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數(shù)腳
活動設計:
幼兒總是對動物世界的小動物們非常感興趣,他們總喜歡模仿動物的聲音、走路樣子,談論小動物的一切,也喜歡畫一畫小動物,因此我選擇了當前幼兒園正在使用的《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中班的一節(jié)活動“數(shù)腳”。
這個故事不僅語言生動,內(nèi)容有趣,而且故事中滲透了科學、語言、數(shù)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整合性,十分適合在中班開展。本活動旨在通過欣賞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小動物的相關知識,豐富他們對小動物腳的認知經(jīng)驗,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動物的興趣。同時通過欣賞故事,豐富幼兒相關詞匯,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語言表現(xiàn)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為了讓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始終保持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設計了白板課件,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愿意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積累有關動物的腳的知識經(jīng)驗,產(chǎn)生了解動物的興趣。
3.理解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重點:
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積累有關動物的腳的知識經(jīng)驗;理解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難點:
能大膽地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入課題。
“孩子們,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動起來吧!
二、欣賞、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我們剛才玩游戲,摸到了自己的頭發(fā)、肩膀,還有自己的小腳。小動物們也有腳,也會走路,瞧!天氣這么好,小動物們走到草地上來了,猜一猜會有誰呢?”(教師通過“拉幕”來制造懸念,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一)幼兒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1.小雞比腳。
“這么多的小動物在一起,嘰嘰喳喳吵個不停,它們吵什么呢?原來,它們在比誰的腳多,誰的腳少,誰的腳用處大!
“(講述故事第一段)第一個小動物來數(shù)腳,猜猜它是誰?(教師用“探照燈”引出小雞)它有幾只腳?(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小雞的下面出示數(shù)字,從資料庫中拖出數(shù)字2)它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語又輕又巧)我們也來學一學,小雞走路又輕又巧的樣子。”
2.小兔、螳螂、螃蟹比腳。
方法效果同上,(學習詞語: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3.小蜈蚣比腳。
師:“小動物們正說著,這時候誰來了?(利用飛入的方式導入小蜈蚣)”(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引起幼兒數(shù)蜈蚣腳的興趣。
“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腳嗎?小蜈蚣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腳,怎么辦呢?小動物們都來幫小蜈蚣數(shù)。”
插入小雞、小兔、螳螂、螃蟹的圖片,繼續(xù)講述故事。
“小動物們?yōu)槭裁炊紨?shù)不清蜈蚣的腳呢?”
“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腳?我們來幫它數(shù)一數(shù)”(從資料庫中拖出數(shù)字4和2,同時也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4和2連起來就是讀42)
(三)例出小雞、小兔、螳螂、螃蟹、蜈蚣的腳的數(shù)量,鞏固對小動物以及它們腳的數(shù)量的認識。
“小動物們在一起數(shù)腳,比誰的腳少,比誰的腳多,那么到底誰的腳少,誰的腳多呢?我們來看看,小雞有幾只腳,請小朋友幫它找數(shù)字朋友,小雞有2只腳,你就找數(shù)字朋友2送給它。(小兔、螳螂、螃蟹、蜈蚣的辦法同上)”
(四)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
“這個故事叫《數(shù)腳》,我們來完整地聽一遍!保ü膭钣變号c教師一起邊講故事邊表演)
三、討論:“誰的腳用處大?”,展示更多動物腳的圖片,豐富幼兒經(jīng)驗。
“誰的腳用處大?誰來說一說你的意見。大家說的很對,每個小動物的腳的用處都很大,每個小動物都離不開自己的腳。(播放圖片,認識更多動物的腳)”
“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動物都有腳,它們的腳長得不一樣,用處也不一樣,你們看!保úシ耪n件,展示更多動物的腳,豐富幼兒經(jīng)驗)
四、拼圖游戲:“小動物的腳”。
“有些小動物正在傷心呢,因為它們少一只腳,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試試,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腳!保ㄓ變涸诎装迳喜僮鳎
五、律動"走路",結束活動。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了,小動物的腳長得不一樣,腳的數(shù)量不一樣,腳的用處不同,還有小動物走路的樣子也不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到外面去做游戲吧。”
(播放音樂,讓幼兒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一首歌曲“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入課題,引起幼兒對身體的興趣,進而擴展到小動物的腳,由此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
利用拉幕功能,激發(fā)了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出動物世界,讓幼兒重點觀察5個動物的腳,通過提問,幼兒能積極思考,用動作和語言表現(xiàn)自己對動物走路方式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理解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
然后設置一個懸念“蜈蚣有多少只腳”,利用白板放大功能,放大蜈蚣的腳,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能力得到很好鍛煉,他們產(chǎn)生了解蜈蚣有多少只腳的興趣,豐富對蜈蚣的認識。
接著設置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幫小動物找到數(shù)字朋友,小動物有幾只腳就找數(shù)字幾,利用白板多功能筆,讓幼兒在白板上連線,孩子們熱情高漲,樂于參與。
接下來進行兩個擴展活動,我出示了幾張不同腳數(shù)目的圖片,如:貓,章魚,啄木鳥,鴨子等其他動物,向孩子們介紹了這些動物的腳的數(shù)量,以及腳的特殊作用,擴展幼兒經(jīng)驗。還設置了一個有趣的拼圖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缺失的腳,完成拼圖,幼兒自己在白板上操作,興趣濃厚,每當他們完成一幅拼圖,都為自己的成功而喝彩。
最后,帶著孩子們在音樂活動“走路”中,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歡快走出教室。
總之,在本次活動中發(fā)展了幼兒語言能力,豐富其詞匯量;幫助幼兒積累了有關動物的腳的知識經(jīng)驗;提高他們數(shù)數(shù)能力;激發(fā)幼兒了解各種動物的興趣,體驗了一種自主學習的快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211280.html
相關閱讀:中班其他活動:漂亮的外套
幼兒園中班第三周周程表
中班其他活動:食物的保存
幼兒園中班語文期末試卷
中班其他活動:假如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