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文本巧促課堂生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郭天莉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永恒的話題。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以下做法,頗有收獲,與大家共享。

一、援引詩句,《安塞腰鼓》難句解析成美點

學習《安塞腰鼓》第18~22段“擊鼓的后生”部分,體會洋溢著生命激情的腰鼓。

生:“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這句怎么理解?

師:我們從句子的修辭角度思考。

生: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江南比作易碎的玻璃,寫出了不能在江南打腰鼓。

(學生的理解不深,怎么辦?我在急速地思考著。從詩句入手。)

師:提起江南,我們想到的是“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采蓮姑娘“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江南是“小橋流水人家”,是柔媚,是婉約。而黃土高原呢?是“大風起兮云飛揚”,是……

生:是豪放。

(我笑了。我感覺他懂了。)

師:是粗獷,是豪放,只有這里才有承載原始生命力的厚實的土層啊!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所以作者深情地贊頌“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生深情而高昂地誦讀“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二、多角度追問,“藤野先生”栩栩如生

師:初到仙臺,“我”跟著藤野先生學骨學。開學一星期,他要了“我”抄的講義。拿回時,我的態(tài)度——

生:很吃了一驚,同時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

師:為什么吃驚?

生:他批得太細了。

師:他是日本老師,“我”是中國學生。在當時,很多日本人瞧不起中國人!

(補充背景資料:那時,日本國勢漸強,稱霸東亞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國內(nèi)到處彌漫著蔑視中國人的氣息。)

師:為什么不安?

生:學得不夠扎實吧!

師:感激。為什么?

生:就覺得他對我這么好,心里感激他。

師:帶著吃驚、不安和感激,把這句話大聲讀出來。

生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師:這句話里的哪一個詞讓你特別有感受?

生:“從頭到末”,說明藤野先生改得仔細。

生:“都”,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改得很全。

生:“添改”看出我學的并不好,但他并沒嫌棄我,而是幫我把漏的補上,錯的改正。

生:運用關聯(lián)詞“不但……連……也”,讓我們看到藤野先生改的方面之多。

(師出示文字:當我學骨學的時候,當我學血管學的時候,當我學神經(jīng)學的時候……他在一絲不茍地給我添改講義。

一學期也就罷了,一學期又一學期。∥页囊槐局v義也就罷了,一本又一本!只關注他教的醫(yī)學專業(yè)也罷了,連文法錯誤也一一訂正!所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當一位老師,對他的工作,用心經(jīng)營的時候,他是令人敬重的;當一位老師,對他的學生,用心呵護的時候,他是令人敬仰的;當一位老師,在民族歧視肆意橫流的環(huán)境里,對一個弱國的學生,敞開心扉,熱情接納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寬廣的胸懷,人性的善良。他是偉大的。)

師:讀書,不僅要關注印在紙上的文字,更要關注印在心里的感受、感情。

三、反思

以上兩個案例均出自我平時的課堂教學。

我越來越感受到,對于難句的理解,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設置適中的坡度,緩緩前行,學生領會得才真、才深,切不可急于求成。

不懼意外,珍視課堂生成。記得初登講臺時,很害怕學生有新問題冒出來。從教近二十年,我才逐漸明白,不能懼怕新問題。課堂上新問題誕生時,正是學生思維迸射火花時,亦是課堂出彩時。教師要善于捕捉,抓住有利時機深入引導,課堂才會精彩不斷。教師要因勢利導,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最主要的是不越俎代庖。有的學生思維有深度、有創(chuàng)意,教師要懂得呵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前預見并及時捕捉學生學習中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教學意外”,以做到適時引導、有效點撥。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胸中有丘壑,才能指導學生;教師豐富的積淀、廣闊的視野、如珠的妙語,更能為課堂平添一份靈動,引導課堂教學走向深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20137.html

相關閱讀: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