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zhì)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把我“依‘愿’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改善的空間’,依‘愿’‘懺悔’”的做法,形容為“讓‘愿’來領(lǐng)航”之后,他又好奇地問我:“依‘愿’來‘懺悔’,和以‘貪’、‘嗔’、‘癡’來‘反省’,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我說:“一般來說,‘反省’會給人‘找過錯’的感覺,容易有壓力 ,但是,我倒覺得是在尋求心靈的‘自在’。”
他好奇地問:“怎么說?”
我說:“剛開始,我每天抽時間省視自己的言行,找自己犯‘貪’、‘嗔’、‘癡’,該‘懺悔’的地方。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就變成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可以減少我做了、說了,事后再來‘懺悔’的狀況,很像企業(yè)的‘源流管理’吧?”
他問:“你這么做,和尋求心靈的‘自在’有什么關(guān)系?”
我說:“關(guān)系可大了,不過,這要慢慢說。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想要’什么,或者‘喜歡’什么時,我就進一步思考我為什么‘想要’、‘喜歡’這個東西?”
我接著說:“當我‘不要’什么,或者‘討厭’什么時,也是同樣。”
他說:“這個道理我懂,當我們‘不要’什么、‘討厭’什么時,我們就一定有我們所‘要’、所‘喜歡’的什么。其實,‘要’與‘不要’、‘喜歡’與‘討厭’是一體兩面的展現(xiàn)方式。但是,這和尋求心靈的‘自在’有什么關(guān)系?”
我說:“不急,不急,您慢慢聽我說。您知道,當我們有‘求’、有‘欲’、有‘愛’、有‘染’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就可能有‘貪’的那么一個‘動機’。”
他不解地問:“什么是‘有求’、‘有欲’、‘有愛’、‘有染’?”
我說:“‘有求’、‘有欲’就是我們所說的‘想要什么’;‘有愛’就是我們所說的‘喜歡什么’;如果,‘想要’、‘喜歡’嚴重到變成‘習慣’、甚至是‘成癖’、‘迷戀’的程度,那就叫‘有染’。”
他繼續(xù)問:“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為什么‘喜歡’,和尋求心靈的‘自在’有什么關(guān)系?”
我說:“當我們‘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喜歡’什么,或者‘討厭’什么時,我們所‘要的’、‘喜歡的’,就會吸引我們?nèi)プ非;我們?lsquo;不要的’、‘討厭的’,我們就會想盡辦法讓它不會發(fā)生,或者避開它;我們的心靈就這樣受到它們的支配、左右。”
他問:“那又要如何尋求自己心靈的‘自在’?”
我說:“透過‘覺悟’。”
他問:“什么是‘覺悟’?”
我說:“‘覺悟’就是比‘知道’更深一層的‘體證’。”
他不解地問:“你能不能說具體一點?”
我反問他:“您知道‘煩惱’和‘想要的’、‘喜歡的’有什么關(guān)系嗎?”
他說:“這個問題簡單,得不到‘想要的’、‘喜歡的’,就會有‘煩惱’;面對‘不想要的’、‘不喜歡的’,也會有‘煩惱’;‘想要的’、‘喜歡的’,持久不了,也會有‘煩惱’;滿足了‘想要的’、‘喜歡的’,又會有新的‘想要的’、‘喜歡的’,就又有了新的‘煩惱’。”
我說:“對!對!就是這個意思。那您知道,‘有煩惱,心靈就不自在;沒有煩惱,心靈就能自在’這個說法嗎?”
他說:“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不過,聽來還滿有道理的。”
我說:“聽到、了解、認同,就叫作‘知道’,如果,進一步能觀察到自己真正‘想要’、‘喜歡’、‘不要’、‘不喜歡’的是什么,發(fā)現(xiàn)它們造成自己什么樣的‘煩惱’,更能擺脫這些‘煩惱’,真正體驗到自己心靈的快樂、自由、自在,那就叫‘覺悟’了,透過這樣的‘覺悟’,就能開拓自己心靈的‘自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nlp/3763.html
相關(guān)閱讀:NLP:一門無與倫比的身心科技
NLP的威力
如何運用NLP技巧處理負面情緒
NLP自修三階段
NAC神經(jīng)鏈調(diào)整術(shù)六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