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原文
東山氣鴻?,宮殿居上頭。君來必十月,樹羽臨九州。
陰火煮玉泉,噴薄漲巖幽。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
閬風(fēng)入轍跡,曠原延冥搜。沸天萬乘動,觀水百丈湫。
幽靈斯可佳,王命官屬休。初聞龍用壯,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風(fēng)雨秋。倒懸瑤池影,屈注蒼江流。
味如甘露漿,揮弄滑且柔。翠旗澹偃蹇,云車紛少留。
簫鼓蕩四溟,異香泱漭浮。鮫人獻(xiàn)微綃,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儔。坡陀金蝦蟆,出見蓋有由。
至尊顧之笑,王母不肯收。復(fù)歸虛無底,化作長黃虬。
飄飄青瑣郎,文彩珊瑚鉤。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
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翻譯
待更新
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賞析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安祿山反,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此詩當(dāng)是其年十月作。此時反信未至,而逆跡已萌,觀篇中蝦蟆長虬可見,依梁編為是。同,和也。靈湫,水池名。《杜臆》:題主湯東之靈湫,非詠湯泉也。故篇中詳敘湫之改移,與龍之靈怪,而湯泉只陰火數(shù)語,以引起靈湫。
東山氣?鴻,宮殿居上頭。君來必十月,樹羽臨九州,陰火煮玉泉,噴薄漲巖幽。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
首敘駕幸驪山。陰火以下,志湯泉勝景。祭龍有期,故來必十月。山勢最高,故下臨九州。陰火,言泉之溫。噴薄,言泉之涌。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
閬風(fēng)入轍跡,曠原延冥搜。沸天萬乘動,觀水百丈湫。幽靈斯可怪,王命官屬休。初聞龍用壯,擘石摧林丘。中夜窟宅改,移因風(fēng)雨秋。倒懸瑤池影,屈注滄江流。味如甘露漿,揮弄滑且柔。
此記駐蹕靈湫。初聞以下,志湫龍神異,及湫水之潔清。閬風(fēng)曠原,借諷荒游。屈萬乘之尊,而往祀靈湫,事近矯誣,故曰可怪。倒影,謂宮殿下映。屈注,謂眾水奔赴。
翠旗澹偃蹇,云車紛少留。簫鼓蕩四溟,異香泱漭浮。鮫人獻(xiàn)微綃,曾祝沉豪牛。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儔。坡陀金蝦蟆,出見蓋有由。至尊顧之笑,王母不遣收。復(fù)歸虛無底,化作長黃虬。
此記親祀靈湫。百祥以下,借蝦蟆咎征,而患長虬之不測。吳論:翠旗云車,羽衛(wèi)遲留也。簫鼓異香,貢綃深牛,祀典豐潔也。夢弼曰:楊國忠言祿山必反,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祿山聞命即至,見上于華清宮。此祿山謁見之由,故曰:“坡陀金蝦蟆,出見蓋有由。”上由是益親信祿山,國忠之言不能入。太子亦知祿山必反,言之不聽。雖國忠欲收祿山,貴妃必不肯,故曰:“至尊顧之笑,王母不肯收。”續(xù)遣歸范陽,祿山遂反。豈非“復(fù)歸虛無底,化作長黃虬”乎?【朱注虛無底,即湫水也。歸虛無而化黃虬,言祿山之勢已成,猶?龍而?擬真龍也。其憂亂之意,情見乎詞矣。
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鉤。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
末贊郭詩,結(jié)出相和之意。聽歌生愁,有感時事也。此章八句起,四句收,中二段各十四句。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32697.html
相關(guān)閱讀:鮑照《代陽春登荊山行》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社日兩篇》原文及翻譯 賞析
一枝致命的毒箭_詩歌鑒賞
新舊五代史?李存孝傳原文及翻譯
謊言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