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及翻譯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

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后從兄子也。父世觀津人。喜賓客。孝文時,嬰為吳相,病免。孝景初即位,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碧?。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太后亦慚。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之。所賜金,陳之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竇嬰守滎陽,監(jiān)齊趙兵。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廢,魏其數(shù)爭不能得。魏其謝病,屏居藍田南山之下數(shù)月,諸賓客辯士說之,莫能來。梁人高遂乃說魏其曰:“能富貴將軍者,上也;能親將軍者,太后也。今將軍傅太子,太子廢而不能爭;爭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謝病,擁趙女,屏間處而不朝。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蔽浩浜钊恢怂炱,朝請如故。

桃侯免相,竇太后數(shù)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豈以為臣有愛,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彼觳挥茫媒旰钚l(wèi)綰為丞相。

武安侯田?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長陵。魏其已為大將軍後,方盛,?為諸郎,未貴,往來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節(jié),?益貴幸,為太中大夫。?辯有口,學(xué)?盂諸書,王太后賢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稱制,所鎮(zhèn)撫多有田?賓客計?,?弟田勝,皆以太后弟,孝景後三年封?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為相,卑下賓客,進名士家居者貴之,欲以傾魏其諸將相。建元元年,丞相綰病免,上議置丞相、太尉。籍福說武安侯曰:“魏其貴久矣,天下士素歸之。今將軍初興,未如魏其,即上以將軍為丞相,必讓魏其。魏其為丞相,將軍必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讓賢名!蔽浒埠钅宋⒀蕴箫L(fēng)上,於是乃以魏其侯為丞相,武安侯為太尉。籍福賀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資性喜善疾惡,方今善人譽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惡,惡人眾,亦且毀君侯。君侯能兼容,則幸久;不能,今以毀去矣。”魏其不聽。

魏其、武安俱好儒術(shù),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迎魯申公,欲設(shè)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guān),以禮為服制,以興太平。舉?諸竇宗室毋節(jié)行者,除其屬籍。時諸外家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國,以故毀日至竇太后。太后好黃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趙綰、王臧等務(wù)隆推儒術(shù),貶道家言,是以竇太后滋不說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無奏事東宮。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許昌為丞相,武?侯莊青翟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武安侯雖不任職,以王太后故,親幸,數(shù)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趨勢利者,皆去魏其歸武安,武安日益橫。建元六年,竇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喪事不辦,免。以武安侯?為丞相,以大司農(nóng)韓安國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諸侯愈益附武安。

武安者,貌侵,生貴甚。又以為諸侯王多長,上初即位,富於春秋,?以肺腑為京師相,非痛折節(jié)以禮詘之,天下不肅。當是時,丞相入奏事,坐語移日,所言皆聽。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quán)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眹L請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庫!”是後乃退。嘗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xiāng),自坐東鄉(xiāng),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武安由此滋驕,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而市買郡縣器物相屬於道。前堂羅鍾鼓,立曲旃;後房婦女以百數(shù)。諸侯奉金玉狗馬玩好,不可勝數(shù)。

魏其失竇太后,益疏不用,無勢,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將軍獨不失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獨厚遇灌將軍。

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夫父張孟,嘗為潁陰侯嬰舍人,得幸,因進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為灌孟。吳楚反時,潁陰侯灌何為將軍,屬太尉,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與父俱。灌孟年老,潁陰侯?請之,郁郁不得意,故戰(zhàn)常陷堅,遂死吳軍中。軍法,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原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於是灌夫被甲持戟,募軍中壯士所善原從者數(shù)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獨二人及從奴十數(shù)騎馳入?yún)擒,至吳將麾下,所殺傷?shù)十人。不得前,復(fù)馳還,走入漢壁,皆亡其奴,獨與一騎歸。夫身中大創(chuàng)十馀,?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夫創(chuàng)少瘳,又復(fù)請將軍曰:“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fù)往!睂④妷蚜x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吳已破,灌夫以此名聞天下。

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後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之。孝景時,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為淮陽天下交,勁兵處,故徙夫為淮陽太守。建元元年,入為太仆。二年,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飲,輕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竇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誅夫,徙為燕相。數(shù)歲,坐法去官,家居長安。

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學(xué),好任俠,已然諾。諸所與交通,無非豪桀大猾。家累數(shù)千萬,食客日數(shù)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quán)利,橫於潁川。潁川?乃歌之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灌夫家居雖富,然失勢,卿相侍中賓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後棄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為名高。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過丞相。丞相從容曰:“吾欲與仲孺過魏其侯,會仲孺有服!惫喾蛟唬骸皩④娔丝闲遗R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請語魏其侯帳具,將軍旦日蚤臨!蔽浒苍S諾。灌夫具語魏其侯如所謂武安侯。魏其與其夫人益市牛酒,夜灑埽,早帳具至旦。平明,令門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來。魏其謂灌夫曰:“丞相豈忘之哉?”灌夫不懌,曰:“夫以服請,宜往!蹦笋{,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戲許灌夫,殊無意往。及夫至門,丞相尚臥。於是夫入見,曰:“將軍昨日幸許過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蔽浒捕踔x曰:“吾昨日醉,忽忘與仲孺言!蹦笋{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謝丞相。丞相卒飲至夜,極?而去。

丞相嘗使籍福請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雖棄,將軍雖貴,寧可以勢奪乎!”不許。灌夫聞,怒,罵籍福。籍福惡兩人有郄,乃謾自好謝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币讯浒猜勎浩、灌夫?qū)嵟挥杼铮嗯唬骸拔浩渥訃L殺人,?活之。?事魏其無所不可,何愛數(shù)頃田?且灌夫何與也?吾不敢復(fù)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請!惫喾蛞喑重┫嚓幨,為奸利,受淮南王金與語言。賓客居間,遂止,俱解。

夏,丞相取燕王女為夫人,有太后詔,召列侯宗室皆往賀。魏其侯過灌夫,欲與俱。夫謝曰:“夫數(shù)以酒失得過丞相,丞相今者又與夫有郄!蔽浩湓唬骸笆乱呀。”?與俱。飲酒酣,武安起為壽,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馀半膝席。灌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狈蚺蛭υ唬骸皩④娰F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次至臨汝侯,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夫無所發(fā)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囁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wèi)尉,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灌夫曰:“今日斬頭陷匈,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此吾驕灌夫罪!蹦肆铗T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武安乃麾騎縛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詔!臂拦喾蛄R坐不敬,系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皆得棄市罪。魏其侯大?,為資使賓客請,莫能解。武安吏皆為耳目,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陰事。

魏其銳身為救灌夫。夫人諫魏其曰:“灌將軍得罪丞相,與太后家忤,寧可救邪?”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且終不令灌仲孺獨死,嬰獨生!蹦四淦浼,竊出上書。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飽事,不足誅。上然之,賜魏其食,曰:“東朝廷辯之。”

魏其之東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飽得過,乃丞相以他事誣罪之。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樂無事,?得為肺腑,所好音樂狗馬田宅。?所愛倡優(yōu)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不仰視天而俯畫地,辟倪兩宮間,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為。”於是上問朝臣:“兩人孰是?”御史大夫韓安國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馳入不測之吳軍,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名冠三軍,此天下壯士,非有大惡,爭杯酒,不足引他過以誅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細民,家累巨萬,橫恣潁川,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敝骶舳嘉炯橱鍪俏浩洹(nèi)史鄭當時是魏其,後不敢堅對。馀皆莫敢對。上怒內(nèi)史曰:“公平生數(shù)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奔戳T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且帝寧能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錄錄,設(shè)百歲後,是屬寧有可信者乎?”上謝曰:“俱宗室外家,故廷辯之。不然,此一獄吏所決耳!笔菚r郎中令石建為上別言兩人事。

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韓御史良久謂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夫魏其毀君,君當免冠解印綬歸,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讓,不廢君。魏其必內(nèi)愧,杜門?舌自殺。今人毀君,君亦毀人,譬如賈豎女子爭言,何其無大體也!”武安謝罪曰:“爭時急,不知出此!

於是上使御史簿責(zé)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劾系都司空。孝景時,魏其常受遺詔,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諸公莫敢復(fù)明言於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書言之,幸得復(fù)召見。書奏上,而案尚書大行無遺詔。詔書獨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五年十月,悉論灌夫及家屬。魏其良久乃聞,聞即恚,病痱,不食欲死;蚵勆蠠o意殺魏其,魏其復(fù)食,治病,議定不死矣。乃有蜚語為惡言聞上,故以十二月晦論棄市渭城。

其春,武安侯病,專呼服謝罪。使巫視鬼者視之,見魏其、灌夫共守,欲殺之。竟死。子恬嗣。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入宮,不敬。

淮南王安謀反覺,治。王前朝,武安侯為太尉,時迎王至霸上,謂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賢,高祖孫,即宮車晏駕,非大王立當誰哉!”淮南王大喜,厚遺金財物。上自魏其時不直武安,特為太后故耳。及聞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時決?而名顯。魏其之舉以吳楚,武安之貴在日月之際。然魏其誠不知時變,灌夫無術(shù)而不遜,兩人相翼,乃成禍亂。武安負貴而好權(quán),杯酒責(zé)望,陷彼兩賢。嗚呼哀哉!遷怒及人,命亦不延。眾庶不載,竟被惡言。嗚呼哀哉!禍所從來矣!

竇嬰、田?,勢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軍功。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氣杯酒,?辟睨兩宮。事竟不直,冤哉二公!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翻譯

魏其侯竇嬰,是漢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他的父輩以上世世代代是觀津人。他喜歡賓客。漢文帝時,竇嬰任吳國國相,困病免職。漢景帝剛剛即位時,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他的母親竇太后很疼愛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漢景帝以兄弟的身份與他一起宴飲,這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酒興正濃時,漢景帝隨便地說:“我死之后把帝位傳給梁王!备]太后聽了非常高興。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皇上,說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yīng)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guī)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職太小,就借口生病辭職。竇太后于是開除了竇嬰進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jié)日也不準許他進宮朝見。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員和竇姓諸人沒有誰像竇嬰那樣賢能的了,于是就召見竇嬰。竇嬰入宮拜見,堅決推辭,借口有病,不能勝任。竇太后至此也感到慚愧。于是皇上就說:“天下正有急難,你怎么可以推辭呢?”于是便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黃金千斤。這時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都退職閑居在家,竇嬰就向皇上推薦起用他們;噬纤p賜給的黃金,都擺列在走廊穿堂里,屬下的小軍官經(jīng)過時,就讓他們酌量取用,皇帝賞賜的黃金一點兒也沒有拿回家。竇嬰駐守滎陽時,監(jiān)督齊國和趙國兩路兵馬,等到七國的叛亂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賜封竇嬰為魏其侯。這時那些游士賓客都爭相歸附魏其侯。漢景帝時每次朝廷討論軍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與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平起平坐。

漢景帝四年(前153),立栗太子,派魏其侯擔(dān)任太子的太傅。漢景帝七年(前150),栗太子被廢,魏其侯多次為栗太子爭辯都沒有效果。魏其侯就推說有病,隱居在藍田縣南山下好幾個月,許多賓客、辯士都來勸說他,但沒有人能說服他回到京城來。梁地人高遂于是來勸解魏其侯說:“能使您富貴的是皇上,能使您成為朝廷親信的是太后,F(xiàn)在您擔(dān)任太子的師傅,太子被廢黜而不能力爭,力爭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職。自己托病引退,擁抱著歌姬美女,退隱閑居而不參加朝會。把這些情況互相比照起來看,這是您自己表明要張揚皇帝的過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兒女都會一個不剩地被殺害!蔽浩浜钫J為他說得很對,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見皇帝像過去一樣。

在桃侯劉舍被免去丞相職務(wù)時,竇太后多次推薦魏其侯當丞相。漢景帝說:“太后難道認為我有所吝嗇而不讓魏其侯當丞相嗎?魏其侯這個人驕傲自滿,容易自我欣賞,做事草率輕浮,難以出任丞相,擔(dān)當重任!苯K于沒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衛(wèi)綰作丞相。

武安侯田?(fén,墳),是漢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長陵。魏其侯已經(jīng)當了大將軍之后,正當顯赫的時候,田?還是個郎官,沒有顯貴,來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飲,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孫輩一樣。等到漢景帝的晚年,田?也顯貴起來,受到寵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能言善辯,口才很好,學(xué)習(xí)過《盤盂》之類的書籍,王太后認為他有才能。漢景帝去世,當天太子登位繼立,王太后攝政,她在全國的鎮(zhèn)壓、安撫行動,大都采用田?門下賓客的策略。田?和他的弟弟田勝,都因為是王太后的弟弟,在漢景帝去世的同一年(前141),被分別封為武安侯和周陽侯。

武安侯剛掌權(quán)想當丞相,所以對他的賓客非常謙卑,推薦閑居在家的名士出來做官,讓他們顯貴,想以此來壓倒竇嬰等將相的勢力。建元元年(年140),丞相衛(wèi)綰因病免職,皇上醞釀安排丞相和太尉。籍福勸說武安侯道:“魏其侯顯貴已經(jīng)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歸附他,F(xiàn)在您剛剛發(fā)跡,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讓給魏其侯。魏其侯當丞相,您一定會當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貴地位是相等的,您還有讓相位給賢者的好名聲”。武安侯于是就委婉地告訴太后暗示皇上,于是便任命魏其侯當丞相,武安侯當太尉。籍福去向魏其侯道賀,就便提醒他說:“您的天性是喜歡好人憎恨壞人,當今好人稱贊您,所以您當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壞人,壞人相當多,他們也會毀謗您的。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壞人,那么您丞相的職位就可以保持長久;如果不能夠這樣的話,馬上就會受到毀謗而離職!蔽浩浜畈宦爮乃脑。

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都愛好儒家學(xué)說,推薦趙綰當了御史大夫,王臧擔(dān)任郎中令。把魯國人申培迎到京師來,準備設(shè)立明堂,命令列侯們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廢除關(guān)禁,按照禮法來規(guī)定吉兇的服飾和制度,以此來表明太平的氣象。同時檢舉譴責(zé)竇氏家族和皇族成員中品德不好的人,開除他們的族籍。這時諸外戚中的列侯,大多娶公主為妻,都不想回到各自的封地中去,因為這個緣故,毀謗魏其侯等人的言語每天都傳到竇太后的耳中。竇太后喜歡黃老學(xué)說,而魏其侯、武安侯、趙綰、王臧等人則努力推崇儒家學(xué)說,貶低道家的學(xué)說,因此竇太后更加不喜歡魏其侯等人。到了建元二年(前139),御史大夫趙綰請皇上不要把政事稟奏給太后。竇太后大怒,便罷免并驅(qū)逐了趙綰、王臧等人,還解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職務(wù),任命柏至侯許昌當了丞相,武強侯莊青翟當了御史大夫。魏其侯、武安侯從此以列侯的身份閑居家中。

武安侯雖然不擔(dān)任官職,但因為王太后的緣故,仍然受到皇上的寵信,多次議論政事,建議大多見效,天下趨炎附勢的官吏和士人,都離開了魏其侯而歸附了武安侯。武安侯一天天更加驕橫。建元六年(前135),竇太后逝世,丞相許昌和御史大夫莊青翟因為喪事辦得不周到,都被免官。于是任用武安侯田?擔(dān)任丞相,任用大司農(nóng)韓安國擔(dān)任御史大夫。天下的士人有郡守和諸侯王,就更加依附武安侯了。

武安侯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是剛一出生就很尊貴。他又認為當時的諸侯王都年紀大了,皇上剛剛即位,年紀很輕,自己以皇帝的至親心腹擔(dān)任朝廷的丞相,如果不狠狠地整頓一番,用禮法來使他們屈服,天下人就不會服服貼貼的。在那時候,丞相入朝廷奏事,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所說的話皇帝都聽,他所推薦的人有的從閑居一下子提撥到二千石級,把皇帝的權(quán)力轉(zhuǎn)移到自己手上。皇上于是說:“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經(jīng)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想任命幾個官呢!彼(jīng)要求把考工官署的地盤劃給自己擴建住宅,皇上生氣地說:“你何不把武器庫也取走!”從這以后才收斂一些。有一次,他請客人宴飲,讓他的兄長蓋侯南向坐,自己卻東向坐,認為漢朝的丞相尊貴,不可以因為是兄長就私下委曲自己。武安侯從此更加驕縱,他修建住宅,其規(guī)模、豪華超過了所有的貴族的府第。田地莊園都極其肥沃,他派到各郡縣去購買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絡(luò)繹不絕。前堂擺投著鐘鼓,豎立著曲柄長幡,在后房的美女數(shù)以百計。諸侯奉送給他的珍寶金玉、狗馬和玩好器物,數(shù)也數(shù)不清。

魏其侯自從失去了竇太后,被皇上更加疏遠不受重用,沒有權(quán)勢,諸賓客漸漸自動離去,甚至對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將軍一人沒有改變原來的態(tài)度。魏其侯天天悶悶不樂,唯獨對灌將軍格外厚待。

灌將軍夫是潁陰人。灌夫的父親是張孟,曾經(jīng)做過潁陰侯灌嬰的家臣,受到灌嬰的寵信,便推薦他,官至二千石級,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吳楚叛亂時,潁陰侯灌何擔(dān)任將軍,是太尉周亞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薦灌孟擔(dān)任校尉。灌夫帶領(lǐng)一千人與父親一起從軍。灌孟年紀已經(jīng)老了,潁陰侯勉強推薦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戰(zhàn)時,常常攻擊敵人的堅強陣地,因而戰(zhàn)死在吳軍中。按照當時軍法的規(guī)定,父子一起從軍參戰(zhàn),有一個為國戰(zhàn)死,未死者可以護送靈柩回來。但灌夫不肯隨同父親的靈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斬取吳王或者吳國將軍的頭,以替父親報仇。”于是灌夫披上鎧甲,手拿戈戟,召集了軍中與他素來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幾十個人。等到走出軍門,沒有人敢再前進。只有兩人和灌夫?qū)傧碌呐`共十多個騎兵飛奔沖入?yún)擒娭校恢钡竭_吳軍的將旗之下,殺死殺傷敵軍幾十人。不能再繼續(xù)前進了,又飛馬返回漢軍營地,所帶去的奴隸全都戰(zhàn)死了,只有他一人回來。灌夫身上受重創(chuàng)十多處,恰好有名貴的良藥,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創(chuàng)傷稍稍好轉(zhuǎn),又向?qū)④娬埱笳f:“我現(xiàn)在更加了解吳軍營壘中路徑曲折,請您讓我再回去!睂④娬J為他勇敢而有義氣,恐怕灌夫戰(zhàn)死,便向太尉周亞夫報告,太尉便堅決地阻止了他。等到吳軍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聞天下。

潁陰侯把灌夫的情況向皇上匯報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擔(dān)任中郎將。過了幾個月,因為犯法而丟了官。后來到長安安了家,長安城中的許多顯貴沒有不稱贊他的。漢景帝時,灌夫官至代國國相。景帝去世,當今皇上武帝剛即位,認為淮陽是天下的交通樞紐,必須駐扎強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調(diào)任灌夫擔(dān)任淮陽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又把灌夫內(nèi)調(diào)為太仆。二年(前139),灌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竇甫。竇甫,是竇太后的兄弟;噬峡峙赂]太后殺灌夫,調(diào)派他擔(dān)任了燕(y。,煙)國國相。幾年以后,又因犯法丟官,閑居在長安家中。

灌夫為人剛強直爽,好發(fā)酒瘋,不喜歡當面奉承人。對皇親國戚及有勢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對他們表示尊敬,反而要想辦法去凌辱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許多士人,越是貧*的,就更加恭敬,跟他們平等相待。在大庭廣眾之中,推薦夸獎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們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歡文章經(jīng)學(xué),愛打抱不平,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一定辦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無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巨猾。他家中職累的資產(chǎn)有幾千萬,每天的食客少則幾十,多則近百。為了在田園中修筑堤塘,灌溉農(nóng)田,他的宗族和賓客擴張權(quán)勢,壟斷利益,在潁川一帶橫行霸道。潁川的兒童于是作歌唱道:“潁水清清,灌氏安寧;潁水渾濁,灌氏滅族。”

灌夫閑居在家雖然富有,但失去了權(quán)勢,達官貴人及一般賓客逐漸減少。等到魏其侯失去權(quán)勢,也想依*灌夫去報復(fù)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勢后又拋棄了自己的人。灌夫也想依*魏其侯去結(jié)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聲。兩人互相援引借重,他們的交往就如同父子之間那樣密切。彼此情投意合,沒有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在服喪期內(nèi)去拜訪丞相,丞相隨便地說:”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訪魏其侯,恰值你現(xiàn)在服喪不便前往!惫喾蛘f:“您竟肯屈駕光臨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為服喪而推辭呢!請允許我告訴魏其侯設(shè)置帷帳,備辦酒席,您明天早點光臨!蔽浒埠畲饝(yīng)了。灌夫詳細地告訴了魏其侯,就像他對武安侯所說的那樣。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買了肉和酒,連夜打掃房子,布置帷帳,準備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天剛亮,就讓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侯。等到中午,不見丞相到來。魏其侯對灌夫說:“丞相難道忘記了這件事?”灌夫很不高興,說:“我灌夫不嫌喪服在身而應(yīng)他之約,他應(yīng)該來!庇谑潜泷{車,親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只不過開玩笑似地答應(yīng)了灌夫,實在沒有打算來赴宴的意思。等到灌夫來到門前,丞相還在睡覺。于是灌夫進門去見他,說:“將軍昨天幸蒙答應(yīng)拜訪魏其侯,魏其侯夫婦備辦了酒食,從早晨到現(xiàn)在,沒敢吃一點東西!蔽浒埠钛b作驚訝地道歉說:“我昨天喝醉了,忘記了跟您說的話。”便駕車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氣。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畢邀請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話諷刺他。魏其侯便扶灌夫離去,向丞相表示了歉意。丞相一直喝到天黑,盡歡才離去。

丞相曾經(jīng)派籍福去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魏其侯大為怨恨地說:“我雖然被廢棄不用,將軍雖然顯貴,怎么可以仗勢硬奪我的田地呢!”不答應(yīng)。灌夫聽說后,也生氣,大罵籍福。籍福不愿兩人有隔閡,就自己編造了好話向丞相道歉說:“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還不能忍耐嗎,姑且等待著吧!”不久,武安侯聽說魏其侯和灌夫?qū)嶋H是憤怒而不肯讓給田地,也很生氣地說:“魏其侯的兒子曾經(jīng)殺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事魏其侯沒有不聽從他的,為什么他竟舍不得這幾頃田地?再說灌夫為什么要干預(yù)呢?我不敢再要這塊田地了!”武安侯從此十分怨恨灌夫、魏其侯。

元光四年(前131)的春天,丞相向皇上說灌夫家住潁川,十分橫行,百姓都受其苦。請求皇上查辦;噬险f:“這是丞相的職責(zé),何必請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謀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錢并說了些不該說的話。賓客們從中調(diào)解。雙方才停止互相攻擊,彼此和解。

那年夏天,丞相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太后下了詔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賀。魏其侯拜訪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辭說:“我多次因為酒醉失禮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來又和我有嫌隙!蔽浩浜钫f:“事情已經(jīng)和解了!庇怖坏廊。酒喝到差不多時,武安侯起身敬酒祝壽,在坐的賓客都離開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當。過了一會兒,魏其侯起身為大家敬酒祝壽,只有那些魏其侯的老朋友離開了席位,其余半數(shù)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興。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時,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說:“不能喝滿杯!惫喾蚧鹆耍憧嘈χf:“您是個貴人,這杯就托付給你了!”當時武安侯不肯答應(yīng)。敬酒敬到臨汝侯,臨汝侯正在跟程不識附耳說悄悄話,又不離開席位。灌夫沒有地方發(fā)泄怒氣,便罵臨汝侯說:“平時詆毀程不識不值一錢,今天長輩給你敬酒祝壽,你卻學(xué)女孩子一樣在那兒同程不識咬耳說話!”武安侯對灌夫說:“程將軍和李將軍都是東西兩官的衛(wèi)尉,現(xiàn)在當眾侮辱程將軍,仲孺難道不給你所尊敬的李將軍留有余地嗎?”灌夫說:“今天殺我的頭,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還顧什么程將軍、李將軍!”座客們便起身上廁所,漸漸離去。魏其侯也離去,揮手示意讓灌夫出去。武安侯于是發(fā)火道:“這是我寵慣灌夫的過錯!北忝铗T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著灌夫的脖子讓他道歉。灌夫越發(fā)火了,不肯道歉。武安侯便指揮騎士們捆綁灌夫放在客房中,叫來長史說:“今天請宗室賓客來參加宴會,是有太后詔令的!睆椲溃ǎ瑷Γ樱┕喾,說他在宴席上辱罵賓客,侮辱詔令,犯了“不敬”罪,把他囚禁在特別監(jiān)獄里。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頭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親屬,都判決為殺頭示眾的罪名。魏其侯感到非常慚愧。出錢讓賓客向田?求情,也不能使灌夫獲釋。武安侯的屬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來了,灌夫被拘禁,于是無法告發(fā)武安侯的秘事。

魏其侯挺身而出營救灌夫。他的夫人勸他說:“灌將軍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對,怎么能營救得了呢?”魏其侯說:“侯爵是我掙來的,現(xiàn)在由我把它丟掉,沒有什么可遺憾的。再說我總不能讓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獨自活著。”于是就瞞著家人,私自出來上書給皇帝;实垴R上把他召進宮去,魏其侯就把灌夫因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況詳細地說了一遍,認為不足以判處死刑;噬险J為他說得對,賞賜魏其侯一同進餐,說道:“到東宮去公開辯論這件事”。

魏其侯到東宮,極力夸贊灌夫的長處,說他酗酒獲罪,而丞相卻拿別的罪來誣陷灌夫。武安侯接著又竭力詆毀灌夫驕橫放縱,犯了大逆不道的罪。魏其侯思忖沒有別的辦法對付,便攻擊丞相的短處。武安侯說:“天下幸而太平無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愛好音樂、狗馬和田宅。我所喜歡的不過是歌伎藝人、巧匠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樣,招集天下的豪杰壯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討論,腹誹心謗深懷對朝廷的不滿,不是抬頭觀天象,就是低頭在地上畫,窺測于東、西兩宮之間,希望天下發(fā)生變故,好讓他們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們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問道:“他們兩人的話誰的對呢?”御史大夫韓安國說:“魏其侯說灌夫的父親為國而死,灌夫手持戈戟沖入到強大的吳軍中,身受創(chuàng)傷幾十處,名聲在全軍數(shù)第一,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別大的罪惡,只是因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爭,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狀來判處死刑的。魏其侯的話是對的。丞相又說灌夫同大*巨猾結(jié)交,欺壓平民百姓,積累家產(chǎn)數(shù)萬萬,橫行潁川,凌辱侵犯皇族,這是所謂‘樹枝比樹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斷,就是分裂。丞相的話也不錯。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決這件事吧!敝骶舳嘉炯橱稣J為魏其侯對。內(nèi)史鄭當時也認為魏其侯對,但后來又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去回答皇上。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噬吓鈨(nèi)史道:“你平日多次說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長處和短處,今天當廷辯論,畏首畏尾地像駕在車轅下的馬駒,我將一并殺掉你們這些人!瘪R上起身罷朝,進入宮內(nèi)侍俸太后進餐。太后也已經(jīng)派人在朝廷上探聽消息,他們把廷辯的情況詳細地報告了太后。太后發(fā)火了,不吃飯,說:“現(xiàn)在我還活著,別人竟敢都作踐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會像宰割魚肉那樣宰割他了。再說皇帝怎么能像石頭人一樣自己不做主張呢!現(xiàn)在幸虧皇帝還在,這班大臣就隨聲附合,假設(shè)皇帝死了以后,這些人還有可以信賴嗎?”皇上道歉說:“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辯論他們的事。不然的話,只要一個獄吏就可以解決了。”這時郎中令石建向皇上分別陳述了魏其侯、武安侯兩個人的事情。

武安侯既已退朝,出了停車門,招呼韓御史大夫同乘一輛車。生氣地說:“我和你共同對付一個老禿翁,你為什么還模棱兩可,猶豫不定?”韓御史大夫過了好一會兒才對丞相說:“您怎么這樣不自愛自重?他魏其侯毀謗您,您應(yīng)當摘下官帽,解下印綬(shòu,受),歸還給皇上,說:‘我以皇帝的心腹,僥幸得此相位,本來是不稱職的,魏其侯的話都是對的’。像這樣,皇上必定會稱贊您有謙讓的美德,不會罷免您。魏其侯一定內(nèi)心慚愧,閉門咬舌自殺。現(xiàn)在別人詆毀您,您也詆毀人家,這樣彼此互罵,好像商人、女人吵嘴一般,多么不識大體呢!”武安侯認錯說:“爭辯時太性急了,沒有想到應(yīng)該這樣做”。

于是皇上派御史按照文簿記載的灌夫的罪行進行追查,與魏其侯所說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騙皇上的罪行。被彈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別監(jiān)獄里。漢景帝時,魏其侯曾接收過他臨死時的詔書,那上面寫道:“假如遇到對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隨機應(yīng)變,把你的意見呈報給皇帝!钡鹊阶约罕痪薪,灌夫定罪要滅族,情況一天比一天緊急,大臣們誰也不敢再向皇帝說明這件事。魏其侯便讓侄子上書向皇帝報告接受遺詔的事,希望再次得到皇上的召見。奏書呈送皇上,可是查對尚書保管的檔案,卻沒有景帝臨終的這份遺詔。這道詔書只封藏在魏其侯家中,是由魏其侯的家臣蓋印加封的。于是便彈劾魏其侯偽造先帝的詔書,應(yīng)該判處斬首示眾的罪。元光五年(前130)十月間,灌夫和他的家屬全部被處決了。魏其侯過了許久才聽到這個消息,聽到后憤慨萬分,患了中風(fēng)病,飯也不吃了,打算死。有人聽說皇上沒有殺魏其侯的意思,魏其侯又開始吃飯了,開始醫(yī)治疾病,討論決定不處死刑了。意然有流言蜚語,制造了許多誹謗魏其侯的話讓皇上聽到,因此就在當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將魏其侯在渭城大街上斬首示眾。

這年的春天,武安侯病了,嘴里老是叫喊,講的都是服罪謝過的話。讓能看見鬼的巫師來診視他的病,巫師看見魏其侯和灌夫兩個人的鬼魂共同監(jiān)守著武安侯,要殺死他。終于死了。兒子田恬繼承了爵位。元朔三年(前126),武安侯田恬因穿短衣進入宮中,犯了“不敬”之罪,封爵被廢除。

淮南王劉安謀反的事被發(fā)覺了,皇上讓追查此事;茨贤跚按蝸沓浒埠畹翁,當時到霸上來迎接淮南王說:“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最賢明,又是高祖的孫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繼承皇位,還應(yīng)該是誰呢!”淮南王十分歡喜,送給武安侯許多金銀財物;噬献詮奈浩浜畹氖录l(fā)生時就不認為武安侯是對的,只是礙著王太后的緣故罷了。等聽到淮南王向武安侯送金銀財物時,皇上說:“假使武安侯還活著的話,該滅族了!

太史公說:魏其侯和武安侯都憑外戚的關(guān)系身居顯要職位,灌夫因為一次下定決心冒險立功而顯名于當時。魏其侯的被重用,是由于平定吳、楚七國叛亂;武安侯的顯貴,則是由于利用了皇帝剛剛即位,王太后掌權(quán)的機會。然而魏其侯實在是太不懂時勢的變化,灌夫不學(xué)無術(shù)又不謙遜,兩人互相庇護,釀成了這場禍亂。武安侯依仗顯貴的地位而且喜歡玩弄權(quán)術(shù);由于一杯酒的怨憤,陷害了兩位賢人?杀!灌夫遷怒于別人,以致自己的性命也不長久。灌夫受不到百姓的擁戴,終究落了壞名聲。可悲!由此可知灌夫災(zāi)禍的根源啦!

【史記全文及白話文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37111.html

相關(guān)閱讀:登幽州臺歌原文_翻譯和賞析_陳子昂古詩
舊唐書?魏少游傳原文翻譯
魏徵論隋煬帝原文及翻譯 啟示
契合_詩歌鑒賞
華埃特在此安息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