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題。
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學(xué)黃、老之術(shù),家業(yè)千金,厚自奉養(yǎng)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
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從足引脫其囊,以身親土。”其子欲默而不從,重廢
父命;欲從之,心又不忍,乃往見王孫友人祁侯。
祁侯與王孫書曰:“王孫苦疾,仆迫從上祠雍,未得詣前。愿存精神,省思慮,進(jìn)醫(yī)藥,厚自持。竊聞王孫先令
裸葬,令死者亡知則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將裸見先人,竊為王孫不取也。且《孝經(jīng)》曰‘為之棺槨衣衾’,是亦圣人之遺制,何必區(qū)區(qū)獨守所聞?愿王孫察焉。”
王孫報曰:“蓋聞古之圣王,緣人情不忍其親,故為制禮,今則越之,吾是以裸葬,將以矯
世也。夫厚葬誠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競以相高,靡財單幣,腐之地下;蚰私袢杖攵魅瞻l(fā),此真與暴骸于中野何異!且夫死者,終生之化,而物之歸者也。歸者得至,化者得變,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聲,乃合道情。夫飾外以華眾,厚葬以隔真,使歸者不得至,化者不得變,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聞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之為言歸也。其尸塊然獨處,豈有知哉?裹以幣帛,隔以棺槨,支體絡(luò)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為枯臘,千載之后,棺槨朽腐,乃得歸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堯之葬也,
?
木為
?
,葛
?
為緘,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
?
【
注】
。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損財于亡謂。今費財厚葬,留歸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謂重惑。于戲!吾不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漢書·楊胡
?
梅云傳》
【
注】?(ku
ǎn
),當(dāng)中挖空的木頭。
?(d
ú):小棺材。
?(l
ěi
),藤。?(ch
òu
),腐臭的氣味。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
A
.必亡易
吾意
易:
改變
B
.重廢
父命
廢:
廢除
C
.竊聞王孫先令
裸葬
先令:指示
D
.將以矯
世也
矯:
欺騙
6
.
下列各句,都能表現(xiàn)楊王孫
“
吾欲裸葬”
一組的是(
3
分)
(
)
①從足引脫其囊,以身親土
②重廢父命
③王孫苦疾
④將以矯世也
⑤靡財單幣,腐之地下
⑥不加功于亡用,不損財于亡謂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②⑤⑥
D
.
①④⑥
7
.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
A
.楊王孫在病重將要臨終時,叮囑他的兒子說:“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使自己返樸歸真,你一定不要違背我的心意。
B
.楊王孫的兒子認(rèn)為父親的想法難以理解,如果按父親的意思辦,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楊王孫的朋友祁侯請教。
C
.祁侯希望王孫仔細(xì)考慮圣人留下來的規(guī)矩——死者是要裝內(nèi)外棺材,穿衣服,蓋被子的。
D
.楊王孫裸葬是想以此來改變世俗之人越禮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別人炫耀、浪費錢財?shù)氖里L(fēng)。
8
.
翻譯下面的句子。(10
分)
⑴且夫死者,終生之化,而物之歸者也。(3
分)
⑵其尸塊然獨處,豈有知哉?(2
分)
⑶今費財厚葬,留歸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謂重惑。(5
分)
參考答案:
5
.A
(B
.廢:違背;C.
先令:事先立言;D
.矯:矯正、改變。)
6
.D
(“②重廢父命”和“③王孫苦疾”,兩項與王孫“吾欲裸葬”無關(guān)。)
7
.B
(B
項正確意思應(yīng)該是父命難違,又不忍心給父親裸葬。)
8
.(1
)況且人的死,是生命結(jié)束時的轉(zhuǎn)化,像物體的回歸自然一樣。
(2
)死者的尸體孤獨地停在那里,怎么會有知覺?
(3
)如今浪費錢財實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歸”,設(shè)置障礙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著的人什么也得不到,這叫做雙重的糊涂。
【參考譯文】
楊王孫是武帝時期的人。學(xué)習(xí)黃(帝)、老(子)“無為而治”的理論主張。家中產(chǎn)業(yè)上千,生活上供養(yǎng)自己非常豐厚,保養(yǎng)身體無所不至。等到生病臨終時,先給兒子留下遺言,說
:“我想死后裸身入葬,
來返回我的本質(zhì),一定不要改變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個布袋盛我的身體,葬到離地面七尺深的地方,尸體下葬后,從腳下扯下那布袋,使身體貼近土地。”他的兒子想默不依從,但父命難違;想按照父親的意思辦,又不忍心,就去見楊王孫的友人祁侯。
祁侯給楊王孫寫了封信說:“獲悉王孫被疾病折磨,我因急著要跟從皇帝到雍地祭祀,不能前去看望你。希望你能振作精神,不要過多地憂慮,好好看病吃藥,堅持愛惜自己的生命。我聽說王孫提前立言要裸體入葬。假如死人沒有知覺也就罷了,如果有知覺,像你說的那樣陳尸地下,裸體去見先人,我認(rèn)為你不應(yīng)該那么做。況且《孝經(jīng)》上說:‘死者是要裝內(nèi)外棺材,穿衣服,蓋被子的。’這也是圣人留下來的規(guī)矩,何必要拘泥于這種做法呢!希望王孫仔細(xì)考慮。”
楊王孫回信說:“我聽說古代的圣王,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看著他們的親人死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禮儀制度,現(xiàn)在卻超過了那些禮儀制度的規(guī)定,所以我準(zhǔn)備裸體埋葬,想要以此矯正世俗的厚葬風(fēng)氣。厚葬實在無益于死者,可是世俗之人卻爭著相互攀比,費盡財物錢財,使它們爛在地下。有的甚至今天才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來,這究竟和暴露尸骨在田野中有什么兩樣?況且人的死,是生命結(jié)束時的轉(zhuǎn)化,像物體的回歸自然一樣;貧w的能夠得其所,轉(zhuǎn)化的能夠順其變,這是事物各自復(fù)歸于它的本質(zhì)。返回本真就是進(jìn)入一種玄遠(yuǎn)的境界,無形無聲,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裝飾外表來向眾人夸耀華貴,用厚葬來阻隔死者返回本真,使該回歸的不能得其所歸,該轉(zhuǎn)化的不能順其變。這是使萬物失去他們各自的歸宿呀。況且我聽說,人的精神是天賦予的,形骸是地賦予的。精神離開形骸,各自回到它的本質(zhì),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說的就是‘歸’。死者的尸體孤獨地停在那里,怎么會有知覺?用絲織品包裹尸體,裝進(jìn)棺槨與土地隔絕,肢體被捆束,口里含著玉石,尸體不能腐化,千以后,棺槨腐朽,才能歸土,到達(dá)它真正的去處。由此而言,一個人死了何必用那么長時間去做土地的客人,而不返回真宅呢!從前帝堯安葬時,用掏空的木料做小棺材,用藤蔓當(dāng)繩索捆綁棺材。他的墓穴往下不隔絕
泉水
,往上不排出臭氣。所以說圣王在世的時候,對他的奉養(yǎng)容易滿足,死了容易安葬。
這是
不在無用的地方下工夫,不在沒道理的地方花錢財。如今浪費錢財實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歸”,設(shè)置障礙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著的人什么也得不到,這叫做雙重的糊涂。
唉!
我決不這樣做。” 祁侯說:“說得好!”于是(按楊王孫的遺愿)裸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547852.html
相關(guān)閱讀:“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