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原文
并序:丁酉歲,吾北征。出自薊門,歷觀燕之舊都,其城池霸異,跡已蕪沒矣。乃慨然仰嘆。憶昔樂生、鄒子,群賢之游盛矣。因登薊丘,作七詩以志之。寄終南盧居士。亦有軒轅之遺跡也。
軒轅臺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云隈。
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悵已矣,驅(qū)馬復歸來。
樂生
王道已淪昧,戰(zhàn)國競貪兵。
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燕太子
秦王日無道,太子怨亦深。
一聞田光義,匕首贈千金。
其事雖不立,千載為傷心。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義良獨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劍誠已矣,感我涕沾衣。
鄒衍
大運淪三代,天人罕有窺。
鄒子何寥廓,漫說九瀛垂。
興亡已千載,今也則無推。
郭隗
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
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翻譯
、薊丘:舊址在北京市德勝門外。盧居士藏用:盧藏用,字子潛,陳子昂的好友。
2、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所居,遺址在河北涿鹿縣西南。
3、燕昭王: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為君主。
4、阪:一作“館”。
5、樂生:即樂毅。
6、燕太子:戰(zhàn)國燕王喜之子,名丹。
7、田光先生:田光,燕國處士。
8、徇:一作“循”。
9、太:一作“丹”。
0、鄒衍:戰(zhàn)國時齊人。
、推:一作“為”。
2、郭隗:燕昭王客卿。
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賞析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五言組詩,這組詩作于神功元年(697年)。當時建安王武攸宜討伐契丹,陳子昂為隨軍參軍。他多次進言俱遭排斥,遂登薊丘覽古,賦詩寄好友盧藏用。這七首詩緬懷了燕昭王、燕太子丹、樂毅、田光、鄒衍、郭隗等人的事跡,體現(xiàn)了作者對盛世的向往、對古賢豐功偉績的追慕,同時抒發(fā)其生不逢時、壯志未酬的感慨。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共七首,第一首憑吊軒轅古臺;第二首憑吊碣石館、黃金臺,緬懷燕昭王;第三首贊頌樂毅的功勛;第四首追憶燕太子丹的往事;第五首頌贊田光勇于為正義獻身的氣節(jié);第六首贊頌鄒衍的探索精神;第七首抒寫對郭隗的仰慕之情。這組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盛世的向往、對古代賢人豐功偉績的追慕,同時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壯志未酬的感慨。其基本內(nèi)容,與《登幽州臺歌》一樣,帶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充滿進取精神的對政治、道德、命運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觀點與思考。因此,這組詩也是陳子昂實踐其提倡的“興寄”“風骨”理論的代表作品。
陳子昂的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286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