和明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諸文字。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詞匯是有限和貧乏的,除了描繪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餓了、渴了、睡覺等原始的欲望之外,他們對于自己的內心感知甚為模糊,因為那些描述內心感受的詞匯,通常是抽象和長于比興的。不通過學習,難以明確恰當?shù)貙⑺磉_出來。那些雖然擁有一技之長,只會說他那個行業(yè)的內部語言,只會說機器儀器能聽懂的語言,卻無法精彩地運用公共語言這種神圣的媒介,來溝通和解讀自我心靈的人,難以算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技術是用來謀生的,而僅僅具有謀生的本領是不夠的!続】就像豺狼也會自發(fā)地獵取食物一樣,那是近乎無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無疑問地應比豺狼更高一籌。
⑹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對人類種種優(yōu)秀的品質,比如忠誠、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臨危不懼、吃苦耐勞、堅貞不屈充滿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夠身體力行,但他們懂得愛戴和歌頌。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懶惰,但他不能把這些陋習偽裝成高風亮節(jié),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詆毀所有做到了這些的人是偽善!綛】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個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說到處都是污垢。
⑺有教養(yǎng)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陽光,陽光下有正義的懲罰。由于害怕正義的懲罰,因而約束自我,是意志力堅強的一種體現(xiàn)。
⑻教養(yǎng)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養(yǎng)是細水長流的。教養(yǎng)是可以遺失也可以撿拾起來的。教養(yǎng)是一些習慣的總和,在某種程度上,教養(yǎng)不是活在我們的皮膚上,而是繁衍在我們的骨髓里。教養(yǎng)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一張X片子。臉面上可以依靠化妝繁花似錦,但只有內在的健碩,才經得起沖刷和考驗,才是力量的象征。 (選自《心靈的處方》有刪改)
13、文中兩處劃線句子都運用了比喻論證,請你選擇一處,說說它的作用。(3分)
我選【 】處,作用: ▲_
14、文末說教養(yǎng)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一張X片子。臉面上可以依靠化妝繁花似錦,但只有內在的健碩,才經得起沖刷和考驗,才是力量的象征。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和鏈接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材料鏈接】一項國際旅行網站的調查顯示,愛花錢的中國游客在不受歡迎游客榜中排名第二。這種有錢但不受歡迎的矛盾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在今年出入境自由度指數(shù)中,排在了第92位(共103位)!独碡斨芸2019年第39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詩文閱讀(共28分)
(一) 雪① 白居易 (4分)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注釋】①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三年詩人被貶江州時。
15、詩歌第一句從觸覺角度,寫出雪夜之冷;而第二、四句則分別從 ▲ 和 ▲ 角度寫出雪之大。(2分)
16、這首詠雪詩委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二)陳涉世家( 10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7、解釋下面加點字。(4分)
(1)度已失期 (2)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
(3)扶蘇以數(shù)諫故 (4)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8、選出翻譯時括號里的內容無須補出的一句。( )(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澤鄉(xiāng)。 B上使(之)外將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斬(之)。
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題。(14分)
蕭誠自務札翰①,李邕②恒自言別③書,二人俱在南中。蕭有所書,將謂稱意,以呈邕,邕輒不許④。蕭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數(shù)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見者皆以為數(shù)百年書也。蕭詣邕云:有右軍⑤真跡,寶之已久,欲呈大匠⑥。 李邕欣然愿見。蕭故遲回⑦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論及,李固請見,曰:許而不出,得非誑乎!蕭于是令家童歸見取。既至,李尋繹⑧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見。在坐者咸以為然。數(shù)日,蕭默候邕賓客云集,因謂李曰:公常不許誠書昨所呈數(shù)紙幼時書何故呼為真跡鑒將何在邕愕然曰:試更取之。及見,略開視,至床上⑨,曰:子細⑩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有刪改)
[注]①札翰:這里指書法。②李邕:唐代書法家。③別:鑒別。④許:贊揚。⑤右軍: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詣很深的人。⑦遲回:指拖延。⑧尋繹:這里指反復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細:即仔細。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朝夕把玩,令其故暗 (陳舊) B.有右軍真跡,寶之已久(珍愛)
C.許而不出,得非誑乎 (答應) D.昨所呈數(shù)紙,幼時書(文章)
2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3分)( )
A.以呈邕 必以分人 B.蕭疾其掩己 其如土石何
C.因謂李曰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D.子細看之 當余之從師也
22、根據你的理解,給下列畫線句子標注標點符號并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公常不許誠書昨所呈數(shù)紙幼時書何故呼為真跡鑒將何在
23、結合文中材料,對李邕這一人物作簡要評價。(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55025.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淮濱縣2019年中考語文二模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