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抒情詩二首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抒情詩二首

[德國]艾興多爾夫

一、探泉魔杖抒情詩二首

有一支歌睡在萬物之中,

而萬物都在夢鄉(xiāng)逗留。

整個世界將開始歌唱啊,

只待你猜中那句符咒。

二、夜

我在寂靜的夜里漫游,

月亮潛行,秘密而輕柔,

時而從黑暗的云層中露臉,

喚醒谷里夜鶯,

一時此鳴彼應,

隨著又歸于沉寂和灰暗。

哦,多么神奇的夜之天籟:

滔滔河水從遠方奔來,

黑暗的樹叢陣陣微顫,

亂了我的思想,

我狂亂的歌唱

恰似發(fā)自夢中的一聲呼喊。

(飛白譯)

【賞析】

艾興多爾夫以描寫大自然的抒情詩著稱于世。他曾協(xié)助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編過《男童的神奇號角》,深受這部民歌集的影響,所以他的詩也富有民歌特色,質(zhì)樸明朗,膾炙人口。若干詩篇由于舒曼和門德爾松的作曲,至今還為人們所傳唱、傳頌。這里所選的兩首抒情詩較能代表艾興多爾夫的創(chuàng)作特色。

《探泉魔杖》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相當凝練、集中地反映了詩人的,也可以說是整個德國浪漫派的理想和憧憬。勃蘭兌斯曾指出,德國浪漫派的文藝不是造型的,而是音樂性的。它的理想不是一個形象,而是一支曲調(diào),不是個別的形式,而是綿綿無盡的眷戀。德國浪漫派詩人往往選用“一個秘密的單詞”、“一朵藍花”、“林間孤獨的魅力”等詞來表達他們的這種眷戀情調(diào)。艾興多爾夫在這里選用的詞是“一支歌”。這支歌同時也是一句神秘的“符咒”。這支歌、這句符咒一旦被找到,被猜中,世界萬物就會恢復它的原始的統(tǒng)一性,與人的心靈產(chǎn)生和諧的共振。而這,正是德國浪漫主義者所苦苦追求的理想。

《夜》把上述這種理想具體化為一次漫游。漫游是德國詩人最喜愛的題材之一,因為漫游最能表現(xiàn)德國人內(nèi)向的、沉思的心靈變化。浪漫派詩人更是把無拘無束的漫游欲及其憧憬當作人生的原則。先是對遠方的向往,后是對的眷戀。用諾瓦利斯筆下的一個人物的話來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只能夠希望(即盼望、渴望),只能夠生活在意向中,真正的行動在于來世。”《夜》這首詩著重描寫的是漫游者與自然界所發(fā)生的親密無間的和諧。不安分的靈魂仿佛脫離了它的軀殼,成語故事,化為情緒的煙霧,彌漫在月色山水間。然而這種和諧是短暫、稍縱即逝的,理智馬上意識到了它與自然界的對立(“亂了我的思想”)。于是,裂痕開始產(chǎn)生,剛才的和諧恰似在夢中,與自然合為一體的憧憬化為“狂亂的歌唱”,浪漫主義的精神漫游到此宣告中止,留給的是一種沉重的失落感與“鄉(xiāng)愁”——失去精神家園的惆張。(張德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0753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