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瓊
這個團圓的故事是我多年來埋在心里的情結(jié)。
在此以前,我寫過很多關(guān)于親情的文章,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命題,是隨性的東西,看的也都是少年和成人,所以無拘無束,沒有邊際。寫圖畫書、用這樣的方式寫我們每一個人正經(jīng)歷著的歸來和離去這是第一次,不管跟自己怎么說要放松,都心存敬畏和莊重。
因為離家很遠的緣故,已經(jīng)習慣了對家鄉(xiāng)和父母的遙望,這些遙望常常是伴隨著童年的回憶一下子涌到我面前的,這一涌就總是濕了視線。每到回憶的深處,我都恍惚覺得那些時光的溫暖并沒有走遠。我看到了父母——他們年輕時的形象就那樣充滿生機地站在眼前,連同那些再熟悉不過的言語和喜怒。有些事情雖已陳年,但對我來說,它們永遠是特別的,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上,它們讓我因了父母和他們給予我的這份獨特的財富,而安分快樂地在做一個平凡的女兒。
些記憶,在《團圓》里都有了交待。故事里面的爸爸重復了父親的職業(yè),其中點點滴滴的瑣事也都重復了父親給了我的卻從沒說出口的愛。印象中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為做房子的原因經(jīng)常出差,每次回家他都會高高舉起我拼命用胡子碴扎我的臉,逗得我“哇哇”亂叫。記得最深的一次是他去哈爾濱的那一年,回家時他于我已完全陌生。不知是否出于內(nèi)疚,爸爸特地找來一個有相機的朋友堅持要拍張全家福。于是,父親和母親很認真地把凳子搬到樓下,找到一個靠近院門的地方放好,然后坐下來擺出一家人久別團圓的幸福來——爸爸摟著我,媽媽拉著哥哥。在相機按下快門的一剎那,我們四個趕緊一齊盯著鏡頭一本正經(jīng)地微笑……這是我們家唯一一張全家福,我們臉上的微笑因為緊張而顯得生硬,但這張照片不論什么時候去看,都讓我無法釋懷。那年我剛剛五歲。
故事中,一個趕回家團圓的爸爸就是這樣用心一點點在建立家園的完滿,建立起女兒對他的重溫和信賴。其實,他給孩子帶來的何止是家的感覺和愛的撫慰,帶來的還有孩子投入的依戀和爸爸離去后再次的守望。這,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在用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成長做出的對家的回答?這樣想著每次下筆寫到文字里時,都不能自己。
故事里的“我”有了一枚硬幣,其實那硬幣里更多的是我的遙想、感激和眷戀,它已存在我心里多年了,只是今天我才通過這個故事交給父親。
完稿時又是一個嚴冬。天氣很冷,大家又在談?wù)撨^年的事情了。這一談,好想家啊。
沒想到很多年后,我和父親換了位置——那個在家守望的人是他,而那個一心想要趕回家過年的人是我……
在日歷上,我用紅筆認認真真地圈下了這一天——2007年2月17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7519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