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宋史?徐夢莘傳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宋史?徐夢莘傳原文

徐夢莘字商老,臨江人。幼慧,耽嗜經(jīng)史,下至稗官小說,寓目成誦。紹興二十四年舉進(jìn)士。歷官為南安軍教授。改知湘陰縣。會湖南帥括田,號增耕稅,他邑奉令惟謹(jǐn)。夢莘獨謂邑?zé)o新田,租稅無從出。帥恚其私于民,欲從簿書間?摭其過,終莫能得,由是反器重之。

尋主管廣西轉(zhuǎn)運司文字。時朝廷議易二廣鹽法,遣廣西安撫司干官胡廷直與東西漕臣集議于境。夢莘從行,謂:"廣西阻山,止當(dāng)仍官般法,則害不及民。廣東諸郡并江,或可容客販,未宜遽以二廣概行。"議與廷直不合。廷直竟遂其說,以客販變法得為轉(zhuǎn)運使。夢莘既知賓州,猶以前議為梗法,罷去。不三年,二廣商賈毀業(yè),民苦無鹽,復(fù)從官般法矣。

夢莘恬于榮進(jìn),每念生于靖康之亂,四歲而江西阻訌,母襁負(fù)亡去得免。思究見顛末,乃網(wǎng)羅舊聞,會?同異,為《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訖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之?dāng),上下四十五年,凡曰敕、曰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序、碑志,登載靡遺。帝聞而嘉之,擢直秘閣。

夢莘平生多所著,有《集補(bǔ)》,有《會錄》,有《讀書記志》,有《集醫(yī)錄》,有《集仙錄》,皆以"儒榮"冠之。其嗜學(xué)博文,蓋孜孜焉死而后已者。開禧元年秋八月卒,年八十二。夢莘弟得之,從子天麟。

宋史?徐夢莘傳翻譯

徐夢莘字商老,臨江人。幼時聰慧,嗜好經(jīng)史,下至稗官小說,皆能過目成誦。紹興二十四年(54),考中進(jìn)士,歷官為南安軍教授。后改知湘陰縣。當(dāng)時,湖南施行括田,號增耕地稅,許多縣邑奉令照辦。只有徐夢莘說自己所管之縣沒有新田,租稅無從出。上司怨恨徐夢莘討好于民,想從簿書中找到證據(jù)以揭其過錯,但到底未能查到,由此反而更加器重徐夢莘。

不久,徐夢莘主管廣西轉(zhuǎn)運司文字。時朝廷考慮更改兩廣鹽法,派遣廣西安撫司干官胡廷直與東西漕臣共同商議。徐夢莘隨行,他認(rèn)為:“廣西多山,只能仍行官般法,則百姓不致受害;而廣東諸郡靠江,可容許鹽客販賣,因此,不宜使兩廣同行一法。”徐夢莘的建議與胡廷直不合。胡廷直完全撇開徐夢莘的意見,以客販變法得為兩廣轉(zhuǎn)運使。徐夢莘既知賓州,尤以他以前的建議為阻撓法律的實施,罷歸。不到三年,兩廣商賈毀業(yè),民苦無鹽,只得重行官般法。

徐夢莘淡于營進(jìn),每念自己生于靖康之亂世,四歲時,在江西遭金人圍追,是母親抱著他逃亡才幸免于難的。這些抹不去的印象,使他加深了對那段歷史的認(rèn)識,于是徐夢莘注意收羅舊聞,然后,會粹同異,編成《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上起政和七年(7)海上之盟,下至紹興三十一年(6)完顏亮之死,跨度為四十五年,凡曰敕、曰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序、碑志,皆登載不遺漏。皇帝特為嘉勉徐夢莘,擢升他為直秘閣。

徐夢莘一生著述很多,有《集補(bǔ)》、《會錄》、《讀書記志》、《集醫(yī)錄》、《集仙錄》,皆以“儒榮”二字冠之。他嗜學(xué)博文,孜孜以求,死而后已。開禧元年(205)秋八月去世,終年八十二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97872.html

相關(guān)閱讀: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舊唐書?王播傳原文翻譯
戰(zhàn)國策?趙一?知伯從韓魏兵以攻趙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王昌齡《山中別龐十》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