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rèn)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出自] 蘇軾 《江城子》
《江城子》
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2)十年:指結(jié)發(fā)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應(yīng)念平聲liáng(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yuǎn),故稱“千里”。(5)“塵滿面”兩句,形容年老憔悴。(6)孤墳: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其妻王氏之墓。(8)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9)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軒:門窗(10)顧:看。(11)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翻譯: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yuǎn)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yīng)該不會認(rèn)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xiāng),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譯文】
十年生死相隔音訊渺茫,即便是強忍著不思念,你的形影也永遠(yuǎn)難忘。如今你靜臥在千里外的孤墳里,我到哪里去訴說心中的凄涼。縱此相見了你也不會認(rèn)出我,我現(xiàn)在是滿臉塵土,兩鬢如霜。
夜里我在夢中忽然返回家鄉(xiāng),在小屋的窗前,你正打扮梳妝。我們相對無言默默凝望,只有淚水簌簌流下千行。料想年年最讓我傷心的地方,就在這明月之夜,長滿小松林的墳岡。
【賞析】
本詞為悼亡詞名作,是蘇軾懷念亡妻王弗所作。蘇軾十九歲時,與四川青神縣鄉(xiāng)貢進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的王弗完婚。王氏賢良聰慧,終日陪伴蘇軾讀書,二人情深意切,十分恩愛。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王氏病逝;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到密州任知州。雖時隔十年,他仍然對王弗一往情深,因夜中夢見亡妻,于是寫下這首凄楚哀怨的悼亡詞。本詞開了悼亡詞之先河,被推崇為悼亡詞中絕唱。
上片抒寫對亡妻永遠(yuǎn)難忘的思念之情和愛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涼、辛酸和傷痛。詞以十年里雙方生死隔絕開篇,直陳難忘對亡妻的懷念之情。“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表達(dá)了內(nèi)心無處訴說的苦悶之情。十年來,詞人在仕途中顛沛波折,歷經(jīng)憂患,早已是“塵滿面,鬢如霜”,恐怕妻子認(rèn)不出自己了,把對妻子的想念與現(xiàn)實中自己的遭遇聯(lián)系起來,既道出了死者孤墳的凄涼,也寫出了生者的辛酸。
下片寫夢會亡妻,妻臨窗而作,對鏡梳妝,再現(xiàn)當(dāng)年閨房生活情景。這樣幸福的生活場景,反襯出今日無處無人訴說的悲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刻畫夢中悲傷相見的場面,此時酸甜苦辣涌上心頭,卻相對無言默默凝望,只有淚水簌簌流下千行,表現(xiàn)了深摯的夫妻情意。直到從夢中醒來,詞人仍然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清冷的明月之夜,長滿小松林的墳岡,都是自己思念妻子而柔腸寸斷的地方,表達(dá)出對亡妻永不能忘懷的濃郁情思。
全詞感情凝重,詞人將夢境與現(xiàn)實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思巧妙,筆法率直,格調(diào)高尚、凄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312368.html
相關(guān)閱讀:荷笠?guī)﹃枺嗌姜殮w遠(yuǎn)
季節(jié)_詩歌鑒賞
拉伊莎_詩歌鑒賞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