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害”當成“愛”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同學打你你就打他

  有個小學生,一次與班上的同學打架了,回家后,把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看到他挨了別人的打,就非常心疼,告訴他:“以后如果還有同學打你,你就打他,要狠狠地打!”這個孩子很詫異地看著媽媽,他不明白媽媽為什么要教他這么做。

  我們的孩子還是未成年人,還處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們還缺乏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而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影響和教育作用,在他們的一生當中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孩子尚未成年時,就教他與別人打架的“秘訣”,為他助威,給他壯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俗話說“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天下沒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怎樣疼愛,卻是一門學問,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父母者深思。

  可以說,那位母親,從主觀上來說,她絕沒有害自己孩子的想法,她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快快樂樂的。當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挨了打之后,心里難過,這是人之常情;心里有氣,這也不難理解。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那位母親,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挨了打后,竟然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鼓勵他以后放心地、大膽地去與別人打架。我們可以想象,作為她的孩子,這時候在得到母親的鼓勵之后,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很有可能,他會為自己當時的軟弱感到后悔,后悔自己當初下手不狠,打人無力,所以才吃了虧。如果自己當初像媽媽說的那樣,放心地打,狠狠地打,恐怕就不會吃虧了。這個時候,孩子不下定決心,以后狠命地和人吵嘴,拼命地與人打架,那才怪呢。所以,這位母親的做法,在客觀上無疑是在“害”孩子。真正地懂得怎樣去“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是不會這樣教育孩子的。

  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的一輩子考慮,要為他們一輩子的健康成長打算,而不是眼前的“泄私憤,圖報復”,把“害”當成了“愛”。

  把“害”當成“愛”,原因多多,但總括起來,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怕吃虧。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與他人的孩子吵嘴或打架時,未能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獲勝,便以為孩子吃了虧,心中不平,由此產(chǎn)生報復的心理。于是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吵架或打架過程中大獲全勝,就不惜付出長遠的代價,教唆孩子,教他們一定要心狠手辣,才不至于吃虧。作為未成年人,他們本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比較缺乏,又有自己父母的鼓勵和壯膽,便更加肆無忌憚,會放開手腳地與人打架。習慣成自然,當他們長大成年后,也就認識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對,感覺不到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chǎn)生什么危害,有什么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地方。

  二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太切。為了讓孩子有美好的未來,有的父母從幼兒園開始就在向孩子加壓,造成孩子產(chǎn)生心理上的障礙,由此引發(fā)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像殺父弒母事件的頻頻發(fā)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由“母愛”而釀成了“母害”,表面看來,的確匪夷所思,但仔細思考,卻是有其根源的。“母愛”,作為人間的一種純潔的感情,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但如果這樣偉大的愛,釀造的卻是“苦果”,那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10362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