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意圖:
學前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濃厚興趣,是其將來成才的關鍵。
認知目標:
了解摩擦力是兩個表面接觸的物體相互運動時互相施加的一種物理力。
技能目標:
1、幼兒通過穿線,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
2、通過對吸管不同方向粘貼的討論,培養(yǎng)幼兒探究的欲望。
采用的科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游戲法、動手實踐法。
幼兒材料:蝸牛卡片、線繩、吸盤、吸管
教師材料:
同上
實驗步驟:
1、就蝸牛圖片摳下
2、將吸管成八字形粘貼在蝸牛背面
3、將線穿過吸管
4、將線穿過另一根吸管
5、將吸盤粘貼在光滑表面
6、拉動繩子,觀察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
1、小朋友們,每次下完雨,有一種小動物聚會出來,它的背上一直都會背著一個房子,你們猜猜它是誰呢?(引導幼兒說出蝸牛)
2、教師:現(xiàn)在,老師要變變變,我要變成蝸牛媽媽,小朋友們,也要開始變變變,小朋友們開始變成蝸牛寶寶,那么蝸牛媽媽做什么動作,蝸牛寶寶也要做什么動作哦。ń處熆梢韵蜃舐凶,或向右慢慢行走,或轉圈等)
3、有條件探索:小朋友們,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只小蝸牛,(出示蝸牛卡片)小朋友們請看,老師帶來的小蝸牛長什么樣子?那我的小蝸牛想旅行了,那它是怎樣爬行呢?
。ǘ┗顒舆M行中
1、材料探索
小朋友們,我們需要三種材料寶寶幫助我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寫什么?(教師一一出示線繩、吸盤、吸管)
線繩小朋友們在家里見過嗎?媽媽縫衣服的時候會用到嗎?(幼兒回答)
吸盤小朋友在哪里見過,它能吸在什么樣的地方呢?(光滑的地方)
吸管小朋友在哪里見過,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喝飲料)不過我們今天的吸管是用來幫助小蝸牛的。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制作蝸牛旅行:(出示吸管時,強調安全問題)
把小蝸?ㄆ瑩赋,并在小蝸牛的背面用透明膠按“八”字形粘貼兩根吸管。
把線繩的一端按吸管——吸盤——吸管的順序穿起來。
把線繩的兩端記起來。
吸盤貼在光滑的桌面上或窗戶玻璃上,兩手一上一下拉動線繩,觀察現(xiàn)象。
。ㄈ┗诱n堂:拉動線繩,下面的哪個蝸牛能爬起來?(第二個)
。ㄋ模┙處熍c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線繩的一端往下拉動是,線繩變緊,另一端的線繩變松,這時吸管里產(chǎn)生了阻力,這種力稱為摩擦力。摩擦力使蝸牛能更好的爬行。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哪只蝸牛爬得快?
(五)總結延伸:小蝸牛借助摩擦力能快速旅行,那小蝸牛的線繩如果換成很光滑的繩子,小蝸牛能很好的旅行嗎?
。┧喉、成品、袋子帶回家。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的本質在于探究,只有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科學活動,感受探究帶來的樂趣才是真正的科學教育活動。教師在著眼于創(chuàng)設探究環(huán)境和問題的情境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究的愿望,使幼兒在猜想與驗證中掌握探究方法,建構科學知識,提高對科學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er/339327.html
相關閱讀:大班科學:植物的莖
活動名稱:蝌蚪變青蛙
科學活動:小球別跑
幼兒園科學主題教案《小白兔蹦蹦跳》
《小雞的一家》之延伸活動(幼兒園科學認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