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浪游者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浪游者

[德國]博布羅夫斯基

傍晚,

河流發(fā)出響聲,

森林的沉重的呼吸,

天空,飛過

啼叫的群鳥,古老的、

黑暗的海濱,

上空閃著星星的光輝。

我曾過人的生活,

忘記數(shù)那些開著的

大門。我曾叩過

關閉的門。

每一扇門都敞開。

呼喚者張開了手臂

站著。進去到桌邊坐下吧。

說:森林在喧響,

發(fā)出呼吸的河流

有魚飛一般游過,天空

因星光而額動。

(錢春綺譯)

【賞析】

詩人向來是敏感而多思的,當他們身處旅途或者流亡的途中,往往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有著深刻的感悟。而把這些思想的靈悟投射于現(xiàn)實圖景,就會迸發(fā)出廣博而深刻的詩情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決定了“浪游者”成為文學中一個常見的藝術形象。在德國詩歌史上歌德、黑塞等著名詩人都涉獵過這個主題,創(chuàng)作出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博布羅夫斯基的這首《浪游者》也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詩作。

詩作一開篇,詩人就直接突出一個獨特的時刻:傍晚。事實上,當我們閱讀這些有關“流浪”的詩作,就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這類描寫旅途流浪的詩作中,詩人大都會選取傍晚或者夜晚作為展開詩篇的特殊時間。因為在人們潛意識里,夜幕悄悄降臨會讓人感覺到孤獨和絕望,對一個流浪者來說更是如此。面對四周漆黑的夜晚,當一切陷入靜遞與幽遠之中,人們心中會不由自主地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獨倫然而涕下”的感慨,自感身世零,無所歸依,一種孤獨況味在心頭滋生蔓延。

傍晚時分,河流淙淙的響聲從遠處傳來;森林在夜風吹拂下發(fā)出沉重的呼吸;“羈鳥戀舊林”,天空中飛過啼叫的群鳥,它們也要歸巢;而此時古老的、黑暗的海濱上空,閃耀著星星的光輝。詩作的第一部分,詩歌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展開敘述,通過“我”的視角對自然環(huán)境進行一種細致的描寫,渲染出一種孤獨和寂寥的氛圍。這是“浪游者”內心真實的寫照。接下來詩人在詩歌的第二部分寫道:“我曾過人的生活,/忘記數(shù)那些開著的/大門。我曾叩過/關閉的門。”

詩中主人公面對此時此景,不免陷入一種回憶之中。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反應,回憶過去更加襯托出此時內心的無所依托之感。“我”曾經(jīng)也過著人的生活,但現(xiàn)在卻四處流浪,居無定所,過著非正常的生活。在流浪的途中“我”遇到過許多敞開的大門,也遇到過許多關閉的大門。而當“我”叩問那些關閉的大門時,“每一扇門都敞開。/呼喚者張開了手臂站著”,熱情地邀請“進去到桌邊坐下”。從詩人舒緩、平靜的抒情語調之中,我們能讀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悲嘆。他為自己能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感到欣慰,也為自己窘迫的命運而感到痛惜。一種渴望歸宿的思想感情很自然地從這種感傷的情緒之中升華出來。

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在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運行,而唯獨“我”被拋離出生活的軌跡之外,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四處漂泊。這一切遭遇促使“我”去思考人生的命運和困境。而對現(xiàn)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本是博布羅夫斯基詩歌中一個重要的藝術特征。

此首詩作延續(xù)了博布羅夫斯基一貫的藝術風格。他的詩歌往往帶有深沉的哀歌式的氣質,青春勵志,這與他自身的遭遇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在這一點上,在當時的德國詩壇也只有胡赫爾的作品能與之相比。博布羅夫斯基的詩歌結構完整,思想飽滿,透露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氣息和審美特質。比如在此首詩作的結構上,全詩由三節(jié)組成,而這三節(jié)在排列形式上構成了一種對稱的關系。第一節(jié)和第三節(jié)都由七行組成,它們不但在情感抒發(fā)上有一種照應關系,而且它們在結構布局上以第二T為中心構成了"種對稱關系,顯不出詩人獨特的構思技巧。(鄒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61535.html

相關閱讀:荷笠?guī)﹃枺嗌姜殮w遠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季節(jié)_詩歌鑒賞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拉伊莎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