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是一種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耳聞其音,心通其情,意會其理的綜合閱讀活動;是從字、詞、句到段、篇,從文字到語音語義,從表層意思到深層含義,
潛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復朗讀中潛心涵泳、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會詞語、疏通文脈、捕捉作品藝術(shù)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領(lǐng)略作品的韻味意境,體會作品的語言藝術(shù),通達作品的奧妙之處,化古人的神氣為自己的神氣。久之,就會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潛移默化中熟稔詞語、貫通語法、修辭規(guī)律,形成靈敏的語感。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會用的教學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主要手段。詩詞是凝練的語言藝術(shù),內(nèi)容高度濃縮,內(nèi)涵極其豐富,需要反復朗讀,才能了解詩意、體會詩情、領(lǐng)略詩境。因此可將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精講多讀、以讀代品、領(lǐng)略詩境。在現(xiàn)當代語文教學論的語境下,朗讀在古詩文閱讀鑒賞之中有重要的作用。朗讀可以體現(xiàn)個人對文本內(nèi)涵的自我闡釋,可以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多邊活動,可以調(diào)節(jié)閱讀課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可以使讀者對文本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完成審美的再創(chuàng)作。朗讀還具有凈化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具有對語言的仿擬作用等。既然如此,如何使朗讀在古詩文閱讀鑒賞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呢?
一
要善于營造朗讀情境
朗讀需要朗讀者披文入情、析文入理,準確地把握古詩文文本的情感基調(diào)與變化脈絡。古詩文寫作代離現(xiàn)在久遠,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要讓學生反復朗讀,帶著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讀,盡情發(fā)揮想象,在自己的腦海中建構(gòu)出形象生動的畫面。但僅僅依靠文字、聲音的媒介,僅僅依靠想象而入情入境,往往比較單調(diào)、空泛。因此,可采用背景音樂、圖像再現(xiàn)、視頻剪輯等手段來營造一個富有情感共鳴性的空間,這樣朗讀者可以更充分地親近文本。營造朗讀情境,要做到境與情諧,才能激發(fā)學生準確理解、體會文本的情感。如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可讓學生欣賞《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音樂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渾的歌聲與課文相同的歷史內(nèi)容使學生未進入詞境就產(chǎn)生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慨。學生自然就會設想,一代文豪蘇軾面對滔滔江水會抒發(fā)一種怎么樣的情懷呢?這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欲望,然后在雄渾豪放的音樂伴奏下朗讀此文,讓學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氛圍中。
二
要把握好朗讀的時機
閱讀鑒賞課往往是朗讀、講解、賞析、討論、問答等多種活動方式交錯運用的,什么時候采用朗讀的方式,采用哪一種朗讀方法,才能取得好效果?這是值得斟酌的。為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了解其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可在講析前指名學生朗讀;為激發(fā)學生閱讀鑒賞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在講解中穿插播放專家朗讀;為鞏固對文本的識記,可在講解后組織反復齊聲朗讀……朗讀時機的選擇,概言之,主要有講解前的朗讀,講解中的朗讀,講解后的朗讀三種。講前朗讀,是為進入文本預熱,要求將字句讀通,音節(jié)讀準;講中朗讀,是為深度閱讀加溫,要求讀出情感滋味;講后朗讀,是為積淀內(nèi)化鋪墊,要求讀熟,爛熟于胸。
三
要發(fā)揮范讀榜樣效應
范讀是古詩文閱讀鑒賞課堂教學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專家范讀、教師范讀、學生范讀是閱讀鑒賞課堂教學中的常見方式。范讀具有很強的榜樣效應。專家范讀,主要是借助音頻、視頻媒介來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世界,在語音的標準性、朗誦技巧的專業(yè)性等方面,無疑具備普通教師和學生較難企及的規(guī)范,是可供教師與學生臨摹、借鑒和研討、探究的標本。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專家范讀,有助于營造藝術(shù)美的氛圍。教師范讀,是教師本人在課堂上的示范朗讀,可能在語音的標準性、朗讀技巧的專業(yè)性上會遜色于專家朗讀,但由于真實的在場性,只要教師能以飽滿的感情專注的態(tài)度來朗讀,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古詩文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古詩文閱讀鑒賞課上要敢于范讀;經(jīng)由范讀,把自己對文本情感內(nèi)涵的感悟傳達給學生,并引發(fā)對話。學生范讀,古詩文閱讀鑒賞課堂教學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專家范讀、教師范讀的一種延伸,而且具有更強的平行影響作用。教師遴選班級集體中普通話素質(zhì)好、朗讀技巧較高的同學來示范朗讀,在班集體中樹立起一個小老師的形象,更利于調(diào)動學生主體參與
意識。
四
要變換多種朗讀方式
在閱讀鑒賞的課堂教學中,如果采用單一的朗讀方式,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煩心理,因此朗讀方式要豐富多樣,不拘一格。教師要善于靈活變換多種朗讀方式。選擇與變換朗讀方式,應該考慮到古詩文的體裁、題材、風格、意境、語言等方面的具體特點,采用領(lǐng)讀,接龍讀,分組讀,配樂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讀等。比方說長篇敘事詩,帶有多個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對話描寫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以促進學生對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與理解;而近體詩,如絕句、律詩等,可采用個別讀或齊讀的方式,更有利于體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約詞,境界纖柔輕盈,適合于女生個別讀或小組讀,豪放詞,境界粗獷剛勁,則適合于男生個別讀或齊讀。交錯運用多種朗讀方式,可維持學生有意注意的長度,促進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
五
要將朗讀與品析結(jié)合
朗讀是將文字的視覺形象轉(zhuǎn)換語音的聽覺形象的一種閱讀活動。朗讀,應該緊緊結(jié)合語言的品味、分析過程。怎樣讀,才能準確、生動、細致、真實地演繹出文本的情感內(nèi)蘊?這就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品讀。品味。分析文本語言的章法、句法,乃至用字、用韻等等,是提高朗讀效果的重要前提。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點撥學生披文入情,理清脈理,分析句讀,揣摩煉字煉句的技巧,體會作品的風格,把握作者的情感。這樣學生的朗讀,才不會盲目、機械。例如教讀《琵琶行》一文,對課文第二段中琵琶音樂描寫的十四句詩的朗讀,要表現(xiàn)出與琵琶曲旋律相應的高低起伏抑揚不定的節(jié)奏、語氣,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賞玩、領(lǐng)會這十四句詩所表現(xiàn)的琵琶樂聲的聲音、感情等方面的特點,提示朗讀的重音處理、停頓節(jié)奏等技巧。再如教讀《念奴嬌`
赤壁懷古》一文,學生通過激情朗讀后,初步把握了這首詞的氣韻,這首詞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磅礴的氣勢?詞人借描繪的形象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其中的詞句美在哪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研讀,賞析詞的具體內(nèi)容,品味語言,含英咀華,準確的把握詞的意境。然后選能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設疑討論,這樣邊讀邊賞,邊賞邊讀,作者寫景寫人的精妙,曠達的情懷,豪放的風格就在學生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總之,學習古詩文,只有以多讀熟讀為基礎,才能形成和提高古詩文閱讀能力。學語言,關(guān)鍵是練,教學古詩文要樹立朗讀也是練,而且是重要的練的觀念。不僅教師的講要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學生的練也要以朗讀為基礎。因此一定要把朗讀作為基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詞意,句意,文意的訓練有機結(jié)合起來,恰當?shù)陌才旁诮虒W過程中,發(fā)揮它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中,特別是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要改變那種講完課文后才要求朗讀的做法。教學古詩文,必須讓學生多讀多背誦。每篇古詩文都要反復朗讀,通過多種方式朗讀,達到熟讀成誦。這樣長期堅持,養(yǎng)成習慣,古詩文的閱讀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5300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山東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面試語文真題與備考指南
詩歌鑒賞離不開“看”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綜述及解題指導
支招高考前語文閱讀搶分技巧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選材及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