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其中選擇題12
分,每小題3
分;翻譯題10
分)
國之所以治亂者三,殺戮刑罰,不足用也。國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險阻,不足守也。國之所以富貧者五,輕稅租,薄賦斂,不足恃也。治國有三本,而安國有四固,而富國有五事。五事,五經(jīng)也。
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dāng)其位;二曰:功不當(dāng)其祿;三曰:能不當(dāng)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未明于朝者,則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與重祿;臨事不信于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過于君子,其為怨淺;失于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德義未明于朝而處尊位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于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有臨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用。三本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則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于國,道涂無行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眾。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務(wù)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wù)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眾,國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國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國之危也;民不懷其產(chǎn),國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則操國得眾;見賢能讓,則大臣和同;罰不避親貴,則威行于鄰敵;好本事,務(wù)地利,重賦斂,則民懷其產(chǎn)。
君之所務(wù)者五:一曰:山澤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國之貧也。二曰:溝瀆不遂于隘,鄣水不安其藏,國之貧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國之貧也。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不備具,國之貧也。五曰:工事競于刻鏤,女事繁于文章,國之貧也。故曰:山澤救于火,草木植成,國之富也;溝瀆遂于隘,鄣水安其藏,國之富也;桑麻植于野,五谷宜其地,國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備具,國之富也;工事無刻鏤,女事無文章,國之富也。 (《管子·
立政第四》)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功力未見于國者
見:表現(xiàn)
B.
而輕賦斂
輕:減輕
C.
正道捐棄
捐:舍棄
D.
溝瀆不遂于隘
遂:通,達
(答案:B
。輕:輕易。)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君之所慎者四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B.
德不當(dāng)其位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C.
則大臣和同
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D.
而邪事日長
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答案:D
。A
助詞,---
的事;助詞,---
的人。B
代詞,他的;代詞,那。C
連詞,表承接,就;連詞,表選擇,“
不是,就是”
。D
連詞,并列關(guān)系)
7.
下列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是故國有德義未明于朝而處尊位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于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有臨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用
A.
是故/
國有德義未明于朝/
而處尊位者/
則良臣不進/
有功力未見于國/
而有重祿者/
則勞臣不勸/
有臨事不信于民/
而任大官者/
則材臣不用
B.
是故國有德義未明/
于朝而處尊位者/
則良臣不進/
有功力未見/
于國而有重祿者/
則勞臣不勸/
有臨事不信/
于民而任大官者/
則材臣不用
C.
是故/
國有德義未明于朝而處尊位者/
則良臣不進/
有功力未見于國而有重祿者/
則勞臣不勸/
有臨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
則材臣不用
D.
是故國有德義/
未明于朝而處尊位者/
則良臣不進/
有功力/
未見于國而有重祿者/
則勞臣不勸/
有臨事/
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
則材臣不用
(答案: C
。)
8.
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國家的治理取決于治國者在用人方面要注重其品德、能力、功勞分別與其地位、俸祿、官職相當(dāng)。
B.
國家的安定,取決于四個條件,不僅要靠城郭險阻來固守,還需要選賢舉能、嚴明賞罰和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C.
國家之所以富足,取決于五個條件,只用輕收租稅、薄取賦斂的辦法是靠不住的。
D.“
五事”
主要講述發(fā)展林業(yè)、水利、五谷、桑麻、六畜、瓜果、工藝制作的重要性。這“
五事”
乃是五項綱領(lǐng)性措施。
(答案:8
。治國者用人的品德、功勞、能力分別與其地位、俸祿、官職相當(dā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574934.html
相關(guān)閱讀:“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