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寫下列文言常識(每空2分,共16分)
1、墨子,名翟,時期__ 家、__ 家、學(xué)者,__ 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
2、墨子在科技方面頗有成就,所以常被譽(yù)為__ 。
3、《墨子》一書是? __ 、__ 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匯編。
4、《兼愛》主要告誡告誡世人要懂得? __ ,《非攻》主要體現(xiàn)了墨子 __ 的觀點(diǎn)。
二、選文閱讀(共74分)
(一)閱讀短文,回答5-10題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 也!弊幽友栽唬骸疤煜轮烤,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茍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xì)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jìn)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人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士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5、寫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1)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2)辯其故也
(3)茍君說之
(4)破碎亂行
6.寫出下列虛詞的用法及意義(10分)
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
人必從而愛之
此何難之有
而?? 人必從而愛之
蹈火而死者
7.寫出下列句中加點(diǎn)實(shí)詞的意義(6分)
(1)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
(2)茍君說之
(3)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
8、下列各句加點(diǎn)詞與例句中加點(diǎn)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例: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jìn)之
A、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
B、富必侮貧
C、強(qiáng)必執(zhí)弱
D、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
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3分)
A.韋以帶劍
B.是其故何也
C.出以踐于朝
D.此何難之有
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5分)
(2)此何難之有焉?特士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5分)
(二)閱讀短文,回答11-15題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dāng)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為大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dāng)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后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白黑之辨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辨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義與不義之亂也。
11、對下列句子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為政者得則罰之? 得:捕獲、抓住。
B.以虧人自利也。??? 虧:損害。
C.罪益厚。????????? 厚:大、重。
D.情不知其不義也。?? 情:假使。
1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
A.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白黑之辨矣。
B.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后世哉
C.?其衣裘、取戈劍者
D.其不仁茲甚
13、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與例句中加點(diǎn)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故書其言以遺后世
A、今王鼓樂于此
B、眾聞則非也
C、?其衣裘、取戈劍者
D、竊其桃李
14、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之”作動詞用的一項是(? )(3分)
A.殺一人,謂之不義
B.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C.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
D.孟子將之楚
1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5分)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義與不義之亂也。(5分)
(三)閱讀短文,回答16-18題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數(shù)小舟,曳(yè)鐵鈀(pá),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求之地中,不更?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yì)斷歟(yù)?
16、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對面)
B.二石獸并沉焉(合并)
C.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最終)
D.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17、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求石獸于水中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B.以為順流下矣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
恐為操所先
D.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則移其民于河?xùn)|
18、翻譯下列句子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5分)
(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yì)斷歟(yù)?(5分)
三、作文(60分)
請就你對墨子“兼愛”“非攻”“尚賢”等觀點(diǎn)的理解,并以此為話題,談?wù)勥@些觀點(diǎn)在現(xiàn)代社會的意義及價值。
作文要求:1.觀點(diǎn)明確,立意自選,題目自擬。
2.字?jǐn)?shù)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思想?? 教育? 墨家
2、科圣
3、墨子 墨子弟子
4、相互愛護(hù)? 反對戰(zhàn)爭
5、于通迂? 辯通辨? 說通悅? 碎通萃
6、助詞“的”? 代詞 “他”?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無意義
遞進(jìn)? 修飾
7、特 只是。? 茍,表假設(shè),假如。? 踐,踩踏。
8、A
9、C
10、(1)愛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愛他;有利于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有利于他;憎恨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憎恨他;損害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損害他。
(2)這種兼愛有什么難實(shí)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實(shí)之于行的緣故。
11、D
12、B
13、A
14、D
15、(1)現(xiàn)在小范圍做不對的事,人們就都知道指責(zé)其錯誤;大范圍內(nèi)做,卻不知道指責(zé)其錯誤,反而跟著稱贊他為義舉。
(2)因此知道天下的君子,把義與不義的區(qū)別弄得很混亂了。
16、B
17、A
18、(1)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
(2)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個方面,而不知道另一個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觀推斷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er/1199483.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練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