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擒賊擒王第十八計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
三十六計之擒賊擒王第十八計注釋
、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語出《易經(jīng)》?坤 卦。坤,八卦名。本卦是同卦相疊(坤下坤上),為純陰之卦。
三十六計之擒賊擒王第十八計譯文
摧毀敵人的主力,抓住它的首領,就可以瓦解它的整體力量。好比龍出大海到陸地上作戰(zhàn),面臨絕境一樣。
三十六計之擒賊擒王第十八計典故
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焰囂張,連連大捷,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勇將尹子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
御史中丞張巡駐守睢陽,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據(jù)城固守。敵兵二十余次攻城,
均被擊退。尹子奇見士兵已經(jīng)疲憊,只得鳴金收兵。晚上,敵兵剛剛準備休息,忽聽城頭戰(zhàn)鼓隆隆,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沖出城來的唐軍激戰(zhàn)。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時擂鼓,象要殺出城來,可是一直緊閉城門,沒有出戰(zhàn)。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沒有得到休息,將士們疲乏已極,眼睛都睜不開,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這時,城中一聲炮響,突然之間,張巡率領守兵沖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張巡一鼓作氣,接連斬殺五十余名敵將,五千余名士兵,敵軍大亂。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部隊一直沖到敵軍帥旗之下。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根本不認識,現(xiàn)在他又混在亂軍之中,更加難以辨認。張巡心生一計,讓士兵用秸稈削尖作箭,射向敵軍。敵軍中不少人中箭,他們以為這下玩了,沒有命了。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中的是秸稈箭,心中大喜,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他們爭先恐后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張巡見狀,立刻辨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于奇左眼,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漓,抱頭鼠竄,倉皇逃命。敵軍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三十六計之擒賊擒王第十八計按語
古人按語說:攻勝則利不勝取。取小遺大,卒之利、將之累、帥之害、功之虧也。舍勝而不摧堅摘王.是縱虎歸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圖辨旌旗,而當察其陣中之首動。昔張巡與尹子奇戰(zhàn),直沖敵營,至子奇麾下,營中大亂,斬賊將五十余人,殺士卒五千余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識,剡蒿為矢,中者喜謂巡矢盡,走白子奇,乃得其狀,使霽云射之,中其左目,幾獲之,子奇乃收軍退還( 《新唐書》一九二《張巡》、 《戰(zhàn)略考》 )。
戰(zhàn)爭中,打敗敵人,利益是取之不盡的。如果滿足于小的勝利而錯過了獲取大勝的時機,那是士兵的勝利,將軍的累贅,主帥的禍害,戰(zhàn)功的損失。打了個小的勝仗,而不去摧毀敵軍主力,不去摧毀敵軍指揮部,捉拿敵軍首領,那就好比放虎歸山,后患無窮。古代交戰(zhàn),兩軍對壘,白刃相交,敵軍主帥的位置比較容易判定。但也不能排除這樣的情況:敵方失利兵敗,敵人主帥會化裝隱蔽,讓你一時無法認出。案例中:張巡計高一籌,用秸桿當箭,一下子讓主帥尹干奇暴露出來,將他射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27355.html
相關閱讀:戰(zhàn)國策?趙二?武靈王平晝閑居
楊炯《廣溪峽》原文及翻譯 賞析
對未來危險的憂慮_詩歌鑒賞
江南可?蓮,蓮葉何田田
克魯倫河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