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陰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下列劃線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 )A.椽子(chuán) 胚胎(tāi) 溘然(kè) 苔徑(tāi)B.敷衍(fū) 侮蔑(wǔ) 空寥(liào) 脊骨(jǐ)C.皮夾(jiā) 褶皺(zhòu) 輾軋(zhá) 剔透(tī)D.扃牖(yǒu) 模樣(mú) 埋怨(mán) 湛藍(zhàn)2.下列成語用法全部相同的兩項A.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富國強兵 傾國傾城B.激濁揚清 舍近求遠 洞燭其奸 華而不實C.沐猴而冠 滄海桑田 戶樞不蠹 不脛而走D.履險如夷 無所事事 衣冠禽獸 光前裕后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B.C.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絕裂,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gòu)筑未來大廈。D.第II卷(非選擇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題。(共13分)習慣成自然葉圣陶①“習慣成自然”,這句老話很有意思。②我們走路為什么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前,兩只胳膊跟著動蕩,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我們說話.為什么總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連貫下來,把要說的都說明了?因為我們從小習慣了走路,習慣了說話,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么心,仿佛本來就像那樣子的意思。③走路和說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推廣開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強強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連勉勉強強做一做都不干,當然更說不上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了。④聽人家說對于樣樣事物要仔細觀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觀察的能力。聽人家說勞動是人人應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資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從勞動產(chǎn)生出來,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勞動的能力。聽人家說讀書是充實自己的一個重要法門,書本里包含著古人今人的經(jīng)驗,讀書就是向許多古人今人學習,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讀書的能力。聽人家說必須做個好公民,現(xiàn)在是民主時代,個個公民盡責守分,才能有個好秩序,成個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⑤這樣說下去是說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舉吧。⑥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的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的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的去把書本打開。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的去做公民應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是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并無兩樣。到了真的去觀察去勞動去讀書的時候,“知”才會漸漸化為我們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才是我們的能力。⑦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某人沒有養(yǎng)成多少習慣的意思。譬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譬如說李四發(fā)表力不強,就是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寫出來的習慣。⑧習慣養(yǎng)成的愈多,那個人的能力愈強。我們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yǎng)成種種習慣。⑨養(yǎng)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學校,也不限于讀書。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讀書這門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種種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還是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倦”,就是看透了這個道理。4.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說話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觀點?(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5.第④段列舉了哪些事例?意在闡明什么(4分) 6.第⑥段加點的“似乎”一詞能否去掉?請說說理由。(2分) 7.文中在闡述了習慣與能力的關(guān)系后,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2分) 8.結(jié)合實際,談談你對第⑨段學校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的認識。(3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傅伯成,字景初。少從朱熹學。授明州教授。以年少,嫌以師自居,日與諸生論質(zhì)往復,后多成才。改知連江縣。為石堤三百尺,民蒙其利。 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進太府寺丞。言呂祖儉不當以上書貶。又言于御史,朱熹大儒,不可以偽學目之。又言朋黨之敝,起于人主好惡之偏。坐是不合,出知漳州,以律己愛民為本。推熹遺意而遵行之,創(chuàng)惠民局,濟民病,以革裰鬼之俗。 遷工部侍郎。時權(quán)臣方開邊。伯成言:“天下之勢,譬如乘舟,中興且八十年矣,外而望之,舟若堅致,歲月既久,罅漏浸多,茍安旦夕,猶懼覆敗,乃欲僥幸圖古人之所難,臣則未之知也!边M右司郎官,權(quán)幸有私謁者:皆峻拒之。出為湖、廣總領(lǐng)。朝議欲納金人之叛降者,伯成言不宜輕棄信誓,乞戒將帥毋生事。嘉定元年,召對,面諭:“前日失于戰(zhàn),今日失之和。小使雖返,要求尚多。陛下不獲己,悉從之。使和議成,猶可以紓一時之急;否則虛帑藏以資敵人,驅(qū)降附以絕來者,非計也。今之策雖以和為主,宜惜日為戰(zhàn)守之備。”知鎮(zhèn)江府。全活饑民,瘞藏野殍,不可勝數(shù)。制置司欲移焦山防江軍于固山石牌,伯成謂:“虛此實彼,利害等耳。包港在焦、圈之中,不若兩寨之兵迭戍焉!惫躺秸;素與海盜為地,伯成廉知姓名,會郡都試捕而鞫之,無一逸去。獄具:請貸其死:黥隸諸軍。寶慶元年,加寶文閣學士。雖力以老病辭,而愛君憂國之念不少衰。聞大理評事胡夢昱坐論事貶,蹙然語所親日:“向呂祖儉之謫,吾為小臣,猶嘗抗論。今蒙國恩,叨竊至此而不言,誰當言者!彼炜故。伯成純實無妄,表里洞達,每稱人善,不啻如己出,語及奸人誤國,邪人害正,詞色俱厲,不少假借。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四》,有刪節(jié))? 注:裰,讀j i,信鬼神。? 瘞,讀y i,掩埋。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嫌以師自居 嫌:厭惡 B.猶可以紓一時之急 紓:緩解? C.驅(qū)降附以絕來者 絕:斷絕 D.會郡都試捕而鞫之 會:恰巧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傅伯成“表里洞達”的一組是(3分)( )? 又言朋黨之敝,起于人主好惡之偏 坐是不合,出知漳州? 乃欲僥幸圖古人之所難,臣則未之知也 今之策雖以和為主,宜惜日為戰(zhàn)守之備? 全活饑民,瘞藏野殍,不可勝數(shù) 今蒙國恩,叨竊至此而不言,誰當言者? A. B.②④⑤ C.⑨④⑤ D.①⑨④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傅伯成律己愛民,任連江知縣時,興修堤壩以利百姓;在漳州,創(chuàng)辦惠民局,救治百姓的病苦,革除當?shù)叵嘈殴砩竦娘L俗。? B.傅伯成敢于直言,任太府寺丞時曾因上書指責呂祖儉的不當被貶;寶慶元年,聽聞大理評事胡夢昱因議論時事遭貶,不顧年老多病上疏抗言。 ?.傅伯成愛君憂國,針對權(quán)臣開拓邊疆的主張,他認為南宋朝中興將近八十年,已像一只有縫隙和漏洞的大船,要擔心它的傾覆頹敗。? D.傅伯成正直無妄,稱贊他人的長處,就像贊揚自己的孩子一樣;談到奸邪小人誤國,殘害忠良,聲色俱厲,不加掩飾。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日與諸生論質(zhì)往復,后多成才。權(quán)幸有私謁者,皆峻拒之。獄具,請貸其死,黥隸諸軍。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3.大道之行也, ▲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禮記》)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 。 (《論語》)1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16.以咨諏善道, ▲ ,深追先帝遺詔。 (諸葛亮《出師表》)17. ▲ ,以手撫膺坐長嘆。 (李白《蜀道難》)18.吾師道也, ▲ ? (韓愈《師說》)19. ▲ ,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沽。 (歐陽修《醉翁亭記》)20.雄姿英發(fā), ▲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五、詩歌鑒賞詩歌鑒賞(共15分)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1.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4分)答: 22.請說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句妙在何處。(4分) 答: 六、作文23. 一個乞丐討飯的時候遭到一條狗的攻擊,這令他十分驚懼。再次去討飯的時候,他便撿了一塊石頭帶在身上。然而,這次他遭到了兩條狗的攻擊。他雖有一塊石頭護身,但還是被狗咬了。下次討飯的時候,他便揣了兩塊石頭?蛇@次他遭到了三條狗的攻擊。再次討飯的時候,他索性揣了四塊石頭,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擊,依然是被狗咬了。于是,他不得不背著一簍子石頭去討飯。后來,他轉(zhuǎn)換思江蘇省淮陰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15465.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