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詠花

[英國]赫里克

結(jié)實累累果樹的美麗保證,

為什么你們落得這樣迅速?

你們的日子不能這樣飛渡;

你們可以在這里停留一會,

蓋蓋答答,輕笑微微,

最后才走自己的道路。

什么!難道你們生來只為

一點鐘或半點鐘享樂,

于是說聲晚安走脫?

可惜大自然使你們來到人世,

只是為顯示你們的價值,

然后你們就完全沒有下落。

但是你們是可愛的書頁,

在那里可以讀到,美麗的事物

怎樣很快就會到了終途:

同你們完全一模一樣,

它們閃耀過片刻榮光,

它們就滑進墳?zāi)埂?/p>

(李霽野譯)

【賞析】

盛開的鮮花,標志著果樹將會碩果累累,可是,這些鮮花并沒有分享最終成果的喜悅,而是在生命的途中稍作停留,就迅速地凋落。這就是讓生命迅速紋放的鮮花的精神,這就是漠視將來、把握今朝的鮮花的生命觀。

歌詠鮮花,就是贊頌生命的瀟灑和轟轟烈烈,就是表現(xiàn)17世紀英國很多詩人樂于表現(xiàn)的“及時行樂”主題。我們常常熱衷于“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境界。但是在赫里克看來,情感也好,生命也罷,其價值在于綻放美的瞬間,既不在于“久長”,也不在于&ldquo,傷感愛情;朝朝暮暮”,而是在于“一朝一暮”,在于“曾經(jīng)擁有”,在于“一點鐘或半點鐘享樂”。生命的意義不是在于追求從始至終,而是在于存在的過程,在于輕松瀟灑,在于把握現(xiàn)在,正如赫里克在《致青春》一詩中所寫的:“喝酒吧,趁一切可能,過歡樂的生活;/明天的生活太遙遠;活在今朝。”可見,該詩所表露的生命觀是現(xiàn)實主義的、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傾向的生命觀。

而且,該詩所強調(diào)的是現(xiàn)世生活的意義,從而否定了來世生命的存在。因為大自然把一個生命實體送到人世,只是為了顯示此時此刻的生命的價值,而一旦消逝,便“完全沒有下落”,根本沒有來世生活的存在。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來世主義的觀念,無疑是對當時并未銷聲匿跡的宗教神權(quán)思想的一個批判。

該詩的最后一節(jié),出現(xiàn)了“書頁”(leaves)這一意象。這無疑是一個雙關(guān)語,是“書頁”,也是“樹葉”。鮮花如同凋落的樹葉,在閃耀片刻榮光之后,就落大地,無怨無悔、無聲無息地走向自己的終點。鮮花又如同書頁,在自己的生命以新的形態(tài)而出現(xiàn)的時候,依然愉悅著人們的眼睛,依然給人們帶來歡樂和美感。因此,這而過、瞬間消逝而去的生命,給人們留下的卻是永恒的記憶、美感和價值。(吳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097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