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試卷說明:

西安市第一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度第二學(xué)期期末高二年級語文(先秦諸子選讀)試題命題人:劉軍旗 審題人:羅暢第Ⅰ卷(共30分)一、語言積累和運用:(共16分,每小題2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且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喟(kuì)然長嘆 舉一返三 暴虎馮(pín?)河 禍起蕭墻 B.屏(pín?)氣凝神 發(fā)奮忘食 簞(dān)食瓢飲 循循善誘C.郢書燕(yān)說 禮崩樂壞 斐(fěi)然成章 文質(zhì)彬彬 D.色厲內(nèi)荏(rěn) ?而不輟 曲肱(hón?)而枕 殺身成仁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實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小人之過也必文B.何以伐為 自伐者無功C.見其二子焉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D.吾與點也 天與之,人與之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冉有、季路見于孔子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B.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C.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 D.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4、下列句子與例句加點字詞類活用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欲潔其身A、足食,足兵 B、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C、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D、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5、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之以饑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沒有) 吾與點也(贊許)C、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貧困)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哪里)D、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途徑) 不遷怒,不貳過。 (重復(fù))6、下列各項中不全有通假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 鄉(xiāng)也吾見夫子而問知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B、 由也好勇過我 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C、 莫春者,春服既成 無欲速,無見小利D、 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7、下列常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能飲一杯無 、诰G蟻新醅酒  ③晚來天欲雪 、芗t泥小火爐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二、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共6分,每小題2分)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薄叭粍t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于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痹唬骸案覇枺骸]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保ㄟx自《孟子?萬章上》)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諄諄然命之乎 命:命令B.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示:顯示C.踐天子位焉 踐:登上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受:接受10.下面的句子,加點的字在意義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項是( ) A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 此之謂也B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 C 諄諄然命之乎 夫然后之中國D 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11.與“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B. 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C. 此之謂也D. 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三、課外文言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共8分,每小題2分) 孔子世家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弊迂暽?鬃釉唬骸百n,爾以予為多學(xué)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②”?鬃又茏佑袘C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④,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jì)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fàn)柖嘭,吾為爾宰⑤。?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注釋:①非與:難道不是嗎? ②一以貫之:意思是做人堅守一個根本的原則。 ③率:行走。 ④稼:種莊稼。穡:收莊稼。 ⑤宰:家臣,總管。(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節(jié))1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楚救陳,軍于城父 軍:駐扎 B.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當(dāng)權(quán)C.君子亦有窮乎 窮: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13.下列各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B.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趙走燕C.賜,而志不遠矣 某所,而母立于茲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14.下列各句句式特點不同類的一項是( ) A. 予一以貫之 B.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C. 吾何為于此 D. 人之不我行也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國、蔡國的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賢人,因而當(dāng)?shù)弥淹跻扇似刚埧鬃訒r,他們考慮到孔子入楚對已不利,就共同調(diào)發(fā)役徒把孔子圍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陳國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就連被孔子稱為最勇敢的子路這時也沉不住氣了。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驚而不變,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dǎo)的士節(jié)寫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貢對孔子“為什么受困在這里”的回答,雖然角度不同,子路認為:主張不被別人采納,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別人看不起;子貢認為:主張不被采納,是由于老師把標(biāo)準(zhǔn)定得太高,別人接受不了,應(yīng)該降低要求。但都對孔夫子之道表示質(zhì)疑,表現(xiàn)了二人“窮”境之中的信仰危機,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評。D.顏回認為正確的主張不被別人采納,自己仍堅持下去,這才顯出君子的修養(yǎng)。顏回對孔子的回答,做到審時知事而又篤信其道堅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孔子聽了顏回的議論感到欣慰,并許諾將來讓顏回擁有許多財產(chǎn),自己愿給他當(dāng)管家。第Ⅱ卷(共70分)三、16.翻譯下面的句子(共10分)①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5分)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5分)四、默寫(共6分,每空1分)17.補寫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知人者智,       。(2)謹庠序之教,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3)孟子曰:“民為貴, ,君為輕!保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于我如浮云!保5)孔子論述“學(xué)”與“思”關(guān)系的兩句是: ,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14分)孔 孟(有刪節(jié)) 黃仁宇 在儒家的傳統(tǒng)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圣,則有亞圣。既有《論語》,則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妒酚洝氛f:“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苯袢笋T友蘭,也把孔子比做蘇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圖。 但是我們仔細比較他們,卻也發(fā)現(xiàn)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顯的,《論語》中所敘述的孔子,有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不如孟子凡事緊張。所以大成至圣能夠以“君子坦蕩蕩”的風(fēng)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態(tài)度去保持他的悠閑?鬃恿铋T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贊許。而曾皙所說的,大致等于我們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459858.html

相關(guān)閱讀:湖南省益陽市一中2015-2016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