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步入衡山》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范成大《步入衡山》原文

應有人家住隔溪,綠陰亭午但聞雞。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

墨染深云猶似瘴,絲來小雨不成泥。

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閑身信馬蹄。

范成大《步入衡山》翻譯

小溪的對面應該會有人家居住,中午在綠蔭幽幽的亭子里聽到了雞的叫聲。松根在路上跟龍筋一樣枯瘦。竹筍到處都是,象鳳尾一樣整齊,烏黑的云象墨汁染過一樣。絲絲小雨,但是路上沒有泥濘。沒有騎馬的喧鬧相互追逐,只有我悠閑地騎馬散步。

范成大《步入衡山》賞析

《步入衡山》是南宋文學家、詩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官場喧囂、排場的厭倦;對自然山水的追求。作為古代田園詩的一位集大成者,范成大此詩寫來也是閑適自在,特別是收尾一句“散誕閑身信馬蹄”更是讓人覺得詩人步入衡山游覽衡山的心情是輕松愉快的。若是再聯(lián)系到詩中所詠的潺潺溪流、綠陰小亭、農(nóng)家雞鳴,已長到路中的松根,遍布于山間的竹筍,像瘴煙的黑云,像細絲的小雨等等山中景物,無疑會讓人進一步覺得詩人著力營造的就是一種自由自在的大自然之境。這當然是有理有據(jù)的解讀。但是,在鑒賞中,我們不能忽略“更無騎吹喧相逐”這一句,特別是“騎吹喧相逐”五字包含著多少官場的喧鬧與無奈啊。試想,在官場生活中,詩人固然是騎著高頭大馬,可周圍的人呢,前呼后擁,鼓角迎送,拍馬溜須,阿諛奉承,哪里還能得到真正的內(nèi)心的寧靜與愉悅呢?可見,“騎吹喧相逐”五字其實在不經(jīng)意中營造出了另一個喧囂污濁的官場之境。此詩正是以大自然為顯境,以官場為隱境,才完整地表達出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既有對喧囂的官場生活的厭棄,更有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向往。這兩者應是互為關(guān)聯(lián),缺一不可的。

范成大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19169.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月如佳人
阮咸曬衣原文及翻譯 故事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杜甫《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