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三桐中學上學期高一年級語文試卷第Ⅰ卷(36分)一、基礎知識(27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愛慕暮靄招募驀然回首B.赦免威懾宿舍拾級而上 C.露骨露天露臉拋頭露面 D.締造不啻諦聽瓜熟蒂落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B. C. D.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氖牵ǎ?)一只早年間日日提醒人們的大紅公雞、一條老死窩中的黑狗……是否也與一粒土一樣歸于 。(2)倒不是我特別害怕 ,而是惦念親人。(3)此后要許多年不可能在林間的甬道上 了,不可能從這樣的森林中遇見湖水。(4)孩子,坦率地說,我無法 對你的期望,我雖不致橫蠻專制到干涉你對“志愿”的選擇,但也實在希望你能考進大學。A.沉寂 孤寂 徜徉 抑制 B. 孤寂 沉寂 徜徉 遏制C. 沉寂 孤寂 徘徊 抑制 D. 孤寂 沉寂 徘徊 遏制4.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是()A. 我廠生產(chǎn)的涂料質優(yōu)價廉,用它來裝飾你的新家,保證是你家蓬蓽生輝。B. 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洋興嘆。C. 小劉的英語成績不怎么樣,可他的數(shù)學成績可就略遜一籌了,每次考試,他的數(shù)學成績總是前幾名。D. 今早打開窗一看,發(fā)現(xiàn)天空竟然下起了沸沸揚揚的大雪。5.下列句子中的標點使用正確的是()A. 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xiāng),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鄉(xiāng)”的情懷。B. 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C. 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許會敷衍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D.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勸學》),前人刻苦鉆研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前進。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浩浩乎如馮虛御風B.舉匏尊以相屬C.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D.意有所極,夢亦同趣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 相與枕籍乎舟中 B.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C.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D.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 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8.指出下列句子中不含倒裝句式的一項( ) A.何為其然也 B.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C.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D.凌萬頃之茫然 9.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異義的是()A.古之學者必有師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C.望美人兮天一方D.肴核既盡,杯盤狼藉二、文言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問 說(節(jié)選)(清)劉 開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茍為謙,誠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于勸善規(guī)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亦非不潛心專力之敵,其學非古人之學,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孜淖硬粣u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后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芻蕘(ráo)10.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有誤的是()A.舍問,其奚決焉 舍:舍棄,除了B.以大知而察及邇言 邇:淺近C.誠取善之弘也 誠:誠實D.不能問宜也 宜:合適,適宜11.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是()①非學無以致疑 ②舜以天子而詢于匹夫③孜孜焉唯進修是急④是故貴可以問賤①②相同 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也不同12.下列語句反映勤問的重要性的是A.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智者千虛,必有一失非問無以廣識古人以問為美德II卷(114分)三、(共24分)13. 翻譯(10分)(1)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2)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14. 詩歌鑒賞(8分)夜 雪 唐?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注:作于詩人在九江任職時。(1)詩人的“知雪重”是從哪幾方面來表現(xiàn)的?這種寫法在藝術上稱之為什么? (4分) (2)論家皆評此詩“看似寫雪,實為寫人” 。說說你對此評是怎樣理解的。(4分) 15.名句填空(任選3題,6分)(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書生意氣,。(2)位卑則足羞,。未老莫還鄉(xiāng), 。 《菩薩蠻》(3) ,泣孤舟之嫠婦。 故不積跬步,(4) ,渺滄海之一粟。 勸君莫惜金縷衣, 。 《金縷衣》四、語言表達與運用(12分)16.在下面橫線處,依照前面畫線的句子,各補寫兩個例子。(4分) 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往哲先賢那里,學得他們的品格。從孔子學得仁愛的情懷,從魯迅學得批判的精神, , 。 17.把《前方》中的語句,由一個長句改為兩個短句,可增刪個別詞語。(4分) 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shù)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18.為下面一則故事補寫出結論。(不超過50字)(4分) “告訴我一片雪花的重量!币恢恢B問一只野鴿。 野鴿回答:“微不足道!薄澳敲醋屛襾斫o你講一個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鳥說道,“我飛落在一棵冷杉的樹枝上,這時下雪了,小片的雪花緩緩降落。我無事可做,于是就數(shù)起了飄落在我棲息的樹枝上的雪花,確切的數(shù)字是141254。當又一片你所講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飄落在樹枝上時,枝條折斷了。”說完知更鳥便飛走了。由這個故事我們想到: 五、現(xiàn)代文閱讀(18分) 總想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塊失去平衡的地塊上。這是一個怎樣傾斜了的世界!夕陽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佇立著。大漠的風沙在它們身上刻下了斑斑駁駁的傷痕。我曾見過一幕震懾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風暴中被擊倒的左公柳。這老柳并沒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軀下,龐雜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殘留在地下。于是,殘留在地下的根系頑強地負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葉在倒下的軀體上依然生長得非常美麗,每一片葉子在陽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瑩發(fā)光的綠寶石。去民勤縣拜蘇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擁沒。民勤被喻為沙海中的孤島,四周為浩輸沙漠所包圍。蘇武牧羊的故事聽說就是發(fā)生在民勤已經(jīng)干枯的北海邊。有話流傳:“民勤無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币蝗彰袂谥D苦,外鄉(xiāng)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來安營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闖蕩。在民勤,常常能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農人,一匹駱駝,一輛小板車,在泥沙的路上躦躦走著。落日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那農人裸露的臉和手是黑的而且皺著,那農人轉動的眼珠是遲緩的卻是渴望的。他們就在這一派灰黃的鴻蒙中往返著。由于降生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空間里,他們已無所謂大。由于生存這樣一塊沒有生跡的土地上,他們亦無所謂無。他們知道屬于自己的只有一個: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運抗爭。在戈壁上趕路,還能經(jīng)?吹竭@樣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壯結實的胡楊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個剛剛經(jīng)歷了惡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死亡的胡楊林挺立著身子不肯倒下,一條條高高舉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藍天,密密麻麻的胳膊匯成了一片吶喊的海洋,為活著的伙伴和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隨處可見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敗草的尸體,唯有枯死的胡楊林的方陣總使我熱淚盈眶。在戈壁大漠中趕路,滿目皆是巨大的悲壯。走一趟大西北,人會堅強幾分;走一趟大西北,長不大的孩子會長大。在大西北我曾揀回一枚戈壁石。誰也無法讀出它的年齡,誰也無法估出它的身價。它體不盈握,狀苦鵝卵,但通體的赤紅中沁著幾淡淡的乳白,紅白相間的石紋如涌動的江湖。記得那天就是這石紋吸引了我,從此我們再沒分離。月光溶溶地罩著它,珠圓玉潤般生輝,沉魚落雁般美麗。多少夜我與它默默對視,靜謐中總聽見一個聲音在呼喊我。那聲音蒼涼而低沉,那聲音遙遠而神秘,那聲音從不可知的地方飄來,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從沉思中醒來,心湖里便又漲潮似地涌動一層情思。也許有那么一天,大家會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瓏剔透了,太經(jīng)不起摔打了。那里擠滿了人,矗滿了樓,停滿了車。人們會發(fā)現(xiàn),大西北正在呼喚我們。盡管那里的風是干燥的,水是咸澀的,但那里有可以讓鳥兒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讓生命茁壯生成的綠洲。是的,會有那么一天,大西北會像海市蜃樓一樣美麗,到那時,傾斜了的世界會重新平衡。大西北并不蒼白并不無奈的黃土地呵,總想為你唱支歌。19.文中刻畫的“左公柳”和“民勤人”兩個形象具有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三桐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742003.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