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三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命題學校 繁昌一中第Ⅰ卷(閱讀題 共66分)一、論述類文章閱讀(9分,共3小題,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對孔子思想中“時”的認識對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認為“仁”是其核心,相關討論也較為充分。其實,孔子思想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時”?鬃釉凇墩撜Z?微子》中對被稱為賢人的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過褒獎有加的評價,但談到自己時卻說,“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边@里的“無可無不可”,說的是萬事萬物沒有什么絕對不變的,可與不可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之間存在著辯證的統(tǒng)一。也可以說,孔子是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的,認為矛盾的雙方可以轉化,一切都應相機行事、依時而定!墩撜Z?里仁》中說:“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边@是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做、不要怎樣做,只要怎樣合理恰當就怎樣去做。對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都要順應時勢,相機行事,擇善而從,力求得體,以獲得最佳效果?鬃又鲝堄鍪乱罆r而定,靈活應對,但這絕非沒有原則地肆意妄為。其實,在孔子思想中,“時”與“仁”是交融會通的,依時而定的所作所為,正是為了爭取實現(xiàn)仁道的遠大理想!墩撜Z?陽貨》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公山弗擾盤踞在費邑圖謀叛亂,召孔子去,孔子答應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擾是叛臣,反對孔子去?鬃诱f:“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給我機會,我是不會錯過時機的,我將余使周文王、武王的仁義之道復興在東方!由此可見,孔子的“時”是和他所主張的“仁”密切相關的,為了實現(xiàn)仁道的遠大理想,有時需要采取靈活變通的手段。從對管仲的評價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時”與“仁”的交融會通?鬃影选笆戮灾摇弊鳛閷Τ枷碌囊蟆5斦摷肮苤贂r,孔子卻沒有拘泥于成見。歷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輔佐公子糾,當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繼承君位后,召忽自殺以殉,而管仲卻成了齊桓公的宰相。子貢從常理出發(fā),認為管仲的行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并不這樣看,相反,他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和天下政治統(tǒng)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認為正是由于管仲,齊桓公得以稱霸諸侯,并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著這一恩賜。這里,孔子把對人民、對天下一統(tǒng)有大德的政治作為稱作仁。這的確是孔子的遠見卓識,他第一次明確了仁不僅是個人品德,而且還應包含政治作為。這正反映了孔子在評判人物時順應潮流、依時而定的“時”的觀念。實際上,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一切依時而定的思想,正體現(xiàn)了他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處、恰到火候的狀態(tài),就是“時中”。孟子發(fā)展了“時中”的思想,引入了“執(zhí)中”“有權”的觀念!睹献?離婁》:“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边@里的“權”就是因時而變、順勢變化的意思!碑斏┳拥暨M水里,就必須援之以手,將其救起,再講男女授受不親,就是見死不救、不仁不義了。在這里,“時”與“仁”最終得以會通融和,“時”的變通是為了實現(xiàn)“仁”的理想。總之,孔子思想中“時”的觀念,反映了孔子順應時勢、因時制宜的辯證觀點,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內涵。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小題1】下列關于孔子思想中“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所說“無可無不可”,即“可”與“不可”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說明了孔子的“時”的思想是辯證法的源頭。B.“無適也,無莫也”說明對孔子而言,為擇善而從,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都要順應時勢,相機行事,以獲得最佳效果。C.公山弗擾盤踞在費邑圖謀叛亂,召孔子去,孔子不顧子路的反對,意欲前往。孔子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待“時”而動的觀念。D.孔子不拘泥于“事君以忠”的成見,從而否定了管仲“非仁”,反映了他在評判人物時順應潮流、依時而定的“時”的觀念。【小題2】下列對“時”與“仁”的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孔子的思想中“時”與“仁”是交融會通的,他主張遇事依時而定,靈活應對,而這依“時”而動的原則則是“仁”。B.“時”與“仁”密切相關,孔子應“非仁”的公山弗擾之召前往,是想使周文王、武王的仁義之道復興在東方,所采取的變通的“時”的手段。C.“時”與“仁”交融會通,對“仁”的內涵可“依時而定”,管仲以前“事君以忠”為“仁”,管仲以后“仁”則變?yōu)閷θ嗣、對天下一統(tǒng)有大德的政治作為。D.孟子引入了“執(zhí)中”“有權”的觀念,使“時”與“仁”最終得以會通融和。嫂子掉進水時,就不能再講男女授受不親而不援之以手。在這里,“時”是手段,“仁”是理想!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時”與“仁”同為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但人們只注意到了“仁”并對其做了充分的討論,而忽視了“時”的思想。B.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在當時被稱為賢人,孔子對他們的德行作過褒獎有加的評價,但他卻不想模仿他們的作為,也不贊成人們模仿他們。C.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輔佐公子糾,當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繼承君位后,召忽因受儒家“事君以忠”思想的影響自殺以殉,因而得到子貢的肯定。D.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一切依時而定的思想,體現(xiàn)了他的中庸思想,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內涵。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二、古詩文閱讀(32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每題3分,共9分)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軍揖太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風俗。偃矯制①,使膠東、魯國鼓鑄鹽鐵。還,奏事,徙為太常丞。御史大夫張湯劾偃矯制大害,法至死。偃以為《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萬民,專之可也。湯以致其法,不能詘其義。有詔下軍問狀,軍詰偃曰:“古者諸侯國異俗分,百里不通,時有聘會之事,安危之勢,呼吸成變,故有不受辭造命專己之宜;今天下為一,萬里同風,故《春秋》‘王者無外’。偃巡封域之中,稱以出疆,何也?且鹽鐵,郡有余臧,正二國廢,國家不足以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辭,何也?偃直矯作威福,以從民望,干名采譽,此明圣所必加誅也。”偃窮詘。初,軍從濟南當詣博士,步入關,關吏予軍?②。軍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③,還當以合符。”軍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傳還!睏?而去。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關吏識之,曰:“此使者乃前棄?生也!碑敯l(fā)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被堅執(zhí)銳,當矢石,啟前行。駑下不習金革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愿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兇于單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④,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詔問畫吉兇之狀,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避娝焱f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屬。越相呂嘉不欲內屬,發(fā)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軍死時年二十余,故世謂之“終童”。(選自《漢書》,有刪節(jié))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xū,古時出入關卡的憑證,用帛制成。③傳:zhuàn,憑證。④孤于外官:孤,遠;外官,指使者之職!拘☆}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博士徐偃使行風俗 行:巡察B.臣宜被堅執(zhí)銳 被:披、穿C.不足以亢一方之任 亢:對抗?D.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羈:束縛【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①為復傳,還當以合符 ②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C.①此使者乃前棄?生也 ②見犯乃死,重負國D.①軍無橫草之功 ②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終軍年少時以口才好、知識廣博而聞名,正因為他通曉《春秋》,才能發(fā)現(xiàn)徐偃解經(jīng)的破綻,同時他的能言善辯在駁斥徐偃狡辯時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B.徐偃出使外國時,假托皇帝的命令,獨斷專行,事發(fā)后對張湯的彈劾巧言狡辯。終軍審理此案,接連詰問,使徐偃理屈詞窮,最終承認自己有罪該死。C.當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時,終軍表示:自己過去沒有什么功勞,現(xiàn)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當好使者的助手,出謀劃策,趨吉避兇。D.南越和漢朝和親,終軍成功地完成了說服南越王的任務,可是由于南越宰相呂嘉不愿意歸順漢朝,出動軍隊殺害南越王以及漢朝使者,年僅二十多歲的終軍也不幸遇難!拘☆}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分)(1)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關吏識之(4分 )(2)軍遂往說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屬。(3分 )(3)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侯問武,而收系張勝。(3分 )(《蘇武傳》)認自己有罪該死”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偃窮詘”,并沒有提到承認自己罪該萬死。所以選B?键c: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拘☆}4】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7分)淡黃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幢M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安徽省蕪湖市三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306616.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蚌埠二中2019年高一自主招生語文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