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綜合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1)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考試說明:滿分150分,時間100分鐘)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寫。(18分)

1.水光瀲滟晴方好,——。(《飲湖上初晴后雨》)

2.——,一覽眾山小。(《望岳》)

3.。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青玉案·元夕》)

4.學而不思則罔,——。(《論語·為政》)

5.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

(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第6、7題。(4分)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前兩聯(lián)寫神話傳說,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

B.第三聯(lián)轉寫實景,烘托出背井離鄉(xiāng)的愁緒。

C.首聯(lián)寫近景,頷聯(lián)寫遠景,頸聯(lián)寫日景,尾聯(lián)寫晚景。

D.這首詩多次運用了雙聲、疊韻和疊音詞或詞組。

7.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登樓遠眺的所見所思,抒發(fā)了的情懷。(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8分)

賣柑者言(節(jié)選)

賣者笑曰:“吾業(yè)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聞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威武的樣子)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官服的腰帶)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yè)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dù,敗壞)而不知理,坐縻(mí,通“靡”,浪費)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yù,飽食)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8.《賣柑者言》的文體是()(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nèi))(1分)

A.傳記B.小說C.寓言性雜文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10.本段文字借“賣柑者言”,深刻揭露了“”的社會現(xiàn)實(用文中的話回答),表達了。(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

杜預碑

杜預①制二碑,一沉水中,慮數(shù)百年后,水為陵,則碑出。

預但知陵谷有變遷②,而不知石亦有磨滅。此一說也。然深谷為陵,必實以土③,然后為陵谷。既為陵,則石亦埋沒,豈復可見?此又不達物理④。(選自《?齋閑覽》)

【注釋】①杜預:晉朝人,博學,政治上、學術上都有建樹。②但:只。陵谷:山陵和深溝。③實以土:靠土填充。實:此處活用作動詞,使……充實,實在。④達:通達。物理:物質(zhì)變化的道理。

1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慮數(shù)百年后,水為陵,則碑出()

(2)而不知石亦有磨滅()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一說也。

13.文中說明杜預不明物質(zhì)變化道理的句子是。(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4.這是一篇考查的短文。(3分)

二、現(xiàn)代文(4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5-19題。(23分)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①2018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于世博園區(qū)南北、東西軸線交匯處的核心地段,東接云臺路,南鄰南環(huán)路,北靠北環(huán)路,西依上南路,軌道8號線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過。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qū)館和港澳臺館三個部分組成。國家館高63米,架空層高33米,架空平臺高9米,上部最大邊長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個立柱外邊距離70.2米,建筑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地區(qū)館高13米,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港澳臺館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地區(qū)館和港澳臺館將為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及港澳臺地區(qū)提供展覽場所,展示中國多民族的風采及城市變遷。中國館將向世界中國的形象,世博理念,讓世界更直觀地中國。兩個展館可以同時寬松地容納7000名觀眾。

②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充分體現(xiàn)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設計理念。

③中國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主體構思,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zhì)。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qū)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tài)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tǒng)一整體。國家館、地區(qū)館功能上下分區(qū),造型主從配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④除國家館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區(qū)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tǒng)元素。地區(qū)館以“疊篆文字”傳達出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在地區(qū)館最外側的環(huán)廊立面上,將用疊篆文字印出中國傳統(tǒng)朝代名稱的34字,象征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環(huán)廊中供參觀者停留休憩的設施表面,將鐫刻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簡稱34字,象征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團結共同進取。

⑤中國館的設計引入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符合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廳是東西南北皆可通風的空間,在四季分明的上海,無論展會期間氣候如何,觀眾都能感到有一股股與人體相宜的氣流在撫摸自己的肌膚。外墻材料為無放射、無污染的綠色產(chǎn)品,比如所有的門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僅反射熱量,降低能耗,還可能會噴涂一種涂料,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并儲存起來,為建筑外墻照明提供能量。地區(qū)館平臺上厚達1.5米的覆土層,可為展館節(jié)省10%以上的能耗。國家館頂上的觀景臺也可能引進最先進的太陽能薄膜,儲藏陽光并轉化為電能。頂層還有雨水收集系統(tǒng),可將雨水凈化,用于沖洗衛(wèi)生間和車輛。主體建筑的挑出層,構成了自遮陽體形,能夠為下層空間遮陽節(jié)能。所有管線甚至地鐵通風口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建筑體內(nèi)。

⑥中國館運用立體構成手法對傳統(tǒng)元素進行開創(chuàng)性的演繹,它的建筑語言簡練而直率,傳統(tǒng)建筑構件的繁復度大大降低。直線條構成了平衡與穩(wěn)重,四柱之中的空間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間,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開放性,與廣場的連接又增強了它的平民化。層層疊加、向上展開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種振翅飛翔、御風而上的動感,使這個建筑具有很強的標志性和不同凡響的外觀,并予人超時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豐富的、多層次的,為光與影的變化,為其與大自然的對話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⑦在外觀上,它通體披一層鮮亮的紅色,予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廣闊的園區(qū)里非常醒目。遠遠望去,它有一種堅固而空靈的雕塑感。外墻參照了故宮外墻的顏色。上層建筑的貼面可以是輕質(zhì)金屬,也可以是輕質(zhì)陶瓷。柱子是鋼筋水泥的。

(摘編自“百度百科”)

15.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處的詞語應是()(3分)

A.表達了解展現(xiàn)

B.了解展現(xiàn)表達

C.展現(xiàn)表達了解

D.展現(xiàn)了解表達

16.第①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是,其作用是。(3分)

17.本文圍繞“中國館”介紹的內(nèi)容有:(9分)

(1)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構造;

(2);

(3);

(4);

(5)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特點與外觀效果。

19.閱讀本文,請擬寫一條歡迎中外嘉賓到“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來參觀的標語。(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20-26題。(25分)

鳳仙草

①一個年輕人,從小就是人見人愛的孩子。上學時他是三好學生,初二那年參加全國奧數(shù)比賽,他獲得一等獎。

②17歲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學深造。命運在他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年的暑假,跟他開了個不小的玩笑:一次過馬路時,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無情地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左手。面對這飛來橫禍,他沒有被打倒,最終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學完成全部大學課程,后來又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家擁有上千萬元固定資產(chǎn)的私企老總,并當選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訪他,問他如何克服難以想象的慘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績。

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謝的不是給他巨大關愛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勵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對我的提問,他極快地回答:我要感謝兩棵樹!

④遇到車禍,對從小就出類bá萃、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不啻為世界末日的來臨。看著自己殘缺不全的身體,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再也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標和意義,一度想自殺。在醫(yī)院即使聽到一兩聲汽車喇叭響,也會引起他的煩躁和不安,情緒極不穩(wěn)定。為了讓他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地把他送到鄉(xiāng)下的姑媽家靜養(yǎng)。

⑤在那里,他遇到了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

⑥姑媽家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小村子里,寧靜、安適,也不乏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媽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飯、睡覺,睡覺、吃飯,一天天打發(fā)著他認為不再寶貴的時光,人也更加灰心喪氣和慵懶。一晃半年過去了。

⑦一天下午,姑媽家的人下田的下田,上學的上學,僅留下他一人在家。百無聊賴的他,自己搖動輪椅走出了那個小小的院落。

⑧就這樣,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與那兩棵樹不期而遇。

⑨那是怎樣的兩棵樹啊!在離姑媽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兩棵顯得十分怪異的榆樹,像藤條一般扭曲著肢體,但卻頑強地向上挺立著。兩樹之間,連著一根七八米長的鐵絲,鐵絲的兩端深深嵌進樹干里。不,簡直就是直接纏繞在樹里——活像一只長布袋被攔腰緊緊系了一根繩子,呈現(xiàn)出兩頭粗、中間細的奇怪形狀。

⑩見他好奇的樣子,一旁的鄰居主動告訴他,七八年前,為了晾衣服方便,有人在兩棵樹之間拉了一根鐵絲。時間一長,樹干越長越粗,被鐵絲纏繞的部分始終沖不出束縛,被勒出了深深的傷痕,兩棵小樹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兩棵樹再也難以成活的時候,沒想到第二年一場春雨過后,它們又發(fā)出了新芽,而且隨著樹干逐漸變粗,年復一年,竟生生將緊箍在自己身上的鐵絲吃了進去!

11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面對這兩棵榆樹,他感到羞愧,同時也激起了深藏于內(nèi)心的那份不甘——只見他用自己僅存的右手,艱難地從坐了半年多的輪椅上撐起整個身體,恭恭敬敬地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

12很快,他便主動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違的課本還有信心,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13聽他平靜地講完這段故事,我長久無語。

(選自《廣州日報》2019年1月5日)

20.根據(jù)拼音寫漢字。(2分)

出類bá萃

21.閱讀全文,請在下列選項中選取一個最符合文意的題目()(3分)

A.逆境中崛起B(yǎng).生命的抗爭

C.兩棵樹的感悟D.感謝兩棵樹

22.第③段說他“要感謝兩棵樹”,這是因為()(4分)

A.這兩棵樹震撼了他的心靈。

B.這兩棵樹是他生命的依靠。

C.這兩棵樹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D.這兩棵樹決定了他生命的意義,使他重獲新生。

23.第11段說:“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根據(jù)上下文意,推斷其“震撼”的內(nèi)容:——。(4分)

24.第⑩段中的畫線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其作用是。(3分)

25.第11段寫道:“(他)恭恭敬敬地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他向兩棵榆樹深深地“鞠躬”,是因為。(3分)

26.在你的生命歷程中,一定也有“決定你生命意義”的事,請把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60字左右)(6分)

三、寫作(60分)

27.題目:記住這份愛(60分)要求:①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③不得抄襲。

2019年中考語文綜合檢測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18分,每空3分,錯一字扣1分,扣完為止)1.山色空蒙雨亦奇2.會當凌絕頂3.眾里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4.思而不學則殆5.皆若空游無所依

(二)(4分)6.(2分)B(應為“烘托出登樓遠眺的愁緒”)7.(2分)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xiāng)

(三)(8分)8.(1分)C9.(3分)現(xiàn)在您對這些事不去明察,卻來查究我的柑!10.(4分,各2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對當時社會上那些高官顯貴們欺世盜名的批判和諷刺

(四)(12分)11.(4分)(1)變?yōu)椋ㄗ兂蔀椋?分)(2)消滅(2分)12.(3分)這是一層意思。(或:這是所說的一層道理)13.(2分)既為陵,則石亦埋沒,豈復可見14.(3分)地理變化

二、現(xiàn)代文(48分)

(一)(23分)15.(3分)C16.(3分)列數(shù)字(1分)從數(shù)字上準確說明了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構造特點(2分)17.(9分)(2)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理念(3分)(3)世博會中國館的主體構思(3分)(4)世博會中國館的技術特點(技術設計)(3分)18.(6分)(1)充分體現(xiàn)“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2分)(2)主從配合,國家館為“斗冠”(或“東方之冠”),地區(qū)館為廣場(或“舒展的平臺基座”)(2分)(3)紅色,鮮亮醒目(2分)19.(2分)示例:(1)“東方之冠”歡迎您。2)“盛世中華”迎嘉賓!(3)中國館世博情,展開雙臂擁嘉賓!

(二)(25分)20.(2分)拔21.(3分)D22.(4分)D(選D得4分,選C得2分,選A得1分)23.(4分)面對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運,小樹尚知抗爭,而作為一個人,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呢(大意對即可)24.(3分)比擬(擬人)(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兩棵榆樹巨大而頑強的生命抗爭力(2分)25.(3分)榆樹不屈于外界的暴力和厄運的抗爭精神使他翻然醒悟,給了他重生的勇氣和力量。(大意對即可)26.(6分)略。符合題意要求,內(nèi)容好,語言表達好,6分;符合題意要求,內(nèi)容較好,語言表達良,5分;基本符合題意要求,內(nèi)容尚可,語言表達一般,4分;不大符合題意要求,內(nèi)容較差,語言表達較差,3分;不合題意要求,內(nèi)容差,語言表達差,書寫差,2分以下。

三、寫作(60分)

27.(60分)略。說明:(1)題目不寫扣2分。(2)字跡不清楚,書寫不規(guī)范,卷面不整潔,扣1-2分。(符合任意兩項即扣2分)(3)錯別字總扣1分。(滿2個即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63145.html

相關閱讀:田黃中學2019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