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考生注意: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頁。第Ⅰ卷(50分)【注意】:本試卷分為第I卷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1~50題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第Ⅱ卷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50分)(本題共50個小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請選出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并將該選項對應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上。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宇宙中的天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質量,其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了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tǒng)。據(jù)此回答~題。河外星系、太陽系、地球三者之間的關系符合下列示意圖中的2.在包含太陽和地球的天體系統(tǒng)中,最高的一級和最低的一級分別是A.銀河系、太陽系 B.總星系、太陽系C.太陽系、地月系 D.河外星系、地月系.關于地月系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地月系與太陽系是同等級別的天體系統(tǒng) ②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體、鄣厍蛏嫌猩,是因為有衛(wèi)星的環(huán)繞、艿卦孪凳翘祗w系統(tǒng)中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據(jù)此回答~題。.在下列現(xiàn)象中,可以成為地球自轉證據(jù)的是A.日月升落 B.極晝極夜C.月相變化 D.四季轉換.以太陽為參照點,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時間為A.23小時56分 B.24小時零4分C.24小時56分 D.24小時讀圖回答6~7題。6.甲地的地方時為A.15時 B.9時 C.8時 D.16時7.若此時北京時間為12時,則“今天”與“昨天”的范圍之比是A.2∶1 B.1∶2C.1∶1 D.3∶1回答~題。.圖中正確表示201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轉軌道位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中的②位置時,太陽直射點及移動方向,正確的敘述是A.在北回歸線以北,并向北移動B.在北回歸線以南,并向南移動C.在南回歸線以北,并向北移動D.在南回歸線以南,并向北移動10.圖中高速公路隧道穿過 A.向斜谷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圖中甲地多見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斷未知巖層應為A.頁巖 B.板巖 C.石灰?guī)r D.花崗石12.從圖可以看出,云貴高原的形成發(fā)育過程中A.由內力作用為主導因素 B.由外力作用為主導因素C.內外力共同作用 D.后期以內力作用為主13.④中,鐘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風力侵蝕 B.流水侵蝕 C.風化作用 D.流水沉積地理教學中經(jīng)常用一些示意圖來表示地理現(xiàn)象的發(fā)生與變化。讀圖回答1~1題。1.圖甲顯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風坡成云致雨的過程,這種降水類型稱為A.鋒面雨 B.對流雨C.臺風雨 D.地形雨1.圖乙顯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現(xiàn)象的循環(huán)過程,該過程為A.海陸間循環(huán) B.海上內循環(huán)C.夏季風環(huán)流 D.冬季風環(huán)流1.圖丙中的陰影部分代表大陸,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圖中等值線表示A.南半球7月等溫線 B.南半球1月等溫線C.北半球7月等溫線 D.北半球1月等溫線讀圖完成1~題。17.圖中字母M所表示的氣壓帶是A.赤道低氣壓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極地高氣壓帶.下圖中四組箭頭,能正確表示D處風帶風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回答~題。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a處在冷鋒后冷氣團控制下、赿處在暖鋒后冷空氣團控制下、踓處出現(xiàn)連續(xù)性的降水天氣、躡比a氣溫高、氣壓低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①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氣的有a處和d處、赾比d氣溫高,氣壓低、踒處風向是偏南風、艽灯憋L的有a、d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回答~題!                  。铝袑崿F(xiàn)圖中①的功能的是A.長江 B.副熱帶高氣壓帶C.我國的夏季風 D.我國的冬季風.在水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xiàn)人類活動對下列哪個環(huán)節(jié)施加的影A.① B.④ C.⑤ D.⑥。讀圖回答~題。.如果該圖為大氣環(huán)流模式,S線代表地球表面,則A.E處氣溫比H處高 B.F處氣壓比G處低C.氣流②自西向東運動 D.E處的高度可達120千.如果該圖為海陸間水循環(huán)模式,S線代表地球表面,則A.環(huán)節(jié)①參與地表淡水資源的補給B.環(huán)節(jié)②是陸地自然帶形成的基礎C.環(huán)節(jié)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鹽度降低D.環(huán)節(jié)④的運動距離與下墊面無關.如果該圖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線代表緯線,則A.洋流①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B.洋流②為西風漂流C.洋流③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D.洋流④為赤道逆流讀圖完成~題。.從左圖到右圖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C.垂直地域分異  D.非地帶性現(xiàn)象2.這種分異規(guī)律明顯的地區(qū)是A.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 B.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C.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 D.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在塔克拉瑪干地區(qū),由于氣候干旱,多為風成地貌,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要素中A.氣候對地貌的影響 B.水文對地貌的影響C.地貌對氣候的影響 D.植被對氣候的影響帶地域分異B.沿緯度方向上變化的分異C.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D.垂直地域分異30.“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說明了陸地自然環(huán)境具有A.差異性 B.整體性 C.綜合性 D.區(qū)域性地球表面四個圈層聯(lián)系緊密,存在物質、能量交換,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讀圖回答31~34題。31.①圈層的主要特點是A.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  B.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 C.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D.由堅硬巖石組成32.在水循環(huán)的過程中,①圈層物質進入②圈層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A.降水 B.水汽輸送 C.蒸發(fā) D.徑流33.④圈層的“礦物質”進入①圈層的主要過程是 A.搬運、沉積過程  B.侵蝕、搬運過程 C.風化、侵蝕過程  D.變質、沉積過程34.關于圖示圈層的正確敘述是A.各圈層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層相互滲透C.③圈層單獨占有空間 D.都屬于地球的外部圈層下圖中M是綠色植物。據(jù)此回答35~37題。35.圖示作用直接說明了森林可A.涵養(yǎng)水源   B.防風固沙   C.減弱噪聲   D.凈化空氣36.圖示作用造成的結果有①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②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③改變了化學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間④把地理環(huán)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lián)系起來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7.下列現(xiàn)象與圖示作用增強有關的是A.全球氣候變暖   B.新疆瓜果特別甜C.三江平原糧食單產(chǎn)較低   D.甘蔗不宜在我國北方種植 讀“地理環(huán)境中的碳循環(huán)圖”,回答~題。.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此圖可以說明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地理環(huán)境中碳循環(huán),往往跨越圈層界限 ③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是相互獨立而存在、茏匀画h(huán)境中的物質和能量處在不斷的循環(huán)之中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下圖反映了不同地質時期某地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據(jù)此回答0~題。.三幅圖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乙、甲 D.乙、丙、甲1.圖中地理環(huán)境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水熱條件的變化 B.地殼運動C.植被類型的變化 D.巖漿活動回答~題。.圖中反映了該地近百年氣候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寒冷―溫暖―寒冷交替變化B.溫暖―寒冷―溫暖交替變化C.暖干―暖濕―暖干交替變化D.濕冷―干冷―濕冷交替變化.在M時期,該地最可能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是A.雪線上升 B.暖冬頻繁C.河流水災常年發(fā)生 D.海平面下降及時掌握土地利用現(xiàn)狀是實現(xiàn)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總面積中,土地比重約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據(jù)此完成~題。.調查全省土地利用現(xiàn)狀快捷、高效的手段是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tǒng)C.全球定位系統(tǒng) D.數(shù)字地球.表中①、②、③、④項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現(xiàn)狀的是①57.8037.320,763.590.53②40.9625.680.1611.6021.60③30.7131.150.3731.865.91 ④20.1650.950.567.6120.72A.① B.② C.③D.④下圖為“全球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的關系模式圖”,橫坐標代表氣溫狀況,縱坐標代表出現(xiàn)頻率。讀圖,回答~題。.圖中信息反映了A.全球最低氣溫將升高B.極冷天氣頻率將增加C.全球平均氣溫將下降D.極熱天氣頻率將增加.按照圖示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可能導致A.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B.柑橘種植北界南移C.北歐地區(qū)雪線下降 D.北極地區(qū)冰川融化.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縮會導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加劇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積增大,海岸線長度增加D.熱量消耗增多,全球溫度下降圖所示半球為東半球,AB為地軸,CD為赤道,箭頭指示太陽直射點位置,角α為12°;卮鹣铝袉栴}(1)此時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月或______月,北京時間為____________,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 ___________________。(2)說出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和極夜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緯度范圍。(3)若此后一段時間α逐漸減小,簡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時間的變化狀況。(4)若此后一段時間α逐漸增大,下列現(xiàn)象可能出現(xiàn)的是(雙選)(  )A.南非地中海氣候區(qū)進入旱季B.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進入雨季C.南極中山站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D.地球公轉速度不斷減慢(1)此圖表示   (1或7)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判斷理由是 。(4分)(2)該季節(jié)②處的氣候特征是  ,若①地風速在兩天內迅速增大,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會出現(xiàn)  天氣。(4分)(3)③、④兩處都是 氣候。④處的成因是 。(4分)53.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材料二 2011年10月27日,奧巴馬政府公布了美國太陽能發(fā)展計劃,其中加利福尼亞州的部分區(qū)域被劃為“太陽能開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42187.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安徽省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