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社交能力的好壞無論是對于那個階段的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此人們就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這對于家長來說也是很艱巨的一項任務,這需要家長從哪幾方面開始入手培養(yǎng)呢。
家長困惑:孩子不懂社交怎么辦?
孩子在社交場合“表現(xiàn)不好”
強強媽這幾天很焦慮,他突然發(fā)現(xiàn),和別的同齡小朋友相比,6歲的強強似乎完全不懂社交禮儀:不肯跟鄰居阿姨打招呼,拒絕叫人、問好,讓自己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很沒面子;他認生、害羞,甚至怯懦、自私、沒有禮貌……這樣下去,強強以后可怎么辦呢?
如何面對孩子之間的“斗爭”?
Anna的兒子4歲多,特別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吃完晚飯,Anna就帶兒子到小區(qū)花園去找小朋友!霸谟螒驎r,小朋友之間會有一些碰撞、拉扯,也會跌倒摔跤,兒子的膝蓋和手肘傷痕累累,但他毫不在乎,我要看他的傷口也不讓我看,還說 ‘會好的’,爬起來繼續(xù)嬉戲打鬧。但當他把別的孩子撞到或打倒時,其他的孩子就會大哭,然后家長就會跑過來理論是非。在我看來,其實兒子并不是打人,不過別人總是誤解他,這樣下去也不行啊。”
要讓孩子懂得分享嗎?
“菡菡怎么越大越小氣呢?”談起女兒,文琴有點苦惱:“想當初,菡菡從未滿周歲開始直到快兩歲,都那么大方那么好說話。手里不管有什么玩具,只要媽媽要求給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她都毫無怨言地讓媽媽拿走。拿著吃的,只要別人逗她‘給我吃一口’,她都會把小胖手伸到你嘴邊。
專家解析:引導孩子,從了解開始
Tips1:打架未必全是壞事
如何看待孩子們之間的打打鬧鬧呢?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在兒童社會交往,也就是玩耍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哪個國家、哪種文化,進攻性行為都在所難免。“攻擊性行為在社交游玩當中浮現(xiàn),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備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強干。事實上,能夠顯示一些進攻性或許是兒童社交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據(jù)專家介紹,兒童交往當中,大約10%的游戲行為是并不那么溫柔的,兩個或者多個孩子經(jīng)常糾結(jié)在一起,身體沖撞、扭打摔跤!霸谶@種游玩當中,孩子們體驗自己的力量,發(fā)現(xiàn)自身的強度和限度,增強自信心,并且發(fā)展友誼。一個什么東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會變得沒有感情,冷漠畏縮,無法和他人交流。
Tips2:分享”觀念養(yǎng)成不易
事實上,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正在建構(gòu)自我意識,建立“所有權(quán)”的概念:我、我的、我的東西,他們并不明白為什么要跟別人分享。而且因為幼兒尚未掌握“ 借”與“還”的概念,覺得東西一旦離開手邊,就意味著丟失。
家長不應該為此批評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簽,而應該理解、接納孩子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按部就班的成長。
Tips3:“不要強求孩子“禮貌”
孩子不喜歡和家長的朋友“Say Hello”,其實是正常的表現(xiàn)。因為對于一個小小的孩子來說,高大的陌生成年人很容易形成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威脅。這時候孩子本能地要以沉默來保護自己。
專家認為,“到了陌生的地方、看見生人就有戒備心,是人類生存本能的表現(xiàn),孩子必須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孩子對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應跟對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應毫無差別的話,那我們才真是需要擔心呢!
社交能力如何引導?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社交困境
很多時候,成年人往往誤解了孩子的世界!薄皟和纳缃荒芰Σ⒎且馕吨仨毐虮蛴卸Y、見誰叫誰、謙讓合作、沒有沖突,兒童社交能力的發(fā)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們教給他,他就會了,一勞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斷的體驗和練習中逐漸開發(fā)的。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認可他人存在、體會他人情緒、接納他人行為,這些都需要我們積累大量的經(jīng)驗才能練就!
第二步:循序漸進懂分享
讓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則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訴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切忌家長說了算,為了顯示大方而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給他人,或者指令孩子“一起玩兒”。在家里,讓孩子分清每個人的所有權(quán),未經(jīng)許可,不能隨意翻動父母的私人物品;在外邊,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對方同意。
幫助孩子學會遵守“輪流”“等待”等規(guī)則,比如在游樂場,大家輪流玩秋千,誰先拿到誰先玩兒,后來的小朋友要等待。出去時多帶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玩具。首先讓孩子學會“交換”,有助于孩子學會分享。幼兒教育
第三步:接納孩子之間的社交“沖突”
小巫說:“面對孩子之間的沖突,家長們往往備感頭痛。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了這樣一個理念:沖突是壞事情。我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沖突,就意味著關(guān)系破裂,所以我們一向避免沖突、壓制沖突。因此我們也難以接受孩子之間發(fā)生沖突。親子教育
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從動物界學到一些東西:小獅子打打鬧鬧的時候,獅子媽媽和爸爸都懶懶地躺在一邊,不理不管不干涉。因為它們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們解決矛盾,雖然能夠取得一時的和平與寧靜,卻阻撓了幼獅生存技巧的開發(fā)進程。打鬧是在為幼獅成年做準備!
第四步:耳濡目染學禮貌
在孩子面前,家長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向孩子示范社交場合的禮節(jié),比如見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見等。平時在家里,家人之間要注意使用文明語言。孩子吸收性的心智,會將這種禮貌內(nèi)化,日后時機成熟,他自己準備好時,會自然融入行為當中。幼兒教育
幼兒并不理解“禮貌”的重要性,不知道為什么要“叫”人。這個陌生人也許對父母來說很重要,但是跟孩子自身卻毫無關(guān)聯(lián)。幼兒天性只對跟自己有關(guān)的事物發(fā)生興趣,而對一個不知是誰的陌生人展示笑臉。寶寶親子
因此在他人面前,要把孩子當作一名與成年人平等的人,介紹給對方,比如:“這位是某某阿姨,她是媽媽的同事;這位是我的兒子某某!边@樣既能讓他人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也能幫助孩子熟悉、接納對方,有助于孩子放松下來,自然地流露禮貌。
總結(jié):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弱,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們搞好關(guān)系,需要家長及時的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社交能力,我們上面的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培養(yǎng)孩子社交能力的重點問題,希望對廣大的家長有一定的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7914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