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招糾正寶寶的“吮指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多數小兒都有吃手指的偏好,添加輔食以后更加突出。當寶寶可以下地活動,而吮吸已經弄臟的小手時,家長的擔憂便與日俱增。用什么辦法治這“吮指癖”?專家指出,糾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應以教育和轉移注意力為主。而對1-3歲的孩子則要檢查是否需要補鋅。3歲以上的孩子還應重點防范寄生蟲病。醫(yī)生不主張用涂抹黃連等辦法來糾正小兒吮指。

  “吮指癖”從何而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于力教授指出,多數嬰兒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到6個月添加輔食后表現(xiàn)明顯,伴隨出牙將逐漸形成高峰。在這個過程中,吸吮手指既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緩解出牙不適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不安、煩躁、緊張的情緒,具有鎮(zhèn)靜作用。據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這個時期若強制性地讓寶寶停止吃手,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大后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因此,2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為,家長不必過于焦慮,更不能粗暴對待。

  “不過,對小孩吃手伴隨有吃紙、抓墻、食欲差、頭發(fā)黃、個子矮的現(xiàn)象,家長不要輕視,最好帶孩子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于力說,1-3歲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應該及時干預。此外,3歲后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觸更多,因吮手指導致寄生蟲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因素。

  糾正第一步:教育引導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盡相同,但于力認為,如果沒有什么異常的癥狀,應該以教育引導為首要方式,并注意經常幫孩子洗手,以防細菌入侵引起胃腸道感染。

  “第一步是父母自我檢查,有沒有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懷和體貼,讓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于力說,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和諧,對孩子的管教過于緊張或粗暴,孩子在外面或在家受了委屈,所處的環(huán)境和面對的人很陌生等等,都會使小孩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從而強化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對此,父母要做的是多關心孩子,盡量減少孩子無聊、寂寞的時候,溫和地引導他們理解吃手指的壞處,并鼓勵他們堅持改正。恰當的表揚和足夠的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仍然不聽,讓醫(yī)生告訴他們吃手的危害會更管用。

  糾正第二步:轉移注意力

  比起嚴厲指責、打罵,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讓孩子進行動手游戲,讓他雙手都不得閑,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還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游玩,讓他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獲得知識,增長見識,逐漸忘記原來的壞習慣。對于小嬰兒,還可以做個小布手套,或者用紗布纏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張給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黃連水、辣椒水等,以免影響孩子的胃口,黃連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吃多了還可導致腹瀉、嘔吐。

  糾正第三步:適當補鋅

  當教育引導和轉移注意力都不解決問題時,要看看孩子有沒有微量元素缺乏。據介紹,一兩歲的小孩吮手指、亂咬東西、磨牙很有可能是缺鋅的表現(xiàn),有些還合并缺鐵、缺銅、缺鈣。

  “缺鋅最典型的特點是'異食癖',小孩食欲不好,卻喜歡吃不正常的東西,比如紙片、墻灰、泥土等。因為缺鋅會影響小孩的生長發(fā)育,這類孩子往往看上去頭發(fā)黃、不長高,發(fā)育比正常小孩要落后。”于力說,對1-3歲的孩子,建議家長給他們適當補鋅。即使微量檢測說沒有缺鋅,也可以少量補。正常情況下,隔天喝一包葡萄糖酸鋅沖劑(可分次當水喝),連續(xù)喝1-2個月,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有利。家長若是覺得不放心,給孩子多吃海鮮產品也不錯,但前提是食欲好,能吃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644394.html

相關閱讀: