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我一見彩虹高掛藍天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一見彩虹高掛藍天

[英國]華茲華斯

我一見彩虹高桂藍天

心兒就跳動不止;

小時候我就是這般情形;

成年了依然有此心境;

但愿年老時仍不會改變。

要不,讓我死!

兒童既然是成人的父親,

我就能指望這天然的謙恭,

自始至終貫穿我的今生今世。

(彭少健譯)

【賞析】

這首詩寫于1802年,是華茲華斯詩作中一首頗富哲理意蘊的抒情短詩,通常被認為較完整地表達了詩人的自然哲學(xué)理論,也有論者稱該詩是詩人“自然兒童觀的總綱”。

詩人一開篇講自己一見到藍天上的彩虹就會激動不已,接下來用稍顯平淡的三行詩來表達對這種心境的永恒的訴求:“小時候我就是這般情形;/成年了依然有此心境;/但愿年老時仍不會改變。”這樣的排列在上仿佛顯得乏味平淡,但詩人忽然爆出一句——“要不,讓我死!”這樣的轉(zhuǎn)折振聾發(fā)聵,讓人震撼。在詩人眼里,對藍天彩虹的欣喜和激動就是對大自然保持著交流能力,而這種能力倘若喪失,詩人就將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園,那么還不如“讓我死!”。隨后詩人表達了他耐人尋味的哲理思考:“兒童既然是成人的父親,/我就能指望這天然的謙恭,/自始至終貫穿我的今生今世。”“兒童是成人的父親”源出華茲華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前輩詩人彌爾頓,后者在《復(fù)樂園》第四卷中說:“兒童引導(dǎo)成人,像晨光引導(dǎo)白晝。”華茲華斯通過這個意象來闡釋他對于人和自然關(guān)系的認識,他認為人在時代,不僅能感受自然的美景,而且能體悟到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永恒的宇宙精神,因為嬰兒剛剛來自天堂,與自然合一,童年離天堂不遠,也能蒙受自然的恩澤,保持心靈的純凈。而成人時期則被各種世俗生活所累,靈魂因喧囂污染蒙垢,心靈則變得冷漠孤獨,逐漸失去與自然交流的能力,從而也疏離和背叛了童年的生命本真。所以,童年才是人生的極盛時期。但是有一種人可以一生都保持著童年時代的敏感和純粹,這就是詩人。華茲華斯認為做詩人的條件就是要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銳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熱忱和溫情”。所以詩人就是要將童年時的心境保持至成年、老年。

詩末的兩行“我就能指望這天然的謙恭,/自始至終貫穿我的今生今世”,與詩首相呼應(yīng),反義詞。詩人再次表達了希望終生保持童年的本色與趣味,終生保持童年時與自然的感悟和溝通,終生與自然相依相伴的愿望。(范萍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0594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