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陸游傳原文
陸游字務觀,越州山陰人。年十二能詩文,蔭補登仕郎。鎖廳薦送第一,秦檜孫塤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游前列,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檜死,始赴福州寧德簿,以薦者除敕令所刪定官。
時楊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陳非便,上嘉其言,遂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以進者,游奏:"陛下以'損'名齋,自經(jīng)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體圣意,輒私買珍玩,虧損圣德,乞嚴行禁絕。"
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勛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有以師傅而領(lǐng)殿前都指揮使,復有以太尉而領(lǐng)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圣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薦游善詞章,諳典故,召見,上曰:"游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入對,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一切玩習,宜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
和議將成,游又以書白二府曰:"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駐蹕臨安出于權(quán)宜,形勢不固,饋餉不便,海道逼近,凜然意外之憂。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動有拘礙。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蹕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如此則我得以暇時建都立國,彼不我疑。"
時龍大淵、曾覿用事,游為樞臣張燾言:"覿、大淵招權(quán)植黨,熒惑圣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燾遽以聞,上詰語所自來,燾以游對。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尋易隆興府。言者論游交結(jié)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撫川、陜,辟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jīng)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吳?子挺代掌兵,頗驕恣,傾財結(jié)士,屢以過誤殺人,炎莫誰何。游請以?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謀,遇敵必敗。"游曰:"使挺遇敵,安保其不敗。就令有功,愈不可駕馭。"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驗。
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后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水災。奏:"撥義倉振濟,檄諸郡發(fā)粟以予民。"召還,給事中趙汝愚駁之,遂與祠。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再召入見,上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軍器少監(jiān)。紹熙元年,遷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未就,詔游權(quán)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免奉朝請,尋兼秘書監(jiān)。三年,書成,遂升寶章閣待制,致仕。
游才氣超逸,尤長于詩。晚年再出,為韓?胄撰《南園閱古泉記》,見譏清議。朱熹嘗言:"其能太高,跡太近,恐為有力者所牽挽,不得全其晚節(jié)。"蓋有先見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宋史?陸游傳翻譯
陸游,字務觀,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十二歲時便能寫寫詩作文,以祖上曾有官爵的原因,蔭補為登仁郎。參加進士考試,被薦舉為第一。秦檜的孫子秦?恰巧排在陸游的后面,于是秦檜大怒,并對主持進士考試的考官辦了罪。第二年,進行禮部的考試,又是把陸游排在前列,秦檜明顯地貶黜了陸游,陸游從此一直遭到秦檜的妒嫉。秦檜死后,陸游才到福建寧德任主簿。后來又因推薦擔任了敕令所的刪定官。
當時,揚存中長期掌管戍守京城的軍隊,陸游上疏向皇帝竭力陳述這樣做有很多不當;噬腺澷p陸游的意見,于是罷免了楊存中。朝廷內(nèi)有一些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珍寶玉器獻給皇帝。陸游向皇帝上奏:“陛下以‘損’字作齋名,自經(jīng)典文獻和文房四寶之外,都摒棄而不用;有些小人,不能休察圣上之意,動不動就私買珍寶玉器獻給皇帝,虧損圣上之德,請求嚴令禁絕!
陸游在回答皇帝的詔問時還說:“凡不是皇族和外戚,雖然確有功勛,也不能隨便封賞王爵。不久前有因為做過皇帝的師傅就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的,還有以太尉的身份而主管內(nèi)閣之事的,這就擾亂了朝廷體制,請求加以糾正。”于是遷升陸游為大理寺司直,并兼宗正簿。
宋孝宗即位后,遷升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并兼“編類圣政所“的檢討官。史浩和黃祖舜舉薦陸游擅長詞章,熟悉典故,于是皇帝召見他,說:“陸游很有學問,而且講話切實直率!辟n陸游進士出身,陸游進宮應對時說:”陛下剛即位,正是發(fā)布政令以告知天下的時候,但是官吏將帥的一切玩忽職守的習弊,應當選出那些最惡劣的,當著大家堅決鏟除!
南宋與金國的和議將成之時,陸游又呈文樞密院及中書省,說:“江左自三國時吳國以來,從沒有拋開建康(今南京)到其他地方建都的;适椰F(xiàn)在住在臨安(今杭州)只是出于權(quán)宜之計,這里形勢不固,饋餉供應不方便,又逼近海道,實在有發(fā)生意外的憂慮。一旦簽訂了和議的協(xié)議,盟誓已立,稍有動作,就會被認為違背協(xié)議。現(xiàn)在應該和金人商定好,建康、臨安兩個地方都是皇室所在之地,金國來的使臣朝拜皇帝,或者到建康,或者到臨安,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機會營建首都,他們也就不會懷疑我們了!
當時龍大淵和曾覿二人在朝中執(zhí)掌大權(quán),陸游對宰輔重臣張燾說:“曾覿、龍大淵招攬大權(quán),私植黨羽,惑亂皇上的圣德,您在今天不指出,以后將把他們?nèi)コ涣肆!睆垹c立即報告給皇上,皇上問這話是誰說的,張燾說是陸游說的。皇上大怒,把陸游貶為建康府通判。不久又調(diào)任隆興府。人們紛紛議論陸游交結(jié)臺諫官員,鼓唱是非,極力勸說張浚出兵抗擊金兵,于是陸游被罷官,回到原籍。不久,又為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通判。
王炎任川陜宣撫使時,任用陸游進其幕府為干辦公事。陸游向王炎陳述進取之策,認為經(jīng)營治理中原地區(qū)必以長安為起點,取長安必以隴右為開端。應當儲蓄糧食,訓練兵勇,有機會就進攻,沒機會則防守。吳?的兒子吳挺掌握著兵權(quán),其為人非常驕恣,用很多的錢交結(jié)傾財結(jié)士卒,多次過錯殺人,王炎對他無可奈何。陸游請求用?的兒子拱代替吳挺。王炎說:“拱膽小而少謀,遇敵必敗!标懹握f曰:“假如吳挺遇到敵人,怎么能保證他不失。考偃缢⒘斯,就更無法駕馭了!钡胶髞韰峭Φ膬鹤訁顷貪撎优褔,陸游的話終于應驗了。
范成大為四川統(tǒng)帥,陸游為參議官,他們以文字交,相互之間不拘禮法,有人就譏諷他頹廢放誕,因此陸游就自號“放翁”。后累遷江西常平提舉。江西發(fā)生了水災,陸游上奏:“應該撥出義倉的糧食來賑濟災民,通令各郡向災民發(fā)放糧食。”’召回朝廷,給事中趙汝愚批駁他的做法,于是貶他為“祠祿”。(祠,祠祿的簡稱,官名。宋制,大臣罷職,令管理道教宮觀,以示優(yōu)禮,無職事,但借名食俸)后又讓他做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通過宮闕,向皇上辭行,皇上詔諭他說:“嚴陵這地方可是好山好水啊,你在公事之暇,可以賦詩歌詠,自得自適啊。”再召入見,皇上說“你筆下的功夫很是了得,能寫得一手好詩好字,不是他人所能達到的!弊屗隽塑娖魃俦O(jiān)。
陸游才氣超逸,尤善于詩。晚年再出時,為韓胄撰《南園閱古泉記》,為清議一流的人們所譏諷。朱熹曾說過:”陸游的才華太高了,但他的行跡又平常,恐怕會為有權(quán)勢的人所牽累的,他的晚景怕不會十分滿意的!敝祆涞脑捒梢哉f是有先見之明!嘉定二年(209),陸游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92246.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建《海人謠》原文翻譯及賞析
所思_詩歌鑒賞
長孫無忌《儀鸞殿早秋侍宴應詔》原文及翻譯 賞析
亞馬孫女杰[1]_詩歌鑒賞
失去的戀人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