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孩子智商發(fā)育,與哪些因素有關
腦袋大就聰明?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都有“頭大聰明”的說法。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智商高低的決定因素是大腦發(fā)育的時間和過程,而非腦容積的大小。這一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
大腦皮層在兒童時期會逐漸變厚,達到一個頂峰后,在青少年時期又逐漸變薄。此前的研究表明,大腦前額皮層的厚度與智力的諸多方面都關系重大。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科學家對307名志愿者進行了跟蹤調(diào)查,在他們6至20歲之間時,每隔兩年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一次掃描,并根據(jù)智商測試將這些志愿者分為一般智商、高智商和智商超群3組。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智商超群的孩子11歲之前大腦前額皮層迅速增厚,11歲之后,大腦前額皮層逐漸變薄。智商一般的孩子大腦皮層發(fā)育也符合這個規(guī)律,但其大腦皮層增厚的速度遠沒有那么明顯。而這三組孩子的智商與其父母的工作和受教育水平關系密切?茖W家因此斷定,智商高低與先天遺傳和后天培養(yǎng)都是分不開的。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智商
1、遺傳因素
從遺傳學角度來看,子女聰明與否關鍵在于母親。英國科學家研究認為,決定孩子智能發(fā)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母親的X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孩子大腦皮質(zhì)的發(fā)育程度,而父親的基因則更多地對塑造后代的情感和性格類型有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傳統(tǒng)上推崇的“郎才女貌”的婚姻模式其實并不科學。如果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聰明出眾,明智的男士就應該在擇偶觀念上,更注重女方的才智,而非女性的容貌。要知道一位聰明智慧的夫人,才有可能讓你擁有高智商的子女。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xiàn)在血緣關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
2、母親生育年齡
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的子女的平均智商為103,而在24-28歲生的高達109.29,29歲以上生的又低于105。因此,可以認為24-28歲是最佳生育期。
3、母親懷孕的心理狀況
母親懷孕使如果精神過分緊張、焦慮,子女長大后,性格、情緒明顯不穩(wěn)定,智力發(fā)育也因此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4、母親懷孕時是否吸煙酗酒
吸煙較多的產(chǎn)婦產(chǎn)下的新生兒中,有12%是低體重兒,比不吸煙者多2-3倍;有的智力明顯弱化;有的甚至發(fā)育畸形。酗酒對胎兒的危害也很大,酒精進入孕婦體內(nèi),可使胎兒中毒,導致出生異常,先天愚癡也較多。
5、母親懷孕時是否偏食
孕婦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缺乏,對胎兒發(fā)育和出生后智力的長遠影響,已為眾人所知。孕婦應當學點營養(yǎng)知識,自覺克服挑食、偏食的毛病,即使在妊娠反應強烈時,也應強迫自己吃東西。
6、胎教刺激發(fā)育
胎兒在3個月左右就有了感覺,當母親撫摸腹壁時,胎兒會用腳踢作為回應。到4個月時胎兒對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凡是能透過母體的聲音,胎兒都可以感受到,這是因為人體血液傳導聲波的能力較空氣大得多。這種聲音不斷地剌激胎兒感覺器官,促進其發(fā)育,在人體智力發(fā)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到了5-6個月,胎兒大腦皮質(zhì)結構己基本形成,其觸、視、聽、味覺都發(fā)育到了相當程度,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動,此時放一些音樂,孕婦進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的智力發(fā)育。
7、孩子出生后是否母乳喂養(yǎng)
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智商比吃代乳品的孩子智商高。奧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種嬰兒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特別是一種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與牛奶相比,高出10倍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7169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