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安石《棋》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王安石《棋》原文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zhàn)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

王安石《棋》翻譯

待更新

王安石《棋》賞析

《棋》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以棋寫事,通過對棋的描寫表達出了棋中的人生哲理。這是一首格調清新、興味盎然的七絕小詩,詩雖短,卻在中國圍棋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此詩中,我們可以管窺中國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維方式,進而透視通過圍棋流露出的民族性格。

從詩中不難看出:詩的一開頭,作者就將圍棋定位為“戲事”,在王安石看來,弈棋,只不過是一種游戲而已,犯不著較真。他認為,所謂的“真情”才是最重要的。首句中,對“戲事”與“真情”的取舍十分明朗,而一個“莫將”,更是強調了這種態(tài)度的堅決。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第二句才自我陶醉似的說:“且可隨緣道我贏”。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種勝負不縈于心的超脫境界,而事實上,卻恰恰是他太在意勝負了。這和蘇軾的“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是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的。對勝負,蘇軾看得淡、看得開,只要沉浸在圍棋的樂趣中,勝敗輸贏都可不必掛懷,但他對勝負的事實本身還是尊重的。王安石則不然,對于他,勝負是可以隨意地“判定”的!暗牢亿A”,一個“道”字,恰好說明事實上作者是輸了。既然輸了,還偏偏要說,可以算作是自己贏了。試想,若是真的淡泊勝負,何至于要用這樣的“精神勝利法”來為自己輸棋解嘲呢?由此可見,前面之所以將圍棋目為游戲之事,也不過是他自己棋力差,心虛而已。

詩的結尾,是王安石對圍棋的理性認識,也是他為自己“淡泊勝負”所找的理由。既然一局棋罷,黑白棋子裝入奩(即棋罐)中,空空如也的棋枰上便什么都沒有了。是非成敗,轉頭即空,哪還有什么分別?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圍棋,在包括王安石在內的許多文人那里,只是“小道”,只是一種玩物而已,只要自己高興,勝負成敗都可以褻瀆。在這些文人看來,下棋,不過是自己顯示逍遙閑適的手段罷了。文人尚且如此,輪到帝王那里,像康?亂局之類的事又何足為怪?

王安石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06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