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注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寫眼前的景象。瀟瀟暮雨在遼闊江天飄灑,經(jīng)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涼。

2、霜風(fēng):指秋風(fēng)。

3、凄緊:凄涼緊迫。

4、關(guān)河:關(guān)塞與河流,此指山河。

5、殘照:落日余光。當(dāng),對。

6、是處:到處。

7、紅衰翠減:指花葉凋零。

8、苒苒(rǎn):形容時光消逝,漸漸(過去)的意思。

9、物華:美好的景物。

0、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

、渺邈(miao3):遠貌,渺茫遙遠。

2、歸思(舊讀:sì,做心緒愁思講):渴望回家團聚的心思。

3、淹留:長期停留。

4、佳人:美女。古詩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懷念的對象。

5、?(yóng)望:抬頭凝望。?,一作“長”。

6、誤幾回: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只當(dāng)作心上人的歸舟。

7、天際,指目力所能達到的極遠之處。

8、爭(zěn):怎。處:這里表示時間。

9、恁(nèn):如此。

20、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專注不已。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翻譯

佇立江邊面對著瀟瀟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滌清冷的殘秋。漸漸地雨散云收秋風(fēng)逐漸緊,山河冷落落日余暉映照江樓。滿目的凄涼到處是花殘葉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經(jīng)歇休。只有長江水默默地向東流淌。

其實我實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鄉(xiāng)遙遠不可及之處,一顆歸鄉(xiāng)的心迫切難以自抑。嘆息這幾年來四處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處滯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邊畫樓,眺望我的歸舟誤認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樓眺望,心中充滿了思念家鄉(xiāng)的憂愁苦悶?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賞析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的一首詞,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后清秋的傍晚,關(guān)河冷落夕陽斜照的凄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xiāng)急切思念歸家之情。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全詞一層深一層,一步接一步,以鋪張揚厲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現(xiàn)了登樓憑欄,望鄉(xiāng)思親的羈旅之情。通篇結(jié)構(gòu)嚴密,迭宕開闔,呼應(yīng)靈活,首尾照應(yīng),很能體現(xiàn)柳永詞的藝術(shù)特色。

詞的上片寫作者登高臨遠,景物描寫中融注著悲涼之感。一開頭,總寫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頭兩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庇谩皩Α弊肿黝I(lǐng)字,勾畫出詞人正面對著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跋础弊稚鷦诱媲校瑵撏赋鲆环N情心。“瀟”和“灑”字,用來形容暮雨,仿佛使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雨的動態(tài)。接著寫高處景象,連用三個排句:“漸霜風(fēng)凄慘,關(guān)何冷落,殘照妝樓。”進一步烘托凄涼、蕭索的氣氛,連一向鄙視柳詞的蘇軾也贊嘆“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所謂“不減唐人高處”,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壯闊大;凄冷的寒風(fēng)和著瀟瀟暮雨緊相吹來,關(guān)山江河都冷落了,殘日的余輝映照著作者所在的高樓,所寫的每一個景色里,都滲透著作者深沉的感情。這三句由“漸”字領(lǐng)起。雨后傍晚的江邊,寒風(fēng)漸冷漸急,身上的感覺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涼!瓣P(guān)河”星是冷落的,詞人所在地也被殘陽籠罩,同樣是冷落的,景色蒼茫遼闊,境界高遠雄渾,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涼圖景,也滲透進了天涯游客的憂郁傷感。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這兩句寫低處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這既是景物描寫,也是心情抒發(fā),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變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許多感觸,何況又是他鄉(xiāng)做客之人。作者卻沒明說人的感觸,而只用“長江無語東流”來暗示出來。詞人認為“無語”便是無情。“惟有”二字暗示“紅衰翠減”的花木不是無語無情的,登高臨遠的旅人當(dāng)然更不是無語無情的,只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對長江水的指責(zé)無理而有情。在無語東流的長江水中,寄托了韶華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nèi)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詞的下片由景轉(zhuǎn)入情,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寫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換頭處即景抒情,表達想念故鄉(xiāng)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鄉(xiāng)思的矛盾心理。從上片寫到的景色看,詞人本來是在登高臨遠,而下片則用“不忍登高臨遠”一句,“不忍”二字領(lǐng)起,在文章方面是轉(zhuǎn)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太遠是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更是引起相思的凄涼景物,自然使人產(chǎn)生不忍的感情!巴枢l(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實際上這是全詞中心!皣@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這兩句向自己發(fā)問,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鄉(xiāng)的凄苦之情,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jīng)歷。捫心問聲究竟是為了什么原因。問中帶恨,發(fā)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難歸的深切的悲哀。有問無答,因為詩人不愿說出來,顯得很含蘊。一個“嘆”字所傳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緒,和回顧茫然的神態(tài),準(zhǔn)確而又傳神!跋爰讶,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又從對方寫來,與自己倚樓凝望對照,進一步寫出兩地想念之苦,并與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應(yīng)。雖說是自己思鄉(xiāng),這里卻設(shè)想著故鄉(xiāng)家人正盼望自己歸來。佳人懷念自己,處于想象。本來是虛寫,但詞人卻用“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樣的細節(jié)來表達懷念之情。仿佛實有其事,見人映己,運虛于實,情思更為悱側(cè)動人。結(jié)尾再由對方回到自己,說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會埋怨自己不想家,卻不知道“倚闌”遠望之時的愁苦。“倚闌”、“凝愁”本是實情,但卻從對方設(shè)想用“爭知我”領(lǐng)起,化實為虛,顯得十分空靈,感情如此曲折,文筆如此變化,實在難得。結(jié)尾與開頭相呼應(yīng),理所當(dāng)然地讓人認為一切景象都是“倚闌”所見,一切歸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思鄉(xiāng)之苦和懷人之情。

柳永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3592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