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缺點和不足不能歸于長遠,不能歸罪于孩子本人。
這樣做并不等于肯定他的缺點,而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本質(zhì)是好的,他的缺點是暫時的,是外界原因造成的,這樣他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永遠用語言來肯定孩子好的東西,引導他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而不去固定他的缺點和弱點。
對于自在狀態(tài)同樣也是如此。
要這樣描述:
他學習特別自覺,上進心強,興趣愛好廣泛。
他的生活愿意自己安排,抽屜愿意自己收拾,房間愿意自己整理。
他不愿意父母幫他干這干那。
別看他現(xiàn)在懶一點,其實他本質(zhì)上不愿意別人幫他做這做那。
我?guī)退帐胺块g是我做得不對,其實他更愿意自己做。
對小的孩子可以這樣描述,對大的孩子更可以這樣。
要用正面的語言來暗示他,引導他愿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家長永遠要這樣,要不就不說話,一旦說話就在這五個方面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良性的引導和影響。
永遠不能對孩子進行不良暗示。因為家長的一個錯誤暗示很可能影響孩子終生。
下面是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兩個情景,請您判斷一下,哪個是正確暗示,哪個是不良暗示。
情景一:
孩子:這次物理考試我沒及格,老師讓家長簽字。
媽媽:我就知道你是榆木腦袋──不開竅!
爸爸:他就不是學理科的料!
情景二:
孩子: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做。
媽媽:再動動腦筋,這種問題肯定難不倒你!
孩子(過了一會兒):媽媽,我想起來了。
媽媽:我就知道你是聰明的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523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