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特色鑒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有的先因后果,有的先果后因,內容各有側重,句式多有變化。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是解析比喻,比喻之中又有比喻,例如?木為輪。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講道理,再用比喻論證,例如“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由于行文富有變化,讀起來生動風趣,沒有任何雷同呆板的感覺。

 

2.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于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jié)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于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后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舍”對于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后者雖有“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特別要注意的是,作者不僅用明比,還用暗比,例如“君子生非異也,善借于物也”,這里就將君子和眾人進行了對比。課文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大大增強了說理的分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85213.html

相關閱讀: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