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玉溪第二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度是國家權力繼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礎,強調“親親”、“尊祖”與“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維護統(tǒng)治的穩(wěn)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查A.長城遺址 B.曲阜孔廟 C.陜西黃帝陵 D.京杭大運河2、加強對中央機構的控制是強化皇權的有效手段,為此,秦始皇采取的辦法是A.太尉由丞相領導,御史大夫由皇帝直接領導B.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統(tǒng)一領導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者互不統(tǒng)屬,都對皇帝直接負責D.御史大夫由丞相領導,太尉由皇帝直接領導3、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者的根本著眼點是A.完善法律機制 B.壓制知識分子C.加強君主專制 D.區(qū)別對待古代文化4、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chuàng)舉”。這里的“變局”和“創(chuàng)舉”是指A.清朝統(tǒng)治被推翻 B.辛亥革命爆發(fā)C.《臨時約法》的頒布 D.中華民國成立5?洪秀全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與孫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權”二者的相似之處是A.維護小農經濟是其出發(fā)點 B.都具有近代化色彩C.絕對平均分配土地是其主要內容 D.其反對的對象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6?《20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印證上述觀點的史實是 A.《南京條約》和太平天國運動 B.《北京條約》和洋務運動C.《馬關條約》和義和團運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7?1920年ll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人就要用治外法權來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不可的!边@番話表明孫中山A.仍堅持原來的三民主義 B.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C.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男耕女織”C. 小農經濟形式下的家庭結構比較穩(wěn)定 D. 小農經濟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13、《新唐書?百官志》載:“……凡市,日中擊鼓三百以會眾,日入前擊鉦三百而散!边@主要是說明A. 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 B. 唐朝的“市”無時間限制C. 唐朝城市商業(yè)發(fā)展迅速 D. 唐朝的“市”有時間限制14、重農抑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國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業(yè)經濟仍不斷發(fā)展,其根本原因是A. 生產力的不斷進步 B. 從商容易致富C. 政府沒有具體執(zhí)行此政策 D. 商人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15、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在近代經歷了產生、初步發(fā)展、進一步發(fā)展的“三大熱潮”, 它們的共同點有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以輕工業(yè)為主 ②都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 ③一直受到中國反動政府嚴厲限制 ④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但又往往對外國資本主義有依賴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16?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獲得迅速發(fā)展,但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卻把這一發(fā)展稱之為“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他判斷的主要依據是A.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B.中國民族工業(yè)結構不合理C.中國正處于軍閥割據的混戰(zhàn)狀態(tài) D.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17、與明代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相比,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有①手工工場→工廠制 ②手工生產→機器生產 ③政府壓制→歷屆政府一貫支持 ④國內市場→世界市場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8?《道德經》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逼浜x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張實行仁政 B.主張統(tǒng)治者對人民加強控制 C.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D.主張統(tǒng)治者清凈無為以緩和階級矛盾19、班固作《漢書》,內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區(qū)分為三等九則”。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與顏淵,管仲同屬“上中仁人”;老子與商鞅,墨翟,韓非都屬“中上”;秦始皇則為“中下”。以此推斷,班固評價歷史人物A.以社會貢獻為根據 B.以時代先后為順序C.以儒家標準為準繩 D.以個人善惡為標尺20?李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政治家。這反映了他 A.主張男尊女卑 B.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禮教C.迷信孔子的思想 D.主張工商皆本25?如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的部分標識,融入了中國書法藝術。其構思取材于 A. 篆書B. 草書C. 楷書 D. 行書II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二、非選擇題:(26題20分,27題12分,28題18分。共50分)26.(分)列寧曾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閱讀下列對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的論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政府和漢代不同。若以現在的話來說,漢代宰相是采用領袖制的,而唐代宰相是采用委員制的。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對唐代政治的評論,其歷史依據是什么?近代有學者認為:從唐代中央政治特點來看,中國古代也存在民主成分。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說明理由。(分)材料既然時代已不允許再出個皇帝,則建立民國就必然成為另一時代主題。問題是建立哪一種模式的民國呢?以孫文為理論骨干的革命黨人,毫不遲疑地選擇了當時的“美國模式”。所以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國,便是一個美國模式的民國!恍业氖,這個生吞活剝的美國模式在中國實行起來卻完全走了樣——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你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時代已不允許再出個皇帝”這句話?(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模式的民國”的表現和結果。分析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分)(1分)古代中國農業(yè)社會發(fā)達,創(chuàng)造了先進的農業(yè)文明,但在近代與工業(yè)文明的交流碰撞中發(fā)生了變化。材料一? “穩(wěn)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他們總是采取鼓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 ?摘自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1)在“穩(wěn)定小農”的思想指導下,統(tǒng)治者采取了怎樣的經濟政策?(2分)?材料二? 應有客戶(佃戶)原租系省莊田桑土舍宇,便賜逐戶充為永業(yè)。……即得為己業(yè),比戶欣然,于是葺屋植樹,敢致功力。 摘自《舊五代史?周太祖紀》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yǎng)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摘自晁錯《論貴粟疏》(2)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小農經濟的。(分)?材料四? 上海開埠后,“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yè),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中國絲、茶的出口額迅速增長。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萬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萬斤;絲的出口從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絲、茶等農產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區(qū)的農民放棄糧食生產轉而種桑植茶!幾岳钯┑取吨袊贰罚3)材料反映了怎樣的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6分)?歷史參考答案二?非選擇題。?27題【答案】(1)重農抑商。(2分)(2)農民擁有一定的生活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經營規(guī)模小,辛苦工作(精耕細作);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容易破產;賦稅沉重。(分)(3)中國傳統(tǒng)的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逐步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客觀上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6分)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384590.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訓練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