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標
分
析
課程標準對本課有兩條“要求”。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本條標準要求一方面要能夠通過讀圖掌握我國地理位置的特征,進一步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另外一方面,要通過分析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yōu)越性,熟悉和鞏固分析一個地區(qū)地理位置的方法。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本條課程標準既包含了知識目標,就是要求識記我國的領土面積的數(shù)據(jù)和鄰國臨海的名稱;還包含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既通過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
教
材
分
析
本課是學習中國地理的開篇部分,由于我國所處的特定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遼闊的國土對構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其他要素有著深刻的影響,使得我國自然地理環(huán)境復雜多樣,也使得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明星的差異,因此,要認識和了解中國地理特征,正確理解不同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分析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首先要了解我國的位置和疆域。
本課內容設計靈活多樣,沒有大段冗長的文字敘述,而是采用圖表和活動穿插其中,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把握,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學
情
分
析
初二學生經過了初一的地理學習,具備了基本的讀圖能力,基本能夠從地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學會利用地理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但是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不能夠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初二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較差,經常在課堂之上開小差,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利用現(xiàn)代化的聲光電技術刺激學生的神經,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還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既能夠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各方面的能力。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嘗試運用地圖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2.記住我國領土面積,運用地圖查閱我國領土的四至點。
3.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又是海洋大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讀圖、觀察地球儀,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讀圖的能力。
2.學會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通過對我國遼闊的國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民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增強學生保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瀕臨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教學難點
能夠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判讀和與其他國家位置的比較,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教學方法
以圖釋文,小組合作,討論分析,鞏固練習,當堂達標
教學過程
模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模塊一: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多媒體展示林海雪原、椰林風光、大漠隔壁、晶瑩雪山的圖片。
(引導)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風光旖旎。在學習世界的國家地區(qū)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一個國家的位置,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我國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
在歌聲中討論多媒體展示的四幅圖片,分析其反映的景觀分別可能出現(xiàn)在我國的什么地方?
林海雪原(東北),椰林風光(海南),大漠隔壁(西南),晶瑩雪山(青藏高原)
本模塊通過一個小的學生活動導入,讓學生能夠帶著飽滿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進行學習,并且干凈利索
模塊二:目標展示
(多媒體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提示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
學生進行集體和個人對學習目標進行閱讀和理解
帶著目標學習,能使學習更有針對性
模塊三:中國的地理位置
利用掛圖展示空白的《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
(點撥)這一模塊知識是本課的重點內容,要掌握我國所處的半球和緯度,知道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過渡)中國的這種位置特征有什么優(yōu)越性呢?下面我們通過和幾個國家的比較來認識
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分別代表半球,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根據(jù)展示的地圖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
1.半球組:在適當?shù)慕浘暰上填寫赤道和20°W、160°E的名稱,說出中國所屬的半球
2.緯度位置組:在適當?shù)木暰上填寫北回歸線和北極圈的名稱,說出中國所處的緯度(低、中、高)和溫度帶。
3.海陸位置組:在適當?shù)奈恢锰顚憗喼藓吞窖蟮拿Q,說出中國所在的大陸和所臨的海洋
本模塊利用空白地圖組織學生活動,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以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和鞏固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模塊四:中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1.展示課本第3頁圖1.2.安排學生分組討論。
(點撥)通過以上兩個小組分析我們看出,中國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因此我們要為生長在這樣優(yōu)越的國家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拓展)我們在學習一個地區(qū)的時候,不但能夠掌握重要的知識點,還要掌握分析一個地區(qū)的方法,在分析一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的時候,一般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既所在半球,所處緯度和所臨海洋這三個方面
1.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小組1觀察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的緯度位置,并且和中國的位置比較;小組2觀察蒙古和日本的海陸位置,并且和中國的位置做比較。派代表發(fā)言總結
小組1:俄羅斯緯度高,終年寒冷;印度尼西亞終年炎熱,不利于溫帶作物生長。中國主要位于中低緯度地區(qū),氣候適宜,而且南北跨緯度廣,有利于農業(yè)的多種經營
小組2:蒙古是一個內陸國,不利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日本是一個島國,不利于從陸地和別的國家交往,中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遥饶軌虬l(fā)展海洋事業(yè),也可以通過陸地和各國進行合作和交往
本模塊采用了層次遞進的設計理念,先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從緯度和海陸兩方面把中國和其他國家比較,初步得出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然后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來進一步鞏固和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最后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踐來想出我國其他方面的優(yōu)越性,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延伸)下面同學們就利用前面分析的結論,討論課本第3頁活動第3題列舉的我國的地理位置在這幾個方面具有什么優(yōu)越性?
(總結)本模塊知識是本課的難點內容,我們主要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
2.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分別討論前3個小題完成下表:
項目
優(yōu)越性
農業(yè)生產
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fā)展農業(yè)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外交往
西部深入內陸,便于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聯(lián)系,東臨太平洋,便于與臨海國家交往
海洋事業(yè)
便于發(fā)展海洋運輸,海洋養(yǎng)殖和捕撈,開發(fā)海洋資源,如礦產資源等
3.(拓展)同學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思考一下我們還有哪些方面的優(yōu)越性?(播放我國自然風光的圖片來提示)
3.學生根據(jù)提示討論得出:我國各地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風格各異的自然風光,有利于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4.(提升)通過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分析一個地區(qū)位置的方法?
(過渡)學習完中國的地理位置,我們下列了解我國遼闊的疆域
4.回憶前面的知識,討論得出:從所在半球、所處緯度和海陸位置三方面進行分析
模塊五:遼闊的國土
1.(提問)我國陸地面積有多大?居世界第幾位?僅次于哪些國家?
1.回憶,討論,得出答案。(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本模塊的設計采取了學生活動和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思路是精講多練,學生在課本找出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的不講,只是點撥其思考的誤區(qū)和一些難點
2.展示我國疆域和領土四至點空白圖:
(點撥)(多媒體展示不同地區(qū)的景觀圖片)我國領土廣闊,東西直線距離約5000千米,南北直線距離約5500千米,各地景觀差異巨大
2.分成兩個小組:
小組1填寫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計算相隔經度(大約62°)
小組2填寫最南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計算相隔緯度(大約49°)
3.(延伸)觀察課本第5頁思考題中不同的圖片,思考討論產生差異的原因?
(總結)(1)由于我國東西跨經度很廣,因此東西端產生了明顯的時間差異。
(2)由于我國南北存在巨大的緯度差異,所以我國南北由于氣溫的差異而出現(xiàn)了不同的自然景觀。
(過渡)我國遼闊的疆域周圍有許多陸地鄰國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認識我國的鄰國和海洋
3.小組1討論課本第5頁上面的兩幅圖(提示:結合前面計算的經度差異,回憶以前學過的地球自轉知識)
小組2討論課本第5頁下面的兩幅圖(提示:結合前面學過的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
模塊六:
中國的臨海和鄰國
1.多媒體展示課本圖1.4中國的疆域和鄰國圖。
(點撥)本知識點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國陸地疆界22000多千米,和14個國家相鄰,海岸線長達18000千米,和6個國家隔海相望。可以通過下列口訣記憶: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尼和不丹,南面緬老和越南。隔海六國要記全,印尼馬文菲日韓。
1.開展祖國邊境游的活動進行比賽。小組1沿著陸地邊界走,小組2沿海海岸線走,都從中國和朝鮮的交界處開始,分別匯報沿途的見聞。
小組1:沿途能夠見到的國家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等14個國家。
小組2:沿途經過了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個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還看到了我國最大的臺灣島和第二大島嶼——海南島
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2.讀課本5頁找出我國的領海寬度和管轄海域。
(延伸)在眾多的海洋中,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但是現(xiàn)在個別島嶼被外國非法侵占(展示釣魚島圖片),我們一方面要為偉大祖國感到自豪,還要堅決捍衛(wèi)我國領土的完整
2.學生閱讀課本第5頁內容找出。(我國的領?缍仁12海里,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模塊七:
課堂小結
以“我的收獲”為題,組織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回憶和總結。教師適當補充。
給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總結,然后采用個人發(fā)言的形式進行“我的收獲”活動
讓學生總結內容,能使學生養(yǎng)成回憶整理知識的習慣
板書
設計
采用知識結構圖的形式設計板塊,有利于學生快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達標測試
展示達標測試題(見后面的附件),安排學生獨立完成,采用搶答和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反饋測試結果
課后作業(yè)
利用薄紙描畫空白的中國疆域與鄰國示意圖,獨立填寫中國瀕臨的海洋,隔海相望的國家和陸地鄰國
課堂延伸
課下通過報刊和網(wǎng)絡搜集我國南海中被外國非法侵占島嶼的情況,寫成一篇小論文。
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學生理解和掌握難度不是很大,其關鍵是通過學習本課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分析一個地區(qū)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內容的學習。還有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也是一個重點,要通過圖片展示和講解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和捍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的觀念。
附件:達標測試題
讀圖1“中國政區(qū)圖”,回答1~3題。
1.我國領土最西端在( )
A.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B.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D.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2.我國南北跨緯度。ā 。
A.約49° B.約69°
C.約80° D.約57°
3.我國大部分領土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4.當帕米爾高原還是滿天星斗的黑夜時,烏蘇里江已經灑滿了陽光。說明我國( 。
A.領海面積廣大 B.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p>
C.南北跨度廣 D.東西跨度廣
5.關于我國的疆域不正確的數(shù)據(jù)是( 。
A.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 B.陸上國界線2萬多千米
C.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 D.管轄海域面積200萬平方千米
6.我國東部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黃海、南海、東海、渤海
C.南海、渤海、東海、黃! .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7.下列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
A.日本、馬來西亞、印度 B.緬甸、菲律賓、日本
C.印度尼西亞、文萊、日本 D.日本、朝鮮、馬來西亞
8.在我國的陸上鄰國中,與我國有不連續(xù)疆界的國家有( 。
A.巴基斯坦、越南 C.老撾、緬甸 D.朝鮮、蒙古
9.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shù)字所代表的我國臨海、島嶼名稱。
①(臨海)______ 、(臨海)______ ③(臨海)______ 、躝_____(島嶼)。
(2)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萬多千米,陸上鄰國有14個,人口最多的是______(填寫字母代號和國家名稱);面積最大的是______(填寫字母代號和國家名稱);隔海相望的國家中,經濟最發(fā)達的是______(國家名稱);陸上接壤的國家中,面積最大的內陸國是______(填寫字母代號和國家名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2112.html
相關閱讀:地理課程與地方課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