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周武王滅商,周公東征后,進行了相當規(guī)模的封邦建國的活動。武王之弟受封于今河南淇縣一帶,鎮(zhèn)撫殷遺民;周公之子受封于今山東曲阜一帶,作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鎮(zhèn)……上述材料說明這些諸侯國
①是周王朝派人建立的地方政權 ②最初具有駐防守控的目的
A.①②都正確 B.①正確②錯誤 C.①②都錯誤 D.①錯誤②正確
2.巴黎公社在實踐上體現了《共產黨宣言》中
A.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的理論 B.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理論
C.“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口號 D.資本主義制度已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理論
3.俄國1861年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下列事件與消除這些封建殘余直接有關的有
①二月革命 ②建立蘇聯(lián)模式 ③頒布《和平法令》 ④頒布《土地法令》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全球化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但有人卻稱此時的全球化其實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對話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B.兩極格局下美蘇兩大陣營對峙
C.南北半球經濟發(fā)展懸殊 D.宗教矛盾阻斷東西方經濟交流
5.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 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 解決技術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鄙鲜稣f法應出現于
A.光榮革命成功時 B.十月革命成功時 C.兩極格局確立時 D.蘇聯(lián)解體時
6.馮天瑜主編的《中華文化史》中提出,中華 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春秋戰(zhàn)國學派中,體現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的分別有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7.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一種物質是彌漫在世界上,無所不在的。受其影響,19世紀90年代,譚嗣同撰寫了《仁學》,把仁作為世界的本質,說仁統(tǒng)萬物,仁統(tǒng)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體。由此可見,維新派思想的突出特點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學說 B.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傳統(tǒng)思想 D.全面接納西方自然科學成果
8.胡繩在《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中寫道“說明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之后,河南洛陽嵩縣的綠林好漢們議論開了,有的人說:‘先殺洛陽知府,再殺河南巡撫,趕走北京皇帝,孫文坐了天下,我們都要當官,沒有人敢說我們是土匪啦!’”由此可見,基層同盟會員宣傳三民主義的突出重點和弱點分別是
A.民族主義,民權主義 B.民權主義,民族主義
C.民族主義,民生主義 D.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9.孫中山說:“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yè),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guī)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边@反映了孫中山
A.重視經濟權益,強調民族獨立 B.擴張國營經濟,發(fā)展民族產業(yè)
C.主張節(jié)制資本,促進社會公平 D.強調國家壟斷,反對自由競爭
10.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歷史的新紀元。1992牢,鄧小平南萬談話撥云見日、揚清激濁, 再次把中國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牽出了一個“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啟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B.開放大連等沿海港口城市
C.發(fā)展農村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一位參加和會的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已覺悟,新秩序不過是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他所說的“新秩序”指
A維也納體系 B華盛頓體系 C凡爾賽體系 D雅爾塔體系
12 .1920年,美國參議 院共和黨人亨利•洛奇說:“不能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們的主權從屬于別的國家……我們必須首先考慮到美國!边@段話反映了美國
A對威爾遜總統(tǒng)“十四點和平綱領”的支持
B對蘇維埃俄國新生政權發(fā)動軍事圍攻
C在華盛頓會議上限制日本在遠東的擴張
D對英法操縱國聯(lián)不滿,拒絕參加國聯(lián)
13.英國殖民大臣丘吉爾認為:“如果把我們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聯(lián)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基礎上,那么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政策了!睂@一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主張維持英日同盟 B主張同美國結盟<
C對英日同盟持反對態(tài)度 D主張英、美、日三國結盟
14.有一種觀點認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全球,它顯示出的變化相當少,歐洲的霸權比大戰(zhàn)前更完整。但實際上,從全球史觀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意義恰恰在于它開始了對歐洲霸權的削弱。下列歷史史實可以作為材料中“粗看一戰(zhàn)后歐洲的霸權比大戰(zhàn)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據是
A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主要確立了列強在歐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
B國際聯(lián)盟由英法操縱
C歐洲的帝國主義陣營更加鞏固
D歐洲的海外殖民體系進一步擴大
15.有人說:“把納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國人自己。”此語依據的史實是
A納粹黨通過議會選舉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B納粹黨的對外政策得到德國人的普遍支持
C迫害猶太人迎合了大多數德國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義給德國人帶來了實際利益
16、《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 級在歷曾經起過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產工具,從而使生產關系,從而使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革命化”;“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郡成為世界性的了”;“使鄉(xiāng)村從屬于城市” ;“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國家”,等等,得出這些結論所依據的事實包括:①資本原始積累 ②資產階級革命 ③海外擴張 ④工業(yè)革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中國共產黨執(zhí)行民族平等政策最突出的表現是
A.在少數民族自治區(qū)地區(qū)進行民主改革 B.重視民族間的團結和互幫互助
C.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D.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18.鄧小平說“要實現統(tǒng)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所以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xié)議后,可以正式宣布!睂@段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談判是國共兩黨的平等談判 B.統(tǒng)一后國共兩黨要繼續(xù)合作
C.國民黨不以地方代表 的身份參加會談 D.統(tǒng)一后與中央地位平等
19.我國能恢復對香港、澳門主權的各種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新中國已經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B.國家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
C.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增 D.“一國兩制”構想為有關各方接受
20、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通過的國際文件,中國政府代表參加簽字的有
①《聯(lián)合國家宣言》 ②《開羅宣言》 ③《雅爾塔協(xié)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21.唐太宗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辈牧媳砻魉鲝
A.發(fā)揮宰相等大臣的議政權 B.君權與相權相互制衡
C.中央權力重心應當下移 D.君主不應實行專制統(tǒng)治
本文導航
1、首頁2、高二歷史下冊期末考試題-2
22.晚清一位人士曾大聲疾呼:“何以立國?曰富。何以制夷?曰強。何以致富強?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對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當的理解是
A.推
翻君主政體 B.廢除不平等條約 C.改革科舉制度 D.變革政治制度
23.孫中山先生從青年時代就關心 植樹造林,大力提倡“植樹以收利,蓄木以為薪”。這一理想貫徹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們秉承他的遺志,擬訂每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日)為植樹節(jié),一改過去以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的制度。孫中山關心植樹造林主要體現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義思想 C.民權主義思想 D.民生主義思想
25.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網上投票,評選世界近1000年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結果馬克思最后勝出。來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說:“馬克思啟蒙了數以千計爭取自由正義的人民,他是現代政治思想之父!边@位投票者說:“他是現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為馬克思
A.改造空想社會主義 B.發(fā)表《共產黨宣言》
C.贊揚巴黎公社革命 D.指導 第一國際的工作
26.尼克松說:“對于蘇聯(lián)來說,的危險之一,就是他們的思想和我們的思想之間的接觸。這種接觸……播下不滿的種子,這些種子有朝一日將結出和平演變之果!薄安粷M的種子”不包括( )
A.一黨執(zhí)政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
C.國際地位不高 D.思想高度統(tǒng)一
27.《登州府志》記載,“紡織花布,以自衣被。窮鄉(xiāng)山陬(zōu,山腳
),無問男婦為之,其織作須織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賣)于鄉(xiāng)市,復有布賈販之城市”。這反映出當時登州
①自然經濟解體 ②家庭手工業(yè)發(fā)展 ③商品經濟發(fā)展 ④出現經濟區(qū)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政府鼓勵的行為有
A.資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國人到美國就業(yè)
C.老百姓把錢存在家里 D.農場主擴大生產規(guī)模
29.何順果在《美國的崛起及其動力》對美國崛起的過程及特征進行分析,如1607-1789年是“奠基和立國”。據此判斷,與1930~1945年對應的是
A.擴張與起飛 B.重建與發(fā)達
C.危機與調整 D.稱霸與冷戰(zhàn)
30.英國某史學家說20世紀的某一時期:“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認真的思考并坦率地議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 性!弊髡叩难哉撟钣锌赡芊从车氖
A.30年代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 B.5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最終形成
C.70年代滯脹現象困擾歐美各國 D.80年代福利國家制度弊端叢生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慮到“ 人主以一身統(tǒng)御天下,不可無輔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輔官”。要求他們“宜體朕懷,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贊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論》
材料二 (明朝)大學士葉向高,言: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 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臣備員六年,百凡皆奉圣斷,分毫不敢欺負。部務盡聽主者,分毫不敢與聞。 ——《明神宗實錄》
材料三 “光榮革命”后的一段時間里,國王仍能獨立行使行政權。……此時的君主立憲政體仍顯粗糙。……(漢諾威王朝的)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來自德意志,不諳英國事務,很少出席內閣會議。時間一長,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便也成了慣例。而且,從1714年之后,喬治一世再也沒有否決過內閣會議的決定,事實上放棄了對行政權的控制。這祥,內閣會議先就萊事作出決定,然后提交國王認可。如此,一個對議會負責的內閣政府形成了。 ——《歷史教學研究與資源》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三,分析中英兩國內閣制形成的原因。(4分)
(2)據材料二、三,比較明朝內閣與英國內 閣的不同 之處。(6分)
(3)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英兩國內閣制度對本國歷史發(fā)展產生的主要影響。(6分)
32.看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按要求完成以下題目
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
(1)在圖中橫線上填出四大文明古國的代表字母(4分)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
(2)這些文明古國的有哪些文明成就?(4分)
(3)古代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就是各地區(qū)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主要交流方式有哪兩種? 請舉一例文明交往的例子。(4分)
33.城市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反映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一個社會發(fā)展最顯著的標志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北宋首都開封的商業(yè)街區(qū)分布和長安、洛陽明顯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內,而是分布在全城……!懊拷灰,動即千萬,駭人聞見”!菂^(qū)有通宵營業(yè)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曉市,如州橋夜市!鞘羞有一種瓦子,集中著各種雜技、游藝、茶樓、酒館,這種瓦子全城有五六處。開封城飯館、酒樓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樓72處,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場的對面有公署,署內駐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負責解決發(fā)生的各種爭執(zhí)……。
材料二 明清時期 ,江南地區(qū)出現了一些城市,如棉紡業(yè)發(fā)達的松江、陶瓷業(yè)發(fā)達的景德鎮(zhèn)、冶鐵業(yè)發(fā)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z織巨鎮(zhèn)盛澤鎮(zhèn),本是青草灘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間倍之,以綾綢為業(yè),始稱為市。”“吳民生齒最繁,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因“絲綢之利日擴”,到乾隆時,“居民百倍于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織機逾百張”,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歷史》必修Ⅱ
材料三 今自夷人來廈開市,凡洋貨皆系夷商自行轉運,閩省并無赴粵之商,粵省亦鮮來閩之賈,且該夷除販運洋貨外,兼運洋布洋棉,其物充積于廈口,內地之商販,皆在廈運入各府銷變,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商人多不販運;而閩產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滯不能出口……今閩省向銷之江浙棉布及洋貨等物
,因被英夷所占,不克暢銷,縱使竭力招徠,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間服用無多,又不克轉鬻他省.揆之事勢,斷不能使華夷兩貨,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販貨之人,而銷既不多,勢必裹足;況現在商俱疲乏,更屬招之不前。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yè)史資料》第一卷
材料四 西方史學家認為,共產主義在東歐的消失、蘇聯(lián)的解體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益轉向市場經濟,在實際上表明共產主義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縮。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的描述歸納北宋城市商業(yè)繁榮的主要表現?(3分)
(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城市經濟發(fā)展呈現出哪些新特點? ( 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國市場出現了什么新現象?這從本質上反映了近代中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4)結合你對市場經濟和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認識,駁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觀點。(5分。要求:表述成文,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er/1159333.html
相關閱讀:福建高二歷史下冊期末備考模擬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